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環境與教學效果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24日 14:04)
“學校無小事,事事皆學問;教師無小節,處處皆教育”,教學環境與教學效果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如果能夠充分利用環境感染學生、啟迪學生、激發學生,教學效果要比教師喋喋不休地説教會好得多。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經過實踐,在我的“我做石英鐘”課堂上充分體現出了環境與效果的關係。在教室大門的窗戶上,左邊是大家喜聞樂見的小鬧鐘圖形及一行英文“Do it yourself !”讓人感覺非常親切、接近生活,並告訴大家在這裡實踐學習的相關內容。右邊是一句體現我做石英鐘課程特點的話語:“輕鬆來實踐 快樂DIY !”旨在消除學生的膽怯心理,使學生感覺到課堂氛圍的輕鬆,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其中中英文混合,一則體現課程綜合運用知識的特點;二則強調學生自己動手,體現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對還未接觸到的課程産生神秘感和求知慾望。走進略帶“神秘”色彩的教室,黑板上方用非常醒目的紅字標示著“奇思異想 創意無限”,點明在創作過程中應堅持的一項原則,學生在思考其內涵時,不知不覺中便會開拓他們的創作思路,點燃創新思維的火花。除此之外,教室裏還裝飾著許多作品,有提倡環保的,有紀念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有提醒大家珍惜時間的,有提倡大家奉獻愛心的,還有為中國足球加油的等等。這些作品能夠開拓學生的思路,使學生能從中吸取精華,開拓自己的設計思路。環境的裝飾和通過環境給學生的引導,使學生産生了積極參與,勤於動手、動腦,樂於探索新知識的動力,何樂而不為呢?
興趣是學生産生靈感的基石,而直觀教學,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創新方面還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觀賞到佈置在教室的老師、同學親手做成的各種藝術品,不禁會使學生思索,原來平淡的生活中居然處處存在著藝術,從而激起學生的好奇,去主動探究新事物,獲得新知識、新發現,在學習過程中主動探究。可見營造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會達到學生“樂學、善學、會學”的效果,更好的體現出了教學的藝術性。
環境的設置為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夯實了基礎,直觀的教學為拓展學生思維打開了思路,教學的藝術性又順應了時代的潮流,作為教師的我們何不就地取材,為學生營造一個自由發揮的舞臺,讓其真正成為知識的汲取者?
責編:蘭華 來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