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教育頻道 > 全國青少年校外活動示範基地 > 正文

“玩”中長見識(全國青少年校外活動示範基地中國科技館)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22日 14:22)

  

  一個小學生在中國科技館“腦科學轉桶”模擬器裏為爸爸、媽媽講科學用腦新方法。
  新華社發

       本報北京3月6日訊 記者廖文根日前從中國科技館得到一組數據:2004年,該館館內接待觀眾歷史性地突破200萬大關,達到209萬人次。加上在國內外舉辦的短期展覽,館內外全年接待觀眾達251萬餘人次,即平均每天有六七千人次涌入科技館。最高峰的一天曾接待觀眾高達3.5萬人次。
    “科學殿堂”是許多人對中國科技館的印象,但在館內工作人員心中,這裡不僅是“科學殿堂”,同時也是全國億萬少年兒童接受精神文明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場所。
    館長王渝生説:“科技館是博物館,但跟一般博物館不一樣。科技館的展品不能用玻璃罩罩起來,展品要能‘動’起來;而且還要讓人能去操作,展品和觀眾之間要形成互動,讓孩子們接受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教育。”
    王渝生説:“只有讓科技館‘好玩’,才能夠寓教于樂。”他説,對一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沒有形成的孩子,過多地灌輸大道理,有時候往往事倍功半。如果能從興趣、愛好,從對大自然的好奇心、求知欲入手,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對科技館的各個展品,設計人員努力保持“童心未泯”的心態,在設計展品時設身處地為孩子著想,力求使他們看後眼睛發亮、手發癢,禁不住要摸一摸、動一動,在整個過程中受到潛移默化的科學教育。
    2001年,王渝生發現,科技館的展品沒有年齡的劃分,對一些高深的科技展品,因為看不懂,許多青少年不感興趣。就在這一年,科技館專門為3—12歲的少年兒童量身定做了一個科技分館———兒童科學樂園。科技館經常強調“三性”———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但在造兒童科學樂園時,王渝生提出,要把“三性”顛倒過來,首先考慮趣味性,接著考慮知識性,最後考慮科學性。在這裡,孩子們不是簡單地參觀,而是要親身參與,通過參與獲得體驗,在每一個展品,每一個地方孩子們都可以盡情地玩耍,充分地動手。
    中國科技館在逐漸實踐著自己的理念:它不僅是科教場所,還是休閒娛樂場所、旅遊場所,引導人們在娛樂中體會科技的魅力,接受多種教育。

    《人民日報》 (2005年03月07日 第九版)

責編:英子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