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清華大學 愛國成才奉獻
——“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我的事業在中國”;“我伴祖國共輝煌”……清華大學的主題教育始終貫穿著一個鮮明的主線———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04日 17:34)
隆冬時節的清華園,到處洋溢著春天的氣息。在清華大學南北主幹道上,幾幅寫著“啟航———我伴祖國共輝煌”的彩色標語格外醒目,這是清華正在進行的又一個主題教育活動。
“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25年前,從清華園叫響的這9個字,在整整一代人的心頭迴響。
清華大學新時期主題教育,由此發端。在以後的思想政治工作中,無論是面對經濟轉型,還是“出國熱”,他們不斷拓展新途徑。
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希教授説:衡量學校人才培養工作得失成敗的標準,不僅要看學生具有多少專業知識和創新能力,而且要看他們能否把知識和能力運用於國家的強盛和民族的復興。
清華的主題教育,始終貫穿著一個鮮明的主線,那就是“愛國、成才、奉獻”。
在23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中,有14位曾經在清華學習或工作過。校友的今天就是在校生的明天。校友走向社會的奮鬥歷程對在校學生而言形象生動、容易接受、最令人信服,是寶貴的精神資源。
“我的事業在中國”,是清華園影響深入的主題教育活動。學校挖掘“兩彈一星”精神在當今時代的深刻內涵,邀請老中青年係友或者是本專業中傑出成就者,為同學們講述自己的親身經歷和體會,燃起清華學子心中的愛國熱情。“我們只是清華畢業的極為普通的學生,我們投身到了一個偉大的事業中,我們把自己的理想追求同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結合在了一起,才體現了我們自己的人生價值。”校友朱鳳蓉少將長期奮戰在西部核試驗基地,她飽含激情的一席話,成為學生的座右銘。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後,校友總會和有關院係先後邀請8位載人航天傑出校友來學校與師生交流座談。學生們聽了航天校友的報告,非常振奮,他們在校園網上留言:“平靜的海面鍛鍊不出勇敢的水手,安逸的環境造就不出時代的偉人!”
行萬里路,勝過讀萬卷書。地跨西部十省的“清華博士生西部行”、足跡遍及四大軍區的“清華博士生軍旅行”、綿延1000公里的“新聞學子重走長征路”……幾年來,清華組織開展了1000多次社會實踐活動。通過行萬里路,學生們開始認真思考“如何成才,成什麼樣的才”。
挖掘現實素材,不僅要有業務敏感,還要有政治敏感。著名新聞工作者穆青同志去世當天,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范敬宜教授臨時改變課堂安排,花了一節課的時間追述了自己和穆青的交往以及對穆青同志的哀悼之情。受此感染,新聞2班將自己隨後的主題團日活動定為“做人民的好記者———追憶穆青同志”。
曾幾何時,人們對清華大學總擺脫不了“留美預科班”的印象。如今,這種狀況正在悄然改變。近年來,清華畢業生選擇到國家重點單位和西部地區就業的比例逐步上升。“我的事業在中國”,已經從一句主題教育的口號,化作清華學子的實際行動。
隨著時間的推進和經驗的積累,無論在內容還是形式上,清華的主題教育將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春風化雨般融入大學生活的每一天。
《人民日報》 (2005年01月19日 第十一版 本報記者 溫紅彥)
責編:英子 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