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的城市
(一)
我們在城市裏走來走去,有些地方我們去了又去,非要再到某個特定的地方去不可,這些地方幾乎像磁石一樣吸引著我們。與此相反,有一些地方我們只是在非去不可的時候才去,這些地方很難使我們産生愉快的感覺。
城市中有一些空地非常吸引人,這並非出於偶然的原因,丹麥城市規劃設計師揚 格爾很了解這一點。揚 格爾一直從事研究人類在城市空地的行為,目的是弄清楚為什麼有些地方比別的地方更讓我們感興趣。他專門研究房子之間的空地以及城市地面一層的街面。
城市規劃設計者需要徹底了解人的感知系統,了解人的行為和我們對環境的感知方法,這些因素對城市規劃有直接的影響。建築師可以通過努力創造最適合人的城市環境,但可惜的是,我們往往思想混亂,很少考慮這些事情,結果錯誤地把環境弄得太大,太冷,或者過於只為汽車著想,忘了需要在此步行的人。
由於無知,由於不為我們城市的使用者著想,結果便是出現了一些缺乏美感的地方。
我們的身體同我們的感官是協調一致的,適合於較慢地移動。耳、眼、鼻和嘴等感知系統全部都朝向前方,雙臂和兩腿也是如此。最重要的感覺是視覺。我們朝前看的時候比朝上、下看的時候要多。另外最關鍵的是,我們有一個180度的水平視野。
我們的感官都是向前的,而且主要是水平的,我們的雙腳是我們行走的工具,我們的身體和全部感官都是因此而逐步進化到今天。當你沿著街面房子在街上行走的時候,你可以看見你前面位置高一點的地方發生的事,而大多數情況下你只能看見地面這一層,這説明街道上地面這一層的外觀十分重要。由於我們有這樣的感官,所以在這裡以每小時5公里的速度行走必須是愉快的。
經過了長期生物進化的過程,人現在能夠十分完美地以大約每小時5公里的速度行走。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人的行為,決定了我們了解城市的方式。我們在大街小巷,在廣場上、公園裏行走的時候就是以這樣的速度來觀察城市的。
具有悠久歷史的老城是在人每小時5公里的步行速度的基礎上建造的,所以很適合人類的感官。這些城市同我們的身體很協調。我們可以到處走走看看,站著或者坐下,到處都很舒服。
相比之下,我們在許多新城市和新開發區裏並不感到舒服。城市空地或許可能給人以深刻的印象,但並不適合我們的感官,這是由於這些空地的規劃和設計只為乘車往來的人著想。
通常在非常寬大的街道上行走,會使人覺得枯燥乏味,因為我們的感官得不到多少印象,所以新城市未必得人心,它們缺了點什麼。
城市空地必須適合我們的視覺官能。這是一種可達很遠距離的官能。但是要看清楚一所房子或者一張面孔的細節就必須相當近才行。因此小的城市空地對我們來説比十分寬闊的城市空地要更有親切感。
一個遠在70或80米開外的人,我們可以猜出他的性別和年齡,但是看不出他究竟是誰。
在50米處我們就可以認出人來。
相距20米,我們可以看到更多的細節,例如面目特徵,髮式和年齡。這時候的印象才開始變得與我們有點相干,才變得有意思了。
到了相距7米的時候,我們就可以互相打招呼並且開始交談了。在這個距離上其它的感官也開始工作,我們可以感覺到彼此的情緒。
一般性地談話則是在1米至3米的距離進行,這類的談話一般不涉
及任何強烈的感情。
而在距離到了一米的時候,全部感官都開動起來,形成強烈的印象。
在我們慢速運動的時候並不需要很大的空地,街道寬2到4米就足夠了。
瑞典斯德哥爾摩的“舊城”是在中世紀建造的,設計的根據是往來的行人,所以它的規模很適合我們的步行速度,街道比較窄。我現在是在韋斯特隆街,這條街最寬處也只有5米寬,不過也足以容納不少行人。房子建的比較狹窄,也比較密,在這樣的街道上,100米之內大概就有25種不同用途的房子,也就是説每隔4米就會有一扇門。在這裡步行,人們移動的速度不快,有充分的時間看看周圍的一切,我們會覺得收穫非常豐富,因為我們的感官接收到了許許多多的信息。這裡的一切五花八門,使人興趣盎然。而且又和人相距很近,這樣的街道使人覺得親切。儘管現在太陽還照不到這裡,這樣的街道卻仍使人覺得“溫暖”,而且一年四季都是如此,
而相比之下,一條寬闊的混凝土馬路就總是給人一種冷漠的感覺。
通常情況下,能步行去的地方對我們自然更重要。我們天生有一個尺度,它決定多大的城市空地會使我們感到舒服。我們喜歡的城鎮必定是適合我們的身體、感官和步行速度的。我們的感官天生就是適合於我們步行的。於是,在建築學裏形成了某種“每小時5公里的尺度”。我們步行的時候會同這一尺度發生共鳴。這就是最基本的城市空地的尺度。
在按每小時5公里尺度建造的街道上行動很方便,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房子錶面的細節,我們同別人的距離都不遠。這就使我們能夠得到許多印象。這是能使我們賞心悅目的尺度。
(二)
以每小時5公里的步行速度為尺度同以每小時50公里的駕車速度為尺度建造的城市,二者之間的區別只要比較一下瑞典的錫格蒂納和冰島的雷克雅未克就清楚了。
在我們高速運動的時候,城市空地必須要大,各種指示牌也必須要大,我們才能看得見。房子都向後撤,以避開街道噪聲。
錫格蒂納是一座古老的北歐城鎮,是按照適合人體的要求建造的。在這個面向行人的環境裏步行,人們會有很愉快的感覺。街道上沒有大城市裏常見的噪音,所以人們進行交談很容易。房子互相靠得都比較近,對行人和遊客來講觀賞起來也很容易。商店和服務性行業離住家很近,在街面一層總有什麼事發生。各種人你都可能遇上,各種事也都可能在這裡發生。
現代化的雷克雅未克則是為汽車而設計的。按每小時50到60公里的尺度建起來的建築十分單調、乏味。
在這裡生活靠步行相當困難,因為城市裏的各種服務設施都相距很遠。
這是每小時50公里駕車速度的景象,供乘車人觀看的景象。
在住宅區,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座汽車庫的門,它們清楚地表明了這裡的居民同汽車的關係。
在大片公寓房旁邊,停車場佔去了主要的室外空間。人們一齣家門,沒有別的辦法,只有坐進汽車開走。
北歐的氣候多變,今天天氣是下雨,是颳風、還是出太陽,決定著人們什麼時候到室外去,在室外呆多久。所以城市空地必須按照當地氣候來設計。
在這樣的環境裏散步不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周圍的一切都是沒有細節的,很難吸引人的注意力,它們仿佛在對散步者説:“不要停留在這裡,回家去吧”。
北歐人總是在四、五月間蜂涌到春天的陽光裏,坐著曬太陽,大家本能地尋找暖和的、陽光充足又有擋風的地方。在陽光照不到的街道上,人們總是匆匆穿過,陽光照得到的地方卻往往是人滿為患。陰影和陽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行為方式。
這裡是瑞典斯德哥爾摩的王家公園。就是在夏天相對炎熱的日子裏,也不會有人坐在陰影裏。在街對面,可以明顯看到陽光的誘惑力。
丹麥的德拉厄是一個有著古老傳統的北歐小城,在這裡你會感到氣候比丹麥其它地方要好一些。這兒的房子比較矮,一層,或者兩層。屋頂是斜的。房子相互比鄰。風遇到這樣的城鎮就跳過去了,所以這個城鎮可以説是一個奇妙的避風的環境。現在是七月下旬,今天有風,這從旗子上就可以看出來,可是在下面,在房子之間,你並不會感到有多少風。在這樣的城鎮裏,人們可以有較多的時間到戶外去。屋頂斜加上房子矮,使太陽能照得進來,把石子路、墻和柵籬加熱。這樣,太陽送來的熱量就留在了城裏。所有這些累加起來,這等於使象德拉厄這種城鎮的氣候向南推了幾百公里,使這裡的植物同丹麥其它地方都不相同。無花果、葡萄、甚至棕櫚樹在這裡都可以生長。這説明這裡的氣候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住在這個傳統北歐城鎮裏的人們到戶外活動的時間,比住在附近地區的人在戶外活動的時間要多。如果想改善氣候,就可以照這個樣子去進行城市建設。這其實是北歐的傳統。
可是現在許多新建的房子很少考慮氣候因素。孤零零的高樓造成的氣候效果很差。越往高處去,風就越大。高樓伸到地面以上幾十米到近百米的高處,風吹在高樓上,産生低壓和渦旋,可以使高樓腳下的風速加快4倍。
這樣的房子是在上個世紀60年代建造的,當時沒有考慮這個問題。房子蓋好之後,才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們發現沙箱裏的沙子被吹跑了,什麼也沒法長。
人們感覺幾乎要被風吹倒,門一定要關嚴不可,所有這些問題都是在蓋了這些高樓之後才出現的。可見這種建築非常不適合多風的北歐氣候。
在冰島的雷克雅未克,幾乎沒有人們可以聚會的城市空地。能滿足人們社交需要的地點之一,是圍繞溫泉修建的戶外溫泉浴池。這些浴池的大小最適合社交的需要,人們之間的距離就像是圍繞在晚餐的餐桌旁邊。這裡發生的一切也清楚地表明,人們需要彼此了解才能接受對自己領地的入侵。我們決定保持多大的距離反映了我們彼此之間的關係。
如果城市裏有一個即可以散步、也可以坐下來觀賞周圍的一切,又可以聽人講話與人交流的地方,人們就一定會來的。陽光明媚的本地小氣候對我們的城市生活固然十分重要,但與此同時,我們還是社會化的動物,我們喜歡那些我們能在人群裏自由來往的地方,我們喜歡到別人也去的地方。
我們的感官決定了我們交流的方式。我們與別人相見的時候,相互間的距離往往在4種距離內變換。第一種是正式的、公共場合下的距離。第二種距離是當我們討論日常話題時保持的社交距離。最短的距離是親密的距離,這時一切感官都參與其中。我們可以聽見、看見、感覺到彼此的一切細節,我們可以互相觸摸,感覺到彼此的體溫,這是個相互愛撫的距離。距離是0.5到1米,那通常就是私下談話的距離,也是重要談話時採用的距離。距離顯示談話或者相互關係的性質。隨著談話越來越重要,我們相互之間的距離也越來越縮小,可以認真地談一次話了。在公開的城市空地,我們不斷地在正式的、社交的、私下的和親密的距離之間轉換。
(三)
如今,汽車已經統治了世界上的許多城市。甚至在傳統的北歐城市,當初是為行人建造的,現在行人也只能讓位於汽車。人同汽車之間的衝突日益加劇。
大多數廣場被迫變成了停車場,內城狹窄的街道也大多被汽車征服了。
挪威建築師彼得 比滕舍恩的建築理念是要創造適合人居住的城市。他同揚 格爾一起明確地表示,即使是在當今的電子信息時代,人們依然有與他人見面進行交流的需要。彼得 比滕舍恩要讓人把城市從汽車那裏奪回來。
人們習慣地認為:汽車有權到城裏任何地方去。我們必須改變這樣的想法。我們可以使用汽車,但只能在有足夠空間的地方,而且不能給別人造成不方便。而在市中心,那真是太不方便了。我認為必須規定,我們能開車進城,但是不能進市中心,不能開著車在城裏任意地閒逛。因為這使你沒法接觸別人,而且也佔空間太多,於是我們不得不老是盤算著在哪停車,這是件非常傷腦筋的事。在許多新建的城市裏,街道大多既寬又直,房子都很高,住宅、辦公樓和商店不是混合在一起,而是分別相對集中,這使得人對汽車變得更加的依賴,這是不好的趨勢。
汽車還帶來很大的噪音。在交通繁忙的街區,兩個人就是近在咫尺也很難進行交流。在車多的街上,噪聲常常達到七、八十分貝。在這種街道上相互間交流是件很困難的事情,所以人們很少説話。
在步行街上,背景噪聲大多在60分貝以下。兩個人就是相距較遠也能進行交流,良好的聲音效果使在這裡流連成為一件令人愉快的事。
在眾多的抗議聲中,60年代,丹麥哥本哈根禁止汽車在市中心的街上通行,市中心變成了步行街。而在從前,卡車、轎車和自行車毫無限制地在街道上擠成一團,造成混亂,行人只能使用窄窄的人行道。
現在,挪威奧斯陸和瑞典斯德哥爾摩的步行街依然比較少,在芬蘭的赫爾辛基只有一小段步行街。汽車和電車仍然統治著這裡。如果禁止汽車使用市中心的街道和廣場,好處是不言而喻的。我們可以按我們作為步行動物的基本需求來行事:停下來、轉個身、看看、聽聽、説説話,感受一下周圍,對周圍發生的事作出反應。人天生是喜歡這樣做的。自從丹麥的哥本哈根開設步行街以
來市中心的居民人數增加了許多。噪音降低了,步行街和廣場成了人們相聚的地方。
我們的社會已經私人化到難以置信的程度,而我們製造寂寞的本領也已經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我們使自己生活在電視機或者計算機的屏幕前。我們可以上網,可是我們對其它人承擔的義務並不是真實的,而是虛擬的。這樣是不行的。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所以室外公眾集會場所十分重要。每一個人,除了在自己的小圈子裏,面對自己的生活以外,還需要一點別的東西。文化只存在於人際交往之中,生活也是如此。
公用場所的外觀很重要。如果它要成為人們喜歡來相聚的地方,它就必須是個討人們喜歡的地方。另外我們到街上去是為了滿足我們的基本需要。人們不只是去看房子,更主要的是去看別的人。我們天生就是彼此面向的。我們的行止都是在別人身旁。人行道邊咖啡館前的發生的一切,是最吸引人的。坐在那裏能看得見別人的長凳,是人們最喜歡坐的。我們甚至寧可要街上人滿為患也不希望街上空無一人。房子之間發生的事,比房子本身要有意思得多。
在丹麥哥本哈根,這個寬闊的廣場到處是座位,但是沒有人在此久坐。顯然不會發生什麼讓人感興趣的事,結果這裡更加什麼事也不會發生。
離這裡不遠處還有一個小一些的廣場,比較符合人天生的尺度,它很容易為人們接受,它有避風的地方、有座位、還有可以即興活動的地方。這裡有可能出現有趣的事情,一旦出現有趣的事情,有趣的事情就會繼續地發生。
建築可以在戶外創造人們聚集的地方,但條件是戶外有討人喜歡的空地。如果你一齣家門要麼是一片空空如野,要麼是鬧鬨哄的停車場和車水馬龍,那你就不願意到室外去活動了,你不願意離開你的家,也就不會同別人接觸了。
在哥本哈根,老房子比較受人歡迎,夏天,孩子們在街上玩耍,居民們有許多事情可以在一起做。早上,他們在公共場所或者在私人的屋前花園裏一起喝咖啡。屋前的一平方米比街角的十平方米的利用率要高的多。
屋前花園是個半公用的場所,是個使用率很高的地方,它是私人和公眾之間的過渡。這裡是成人和孩子們都喜歡呆的地方。你可以隔著籬笆同較遠距離以外的人説話,也可以隨時停止談話,或者邀請鄰居到家裏來作更加親密一些的談話。這些要求都是不難滿足的。這表明,房子的出入必須方便,屋前必須有開放的地方,在公用地方必須有進行活動的餘地。出入方便可以增加房屋、花園和街道之間的往來。
這裡是奧斯陸的阿姆魯德新建開發區,它是典型的上個世紀60至70年代在北歐各國新建的住宅開發區。它在很多方面很象飯店,主要設計來給人們提供一個睡覺與吃飯的好去處,人們可以在工作之後休息,準備第二天繼續工作。
這一時期住宅建築設計的特點是不考慮人們的社交生活,不想到人們除了吃飯和睡覺以外還有別的需要。所以這一時期的建築群很少重視開放的空間。設計者忽視了人們對居住地更深層次的要求。沒有考慮你回家來的時候和離開家的時候你能做什麼。這類住宅區可以説是“線條分明”。當你離開家時,唯一能做的就是走開。這裡沒有長凳,設計師不注意這種細節。有圍欄、象今天這樣的晴天也有人在那裏坐,但是不舒服。這樣的住宅區實際上並不具備適合人居住的品質。
這裡是斯卡布涅,是瑞典斯德哥爾摩的一個衛星城。它是北歐少數幾個按照人性原則設計的住宅區。這裡既有住宅也有工作場所。工業區在周邊,辦公樓、商店和住宅成為城鎮的一個有機整體。這是個按照以人為本的原則建造的一個各方面都照顧到的城市。不同的建築師在共同的指導方針下進行設計。房子、商店、教堂、地鐵站和藝術中心都相去不遠。商店在主要的大街上。
斯卡布涅是經典城鎮的再現。地面一層是開放的,出入公共場所很方便。陽臺也都面向這些地方,它們是私人和公用圈子之間的橋梁。從這個圈子到那個圈子去很容易,而且規劃人員從一開始就確定了汽車的作用。
汽車的地位在這裡被減弱了,停車場有限,使它們不至於統治所有的大街。
在斯卡布涅,你可以有趣地發現,停車庫也是城市的一個有機部分。在我背後就是一個停車場,它是城市結構的一個部分。它的底層增加了新的功能,例如這裡有一個書店、一個麵包房和一個賣針織面料的商店。這樣把三、四家商店放在停車庫底層,可以使城鎮顯得活躍些,有趣些。給人的印象不是“我們這裡有許多汽車”,而是一座有通風窗的房子,汽車有意地藏在了裏面,這淡化了它們在城鎮面貌中扮演的角色。這是一個人們大多步行的城鎮。
日常發生的事構成了我們生活的主體。人們不應當感到淹沒在城市中。所以,未來城市的設計必須從人出發,從人的需要和行為出發,否則設計者同使用者之間就會出現矛盾。城市規劃和建築師們應該盡一切可能去改善城市空地的開發和利用,用以人為本的理念創造一個個生動而快樂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