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道 |
|
名次 |
車手 |
積分 |
1 |
漢密爾頓 |
107 |
2 |
阿龍索 |
103 |
3 |
萊科寧 |
100 |
4 |
馬薩 |
86 |
5 |
海菲爾德 |
58 |
6 |
庫比卡 |
35 |
7 |
科瓦萊寧 |
30 |
8 |
費斯切拉 |
21 |
9 |
羅斯伯格 |
15 |
10 |
庫特哈德 |
14 |
11 |
伍爾茲 |
13 |
12 |
韋伯 |
10 |
13 |
特魯利 |
7 |
14 |
巴頓 |
6 |
15 |
(小)舒馬赫 |
5 |
16 |
維塔爾 |
5 |
17 |
裏尤茲 |
4 |
18 |
佐藤琢磨 |
4 |
19 |
維泰爾 |
1 |
20 |
阿爾伯斯 |
0 |
|
名次 |
車隊 |
積分 |
1 |
法拉利 |
236 |
2 |
超級亞久裏 |
125 |
3 |
紅牛 |
110 |
4 |
雷諾 |
94 |
5 |
寶馬索伯 |
53 |
6 |
本田 |
36 |
7 |
紅牛二隊 |
24 |
8 |
豐田 |
13 |
9 |
威廉姆斯 |
7 |
10 |
邁凱輪 |
0 |
11 |
印度力量 |
0 |
|
|
|
|
單圈長度: |
4.933km |
賽道圈數: |
62圈 |
比賽距離: |
305,609km |
單圈最佳: |
1'24"170 巴裏切羅(2002) |
桿位最佳: |
1'21"091 邁克爾 舒馬赫(2002) |
|
|
|
本站排位賽成績公報 |
|
|
2006年F1大獎賽聖馬力諾站排位賽成績公報 | 名次 | 車號 | 車手 | 車隊 | 第1輪 | 第2輪 | 第3輪 | 1 | 5 | (大)舒馬赫 | 法拉利 | 1:24.598 | 1:22.579 | 1:22.795 | 2 | 12 | 巴頓 | 本田 | 1:24.480 | 1:23.749 | 1:22.988 | 3 | 11 | 巴裏切羅 | 本田 | 1:24.727 | 1:23.760 | 1:23.242 | 4 | 6 | 馬薩 | 法拉利 | 1:24.884 | 1:23.595 | 1:23.702 | 5 | 1 | 阿龍索 | 雷諾 | 1:23.536 | 1:23.743 | 1:23.709 | 6 | 7 | (小)舒馬赫 | 豐田 | 1:24.370 | 1:23.565 | 1:23.772 | 7 | 4 | 蒙托亞 | 邁凱輪 | 1:24.960 | 1:23.760 | 1:24.021 | 8 | 3 | 萊科寧 | 邁凱輪 | 1:24.259 | 1:23.190 | 1:24.158 | 9 | 8 | 特魯利 | 豐田 | 1:24.446 | 1:23.727 | 1:24.172 | 10 | 9 | 韋伯 | 威廉姆斯 | 1:24.992 | 1:23.718 | 1:24.795 | 11 | 2 | 費斯切拉 | 雷諾 | 1:24.434 | 1:23.771 |
| 12 | 17 | 維倫紐夫 | 寶馬索伯 | 1:25.081 | 1:23.887 |
| 13 | 10 | 羅斯伯格 | 威廉姆斯 | 1:24.495 | 1:23.966 |
| 14 | 14 | 庫特哈德 | 紅牛 | 1:24.849 | 1:24.101 |
| 15 | 16 | 海菲爾德 | 寶馬索伯 | 1:25.410 | 1:24.129 |
| 16 | 20 | 裏尤茲 | 紅牛二隊 | 1:24.879 | 1:24.520 |
| 17 | 15 | 克萊因 | 紅牛 | 1:25.410 |
|
| 18 | 21 | 斯皮德 | 紅牛二隊 | 1:25.437 |
|
| 19 | 18 | 蒙泰羅 | 米德蘭 | 1:26.820 |
|
| 20 | 19 | 阿爾伯斯 | 米德蘭 | 1:27.088 |
|
| 21 | 22 | 佐藤琢磨 | 超級亞久裏 | 1:27.609 |
|
| 22 | 23 | 井出有治 | 超級亞久裏 | 1:29.282 |
|
|
|
|
F1聖馬力諾站決賽成績公報 |
|
|
2005年聖馬力諾站決賽成績公報 | 名次 | 車號 | 車手 | 車隊 | 圈數 | 成績 | 桿位 | 得分 | 1 | 5 | 阿龍索 | 雷諾 | 62 | 1:27:41.921 | 2 | 10 | 2 | 1 | (大)舒馬赫 | 法拉利 | 62 | +0.2秒 | 13 | 8 | 3 | 10 | 伍爾茲 | 邁凱倫 | 62 | +27.5秒 | 7 | 6 | 4 | 11 | 維倫紐夫 | 索伯 | 62 | +64.4秒 | 11 | 5 | 5 | 16 | 特魯利 | 豐田 | 62 | +70.2秒 | 5 | 4 | 6 | 8 | 海菲爾德 | 威廉姆斯 | 62 | +71.2秒 | 8 | 3 | 7 | 7 | 韋伯 | 威廉姆斯 | 62 | +83.2秒 | 4 | 2 | 8 | 15 | 離茲 | 紅牛 | 62 | +83.7秒 | 15 | 1 | 9 | 17 | (小)舒馬赫 | 豐田 | 62 | +95.8秒 | 10 |
| 10 | 12 | 馬薩 | 索伯 | 61 | +1圈 | 18 |
| 11 | 14 | 庫特哈德 | 紅牛 | 61 | +1圈 | 14 |
| 12 | 19 | 卡西基揚 | 喬丹 | 61 | +1圈 | 16 |
| 13 | 18 | 蒙泰羅 | 喬丹 | 60 | +2圈s | 17 |
| DSQ | 3 | 巴頓 | 英美 | 62 | +10.4秒 | 3 |
| DSQ | 4 | 佐藤琢磨 | 英美 | 62 | +34.7秒 | 6 |
| 退出 | 21 | 阿爾伯斯 | 米納迪 | 20 | Hydraulics | 20 |
| 退出 | 2 | 巴裏切羅 | 法拉利 | 18 | Electrical | 9 |
| 退出 | 9 | 萊科寧 | 邁凱倫 | 9 | Driveshaft | 1 |
| 退出 | 20 | 弗裏薩切 | 米納迪 | 8 | Clutch | 19 |
| 退出 | 6 | 費斯切拉 | 雷諾 | 5 | Accident | 12 |
|
|
|
賽道簡介 |
|
|
聖馬利諾伊莫拉賽道建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最初的賽道長為4.96公里,很少有大型的賽事舉辦,再加上當時有許多地方因F1賽事而生的賽道,促成了伊莫拉賽場進行必要的改建。伊莫拉賽道第一次舉辦大獎賽是在1979年,可這次大獎賽並不算是F1錦標賽的賽程之一,隔年開始伊莫拉賽道才正式成為大獎賽中的一站,但這卻引發了一個國家只能舉辦一場大獎賽的爭議。於是1981年賽季的意大利大獎賽就改在此賽道舉辦,從1982年賽季起才被稱為聖馬利諾大獎賽作為爭議的規避。 儘管巴西民族英雄塞納與Roland Ratzenberger這兩位在伊莫拉賽道意外身亡的車手,長存在車迷的心中。但是這兩起發生在8年前的意外事故,在伊莫拉賽道已經被忘得差不多了,這裡的賽車氣氛還是相當濃烈,特別是這裡為Tifosi的地盤,每年都會聚集一大批的人潮觀看法拉利的比賽,而通常法拉利也會以更好的表現來感謝車迷的厚愛。 伊莫拉賽道是2003賽季16場大獎賽中第二個逆時針跑賽走向的賽道,賽車起跑之後直到第1個彎道減速前速度可達6檔289km/h。賽車在經過一小段加速後,準備進入2檔109km/h的Tosa發夾彎,這裡的G值可達2.1。不久,賽車再次遭遇雙頂點5檔200km/h與2檔105km/h的Acque minerali彎道,接著又是一小段加速,速度可到5檔280km/h。然後要過的是Variante alta S型減速彎。緊接著賽車要過的是一條具有弧度的加速道,速度可達7檔286km/h。而後又是一組雙頂點的Rivazza彎道,這時賽車速度分別為3檔123km/h與3檔173km/h。賽車在到達最後一個S型減速彎道前速度可達7檔290km/h,然後以2檔94km/h速度通過最後一個Variante Bassa彎道,這裡的G值可達2.5。賽車過了Variante Bassa彎道就離起(終)點線不遠了。
|
|
|
賽道新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