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在教學過程中情感教育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24日 14:11)
教學過程,也是教師與學生情感交流的過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係,能夠使學生無憂無慮、無拘無束的學習和生活,使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因為人的情感狀況會直接影響其思維活動的強度,不同的情緒對智力活動的開展會産生不同的效果。愉悅的心境可形成優勢興奮中心,而煩惱、恐懼的心緒會妨礙正常的心理活動。因此,我們在培養學生認識水平的同時,還要注意學生情感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般都會採取一些有效的測試來接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反饋信息,這類反饋信息以知識信息居多,因此學生的情感信息往往被忽略。這也許是情感信息的不可測性,或者是教師原本就只重視知識的傳授。
要關心和愛護每個學生,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生是教師必須具備的美德,也是教師的天職。得到教師的關愛,是每個學生最起碼的心理需求,師愛對學生來説是一種鞭策和激勵,對學生的成長和進步有很大的推動作用。現實並非全都如此,教師有時會感到很委屈,自己對學生一片愛心,但學生總是對此漠然置之,或把教師的愛心當“壞心”。造成這種誤會的原因,恐怕是教師在付情感之後,沒有及時地接收學生反饋的情感信息,因此無從知道學生的情感需要,只是一味地照自己的意圖和自己的方式去愛學生。教師對學生的關愛,如果與學生的個性特徵不相符,反而會給學生一種負擔,使學生從心理上産生厭煩。所以,教師要不斷地、及時地接收學生反饋的情感信息,根據學生的心理需求來關心,愛護學生。這樣學生才會産生被有的愉悅,心中才不會有負擔,教學才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尊重學生。自尊心是人心靈中最敏感的角落,是學生對自己在集體中的地位、作用的一種認識和評價。教師要尊重和愛護學生的自尊心,如發現學生做錯了事,或成績差時,我們不能一味地訓斥、指責或向家長告狀等,而應該積極地幫助他分析原因,找出不足。不然既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又容易使學生産生逆反心理,尋找適當的方式與之進行情感溝通。
一般來説,教師讚揚、勉勵的話語可幫助學生增強勇氣,樹立信心。教師要堅信那些學習困難、表現落後的學生是嚮往進步的,是能夠進步的。只有對學生抱有殷切的期望、並經常給學生鼓勵和幫助,學生才會得到安慰和激勵。這種良性的情緒體驗是學生“尊其師“的前提,也能使學生克服孤立、自卑的心理,從而激勵他們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最終有所提高。
教師要善於傾聽學生的意見和呼聲,要和學生廣交朋友,多開展談心活動,與學生進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這也是我們蒐集情感信息的一種途徑。在交流中,我們可向他們滲透正確的看待事物的觀點,教他們學習的方法、做人的原則等,從中了解學生的思想動向,並對其思維方式和思想動向加以綜合分析,為以後對學生的指導和關心提供新的思路。教師要加強學習,提高自身修養。在實施情感教育中,教師要認真總結,根據不同的對象分別對待,不僅愛學生,而且還要學會從學生那裏接收反饋信息,及時調整自己關愛學生的方式、方法,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使學生懂得並體會到老師的愛,並在這種被愛的愉悅的心緒中愉快的去從事學習活動。這樣,師生之間才能形成良好的教學氛圍,教育教學的目的才容易得到實現。(作者:基地教師 賈延麗)
責編:蘭華 來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