《百歲老人的壽辰》
1979年我就托朋友在上海買來一架海鷗4A120照相機,從此我就走到哪兒拍到哪兒。那時照的是黑白照片,照2寸的照片才5角錢,農民都不大舍得。20世紀80年代後期,城裏有了彩擴部,我買了海鷗135照相機,照相的人多起來了,鄉親們喜歡站在自己家的走廊上、陽臺上。咔嚓一張,留個影。隨著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鄉親們的要求更高了,我又買來了數碼照相機和數碼攝像機,我照相照了二十多年,家鄉的變化實在太大了。
這段日子正是農閒的時候,家鄉的早晨寧靜而安詳。裏前塢村的吳旭鳳老人明天要過一百歲生日了,她的兒子請我去拍個錄像做紀念。吃了早飯,我就匆匆趕到了裏前塢村。
72歲的鄭義毅是老人的第三個兒子,在村頭接我來了。他告訴我為了母親的生日,全家人商量過好幾次了。母親的生日放在老六家裏做。他帶我來到了老六的家。
吳老太的兒媳、孫媳們正忙著做壽桃馃。在我們家鄉無論大人小孩過生日都要做壽桃馃,送給賀喜的來客。看到大家在做,老壽星也來湊熱鬧,手腳儘管不太利索,也要露一手。壽桃馃做好了,再點上一點紅表示喜氣。
喝過茶,老人執意要到當年養育兒女的老屋去看看。吳老太小時候纏過小腳,但身板現在還很硬朗,一路上都是拄著拐杖自己走,從來不肯讓兒孫們背著走。
老屋是吳老太的公公造的,建於清代,南北朝向,天井四週木檐都有精緻的木雕圖案。堂前的香案是當年的老古董,老人公婆的雙面像到現在還挂在堂前。
吳老太19歲嫁到鄭家,在這裡生活了七十多年,生養了六兒一女,如今滿堂兒孫有97人。在瀋陽的大兒子今年也有79歲了。兒子們成家後都自己造起了房子,幾年前老伴過世後,老人也輪流跟兒子們一起生活,這棟房子也就成了古董了。
我們家鄉衢州是全國有名的桔鄉,一眼望去都是綠茵茵的桔樹,與其它村子一樣,裏前塢村也被桔園包圍,老五鄭五土,他的房子就建在桔林邊。
老五説當時考慮到有三個兒子,就造了這麼多房子,現在兩個兒子住城裏,家裏的大兒子也造起了三層樓房。要不是為了家裏的桔園,夫婦兩個也住到城裏去了。
裏前塢村現有桔園面積近千畝,桔子産量達350萬公斤。桔子的收入人均3000元。大多數農戶依靠種桔造起了新房,過上了舒心的日子。
到了下午,老六家就熱鬧起來了,親戚、本家、鄰里鄉親都來給老太送生日壽禮來了。按照我們家鄉的風俗,送禮一般要提前一天送的,嫁在鄰村的女兒也帶著兒孫早早到來。女兒還給老人準備了龍頭手杖和時興的唐裝。不知怎麼的,吳老太看到這麼多禮物突然發起了脾氣。事後她兒子告訴我,老人一輩子儉樸慣了,看到花這麼多錢有點心疼。
今天是吳老太的百歲壽辰,一大早兒媳為吳老太梳洗,穿上女兒送的唐裝。
按照風俗,兒媳們為吳老太準備了長壽面。
村頭響起敲鑼打鼓的聲音,原來是鎮政府老人協會專門組織了樂隊趕來為老壽星賀壽來了。唱生日歌,吹蠟燭,又是老太沒見過的場面。
今天最忙的要數廚房了,洗菜做菜的忙得不可開交。以前擺酒席主要是雞鴨魚肉、蔬菜多,如今甲魚、蝦、牛蛙、還有海鮮,這些菜是少不了的。午宴開始了,吳老太太在家的兒孫還有來賓整整擺了十六桌。
遠在瀋陽的大兒子這時再次打來電話給母親祝壽。老人非常激動。
熱熱鬧鬧的午宴結束了,特地趕來採訪的報社記者為吳老太太一家拍下了四世同堂的全家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