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生活增添色彩
木炭的奇跡
人類使用木炭的歷史已經很久遠了。在一千攝氏度的火爐中木頭慢慢變成木炭。
在日常生活中,木炭僅僅作為燃料被使用。但現在一些細心的人發現了木炭的很多新用途。
把幾塊木炭放在充滿煙的塑料袋裏,慢慢地煙霧消失了。
這是因為木頭被燒成木炭後,內部會形成無數的小孔,這些小孔讓木炭具有了吸附的功能,從而起到凈化的作用。
日本一所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們利用木炭凈化河水。每兩個月他們就更換河中的300公斤木炭。居民們説,現在河水變得乾淨了,又可以看到魚了。
經過凈化,下游河水中有害物的含量大大降低了。
“木炭在一年的時間裏從河水中吸附的污染物大約有10萬公斤。”
在日常生活中,木炭同樣有很多奇妙的用途。
洗衣服時用木炭加鹽來代替洗衣粉,效果非常好。
木炭可以幫助保存食品。
去掉鞋裏的異味。
清潔室內的空氣。
木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例如鈣和鉀等,這些礦物質可以慢慢地溶入水中。同時木炭還能過濾氯等化學物質,讓水變得更好喝。
煮飯時放一些木炭,讓米飯會更好吃。
“我們從開始使用木炭到現在已經6年了。我對木炭的功能感到很驚奇。”
在農田裏,木炭也能大顯身手。除了驅除害蟲、增加土壤的營養成份、提高農作物産量外,還可以減輕每年種同一種作物給土壤造成的危害。
東京大學的谷田貝教授正在研究用蔬菜被廢棄的部分和廢茶葉來製造木炭。
“這樣做是為了更好地利用資源,作為燃料,木炭排出的二氧化碳要少於木頭。”
木材的下腳料不要輕易廢棄,碾成粉末後製成木炭塊是非常好的燃料。
竹子也是燒制木炭的好原料。因為竹子具有比樹木生長快的優點。
洗髮液和肥皂里加入一些木炭的成份,能夠增加洗凈力,保持頭髮和皮膚的濕潤。
在日本,越來越多的商店開始出售與木炭相關的商品,這些商品很受歡迎。
研究證明少量的木炭能夠幫助消化。因此很多健康食品裏都添加有一定量的木炭。
出乎人們想象的是這些風格各異的裝飾品也是用木炭製成的。
過去作為燃料的木炭經過開發在現代生活中有了更廣泛的用途。
瑞士農業的新思路
這是瑞士盧塞恩附近的鄉下。這裡適合養奶牛,種玉米、穀物、土豆和耐寒的蔬菜。
就在離玉米地不遠的地方,種植著一些在瑞士不可能見到的植物。冰雪覆蓋的阿爾卑斯山,離這裡只有不到一個小時的車程。但在這個大型溫室裏,溫度常年保持在三十攝氏度,是熱帶植物的天堂。
農民艾爾尼和同伴們決心在屬於溫帶氣候的瑞士中部地區
種植熱帶水果。他們取得了成功。
“這是熱帶的番石榴,已經熟了,非常甜。我們這裡的所有水果,都要等熟透了才摘,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品質。不過要讓瑞士人認識這種水果,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這是雅詩露果。
“它快熟了。雅詩露果維生素C的含量非常高。”
這個溫室的熱力來自附近的一個天然氣泵站。瑞士有著縱橫交錯的天然氣管道,這個泵站在輸送天然氣的同時,産生大量的餘熱,足夠給一萬個家庭供暖。由於這裡的居民很少,剩下的熱力完全可以用來給溫室供暖種植熱帶植物。
在實驗階段,這裡就收穫了成噸的木瓜、番石榴等熱帶水果,另外還有辣椒。負責銷售的是安娜 迪斯勒女士。
“溫室還沒建好的時候,不少餐館就表示對我們的産品感興趣。現在他們是我們最忠實的客戶。也有很多參觀者買我們的水果。我們和村子裏的綠色食品商店也有業務關係。”
附近一所農學院的研究人員也參加了這個項目。現在這裡還養起了熱帶魚,它們的糞便正好可以當肥料用。實驗階段結束以後,大家都對溫室的前景充滿了信心。
“我們打算擴大溫室規模。我們計劃把整個溫室面積擴大到五公頃,是現在的三十倍。在五公頃的面積上常年進行生産,這樣我們才能盈利。
發起這個項目的艾爾尼先生,並沒有放棄原來的工作:養牛和種糧食。
“我喜歡這種生活。我最高興的是,我的工作不會破壞大自然,還讓我覺得心滿意足。簡直太棒了!”
艾爾尼輕鬆地生活在傳統和現代之間,他的做法可能會成為其他農民的榜樣。
發光二極管的妙用
除了一片紅光,什麼也看不清。實際上這裡是栽培萵苣的園圃。農業專家們説:如果發生糧食短缺,這種紅光可能發揮重要作用。
這種發光二極管是半導體的一種,照明度很強,而耗電量很少。
發光二極管用於移動電話、音響設備和電腦,此外,還用於信號燈和大型顯像裝置。
發光二極管還被用於另一個完全不同的領域。日本的這家工廠從2000年開始用發光二極管培育萵苣。
首先要育苗,把插好的幼苗送到有發光二極管照射的房間裏去,這裡的紅光可以促成光合作用。
充足的光和水加速了光合作用,通常需要兩個月才能成熟的萵苣,在這裡只要兩個星期就成熟了。而且消費的電力只相當於一般溫室的二分之一。
這家工廠每天出廠五千箱萵苣。
“室內栽培便於控制生長條件和環境,能實現穩定生産。我們希望將來能把這種技術用於很難栽培植物的沙漠地帶和終年積雪的寒冷地區。”
這種室內栽培的萵苣味道鮮美、價格便宜,所以日本各地的超級市場都在出售,很受歡迎。
這種萵苣既無農藥也無化學肥料,即使不用水洗也可以吃,對人體是安全的。
味道鮮美的萵苣還有一些甜味,連不愛吃蔬菜的孩子也愛吃這種萵苣。
工作人員正在研究二極管發出的其他顏色的光束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除了萵苣,二極管光束對其他植物也有影響,我希望將來能用多種顏色的光束影響更多種植物的生長。”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可以享用到通過多種多樣的二極管光束培育出來的各種蔬菜和水果。
風中的藝術
城市樓群之間的風可以作為一種風能加以利用。
在日本,各種藝術性風車應運而生,為城市增添了幾分情趣。
為了美化城市環境,不同領域的技術人員聚在一起研製藝術性風車。藝術性風車首先要具有美感,因此外觀設計很重要.
這些風車可以用來測定風力、風向、氣溫、濕度和日照時間等。電磁制動系統保證風車在狂風中也能安全運轉。
藝術性風車也可以將風能轉化為電能儲存在蓄電池中。
增田賴保負責風車的設計。
“我面臨的挑戰是既要讓風車好看,又要性能好,而且不會發出噪音。
傳統的風車只有在風力達到一定程度時才能轉動。而藝術性風車則不同,即使是吹動樹梢的微風也能讓它轉動。
利用磁極同極相斥的原理,風車不需要安裝在基座上,因此500公斤重的風車在微風中也能靜靜地轉動。
“與以往那種發電用的大風車不同,我們的風車主要是為了美化城市環境。”
這些藝術性風車為城市增添了光彩和魅力。
電腦“阿達”
在瑞士蘇黎世火車站大廳裏,一台電腦正歡迎人們和它遊戲。
這臺電腦叫“阿達”,它可以與人類展開交流。
利用高新技術,它可以收集周圍的信息並進行處理,然後用光和
聲音表達自己的情緒。
攝像機和話筒會發現來訪的客人。人工手指用來感覺並引導客人。
阿達的皮膚和人的皮膚差不多,由“細胞片”組成,可以與外界交
流。阿達的情緒要看客人的合作程度而定。
阿達來自瑞士蘇黎世大學專門研究大腦的神經信息研究所。
專家們希望阿達能夠減少人們對人工智慧的懷疑態度。
保羅•威爾舒先生是研究項目負責人。
“神經信息研究所的任務是研究大腦怎樣工作。但我們還想把研究成果用到科技開發上去。我們認為,科技進步和對大腦的研究是相輔相成的。”
阿達這臺電腦有自己的感情。負責設計感情程序的是克勞斯瓦瑟
曼先生。
“阿達有一個電腦作曲程序,能把它的大腦的狀態轉化成音樂。”
除了和人們進行情感互動,阿達的用處還很多,比如説,地面上
的光片可以指路。
“現在,阿達可以與人們展開交流。不過,阿達技術還有許許
多多的表達形式。”
阿達讓我們感受到未來科技的力量。科學家們認為,技術作為一
種工具,應該被正確的使用。
草地博物館
參觀博物館對孩子們來説往往是一件枯燥的、缺乏樂趣的事情.
但瑞士南部貝林佐納市的草地博物館對孩子們來説卻充滿了
吸引力.
這座博物館是洛蘭丹娜 卡琪女士在2000年建立的,它是法國
巴黎草地博物館在瑞士的分館.
“我們這裡只有遊戲和複製的油畫,所以不像一座博物館.我們
希望用最直觀、最生動活潑的方式讓孩子們在這裡了解藝術,
了解世界。
這樣,將來孩子們去參觀真正的博物館的時候就不會覺得
沒有意思。這些玩具娃娃向孩子們講述了法國印象派畫家莫
奈的生活片斷,有了初步了解之後孩子們再來觀賞他的作品。
“我可以摸它,用鼻子聞它”
“按一下這裡,你能聽見小鳥唱歌……”
這裡很適合四歲到十一歲的孩子來參觀學習。這座分館和
在巴黎的草地博物館共享很多展品。
在這裡,文化和藝術同樣重要。
例如,這部分展區叫做“世界公民”,它向孩子們介紹有關
家庭、戰爭、種族歧視、宗教、兒童合法權益等各種知識。
“孩子們在這裡學到應該助人為樂,應該保護野生動物。他
們還了解到每個家庭和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
藝術史和兒童教育方面的專家共同研究開發了這種展覽方式。有趣的是,孩子們參觀完之後往往會改變原來的志向。
“我要上大學,做一個莫奈那樣的畫家。”
“我也要當畫家!”
不過有的孩子則堅持自己的理想。
“我要當獸醫。”
這也沒關係。建立這座博物館的目的並不是培養畫家。它
只是要讓兒童了解到文化藝術中的樂趣。
大土冢美術館
蒙娜麗莎是達 芬奇的名畫,這裡展出的是它的複製品。梵蒂岡的西斯廷教堂內米開朗羅創作的巨大壁畫是無法移往他處展出的。這裡完整複製了他的巨作。
這些複製品保存在東京以西800公里處的鳴門市大土冢 美術館內。
美術館中有超過一千幅的美術複製品,都是名家的名作,複製這些名畫都得到了原作所有者許可。
這幅名畫的複製品是由陶瓷製成的。
根據原畫的照片,製成與原作尺寸相同的特殊膠片,然後把膠片貼在陶瓷板上。
把陶瓷板放在1300攝氏度的高溫中燒烤8個小時,讓膠片與陶瓷結為一體。這是凡高的名畫 。
“只靠照片是無法表現原畫魅力的。我們對每幅原畫都進行了實地的考查和研究。”
為了儘量縮小複製品與原作的差距,工作人員要去當地考查光線的狀況並靈活地運用色彩。
意大利帕多瓦的教堂內這些恢宏的壁畫複製得十分逼真。為了這件複製品,耗費了8年時間。
最困難的是複製帶有金色或金箔的作品,為了讓畫面映出金色,工作人員用了一年多的時間。
在這座美術館裏,你可以近距離觀賞名畫。近距離觀賞會有新的感受,例如在楊 凡 愛克的這幅名作中你可以清晰地看到鏡子裏映出的景象。
這是漢斯 霍爾拜因的名畫“大使”。畫的下方似乎有什麼東西,從正面很難看清,但如果從側面就很容易看出這是一個頭骨。
畫屏背後的畫一般是很難看到的,可是通過陶瓷製成的複製品我們就有機會欣賞到這些同樣精彩的作品。
“我看過原畫,可是複製品的色彩很逼真,使我感到非常驚訝。”
“這裡的一切讓我驚嘆不已。”
就像週游世界各地的美術館一樣。
這些名畫的原作既怕強光又怕潮濕的空氣,可是用陶瓷板製成的複製品對周圍的環境就沒有這麼高的要求,即使臟了還可以用水沖洗。
這些複製品讓世界名畫通過另一種途徑得以很好地保存,這樣我們的子孫後代也能夠欣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