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普通高校招生考試

高考回眸——招生的變化

央視國際 2003年06月05日 12:36

  今年,在全國有22所重點院校,進行了高校自主招生的試點工作。消息剛剛傳出,社會上對這種做法的爭論也隨即展開。這次試點是我國高考招生領域的一項重要改革。其實,自恢復高考以來,我國教育部門就不斷的對高考招生方式進行著改革和探索。

  單州瑩是人大附中的一名高三學生,今年四月,她被學校推薦參加了北京大學的自主招生考試。

  (採訪北京人大附中高三年級學生單州瑩)題目跟高考完全不一樣。我想應該是大學的教授出的,所以好多問題考得非常地深入,而且應該説不是跟高考的大綱很吻合,但是考你的知識面考你的靈活程度。

  參加自主招生試點的學校,可依據本校特點完全自主的設置考試題目,考試內容幾乎涉及到考生各方面的能力,這種考試方式給單州瑩留下深刻的印象。

  (採訪北京人大附中高三年級學生單州瑩)因為當時我做自我介紹的時候提到一句,説我的英語比較好。當時經濟係的那個教授忽然就問我,他就用英語問我,説你可不可以用英語來介紹一下你自己。我當時反應很快,很流利地説了很多自我介紹,我覺得應該給他的印象不錯。

  通過統一高考選拔人才是現階段在我國最為可行的選材手段。然而,這種考試方式的特點也使一些有特長的優秀學生,因為各種原因無法進入大學的校門。

  (採訪北京人大附中高三年級班主任王金戰)有一個對歷史研究很深的學生,雖然是好像其它學科不太突出,但是歷史方面特別優秀的學生,他基本上是通古博今,達到了一種出神入化的程度。咱們中國確實在各個方面有這樣的突出的奇才。這樣的一種政策,對這樣的一種人材的保護還是非常有利的。

  (採訪北京考試院研究員周軍)今年教育部作為一項改革措施,給一些學校規定了5%的招生自主權。實際上這個5%主要是解決一些,他的基礎的水平達到了高校入學的應該有的水平,而他又沒有達到這個學校分那麼高,但是他某一方面特長很突出,主要是解決這一部分考生的。

  無疑,高校自主招生試點是對高考這種統一選材方式的補充,是有利於人材選拔的。那麼,既然是一項有利於選材的招生方式,為什麼會引起社會上的爭論呢?

  (採訪北京大學招生辦公室副主任劉明利)目前社會上對自主招生的爭議,我想主要集中焦點還是在高校怎麼樣保證,公開、公正、公平三公招生原則。對於我們學校來説,制定了一個自主招生的試行辦法。我們有嚴格的一個招生程序。目前來看這個爭議是所有招生的人員,或者招生的學校必須遵守的一個最起碼的招生原則。對於自主招生這個政策出臺以後初衷和出發點,就應該注重在怎樣招收優秀的學生,或者是招收什麼樣優秀學生進入高校進行培養。而社會的集中焦點不應該集中在我們做招生最起碼的一個原則,三公開的一個原則。

  三公開是我國招生工作長期堅持的原則。在這一原則的基礎上,教育部門曾多次針對統一高考解決不了的問題,從各個方面對原有的招生方式進行改革,在恢復高考幾年後,這種改革就開始進行。

  1983年,原國家教委對老少邊窮,條件艱苦地區的部分考生,實行了” 定向招生 定向分配” 的辦法。

  (採訪85屆高考考生)其實我們的招生和分配,當時跟社會大背景是一樣,都是按照計劃進行的。像我們這樣的學生是國家按統一計劃招生,然後統一的計劃分配。那些委託和定向生他們也是錄取時,給他們低分作為一種補償,讓他們從老少邊窮地區過來,然後培養了以後,再回到老少邊窮地區去。

  這項招生改革措施,在當時人才缺乏的背景下為邊遠農村和艱苦行業輸送了大量合格人才。然而,改革的初衷在之後的一段時間裏卻受到了挑戰。

  (採訪85屆高考考生)定向委培生頭兩年狀況還是比較正常,一般都低於最低分數線二三十分進來的,大家還屬於比較能接受的。又過了兩年分數就越差越大,有的都達到了七八十分。反正我們那個學校就達到了七八十分那種狀況。這時候大家就猜疑説,他們是通過一種什麼方式進來的,大家就産生了懷疑。

  在委培招生改革方案出臺後不久,1985年,國家計劃外的自費生改革開始實行。當時的經濟領域正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渡。而教育領域,一向由國家統包的招生制度,也開始改革成為 不收費的國家計劃招生 和收費的國家調節招生同時並存的雙軌制。但在這項改革進行了幾年後,也發生了與委培生改革遇到的同樣問題,在極個別的高校,甚至出現了高考落榜後花錢買分上大學的現象。

  當時的委培和自費生統稱為兩生。兩生招生中出現的問題背離了三公政策,也違背了最初招生改革的初衷,兩生的質量出現嚴重下降。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的社會背景下,1994年,以革除兩生招生弊端為契機,以原國家教委所屬高校為主體的招生並軌改革拉開了序幕,此後改革的步伐逐年加快。2000年,一直由國家全包的師範專業也實行了收費上學,標誌著招生並軌改革的落幕。

  招生並軌改革對我國高等教育的影響意義深遠,它使高校初步建立起自主發展的機制,促使高校主動保持與社會需求的動態適應,又使高等教育“為社會服務”的職能得到了越來越全面的拓展。

  網上錄取、擴大高校招生規模 春秋兩季招生的實行 近幾年來,高校的招生改革涉及到了招生體制的各個方面。而從選拔人材的角度考慮,今年進行的22所高校自主招生試點,無疑是高校自主辦學等深層次改革的一塊探路石。

  (採訪北京考試院研究員周軍)也不是一件這一兩年就能夠摸索出比較成功的經驗的。一種改革也需要時間,總體上説來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首先要有利於高校選拔人材。第二要有利於中學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第三要有利於擴大高校的自主權。

  高校自主招生無疑符合三個有利於的改革原則,教育部也希望通過試點摸索出一條適合推廣的高校自主招生管理辦法。為避免在實施過程中出現不公現象。雖然教育部選擇的22所試點學校均為聲譽好,管理機制完善的重點院校,但仍在招生自主權範圍上做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採訪北京大學招生辦公室副主任劉明利)這些學生按教育部的政策規定的,是在高考裏面降分錄取。首先由高校確定自主招生的名單,然後參加高考高校根據自己的情況,確定降分的一個標準。比如北京大學就是降低錄取線二十分以內給給予正常錄取。從招生程序上講,我們制定一個選材的標準,然後由所在中學或者是老師推薦,我們再進行選擇選擇,進入確定初步名單以後,我們還要進行面試和筆試,最後再確定一個自主招生的名單。最後名單還要在社會進行公示,接受社會的監督。從這個程序上來看,公平、公正、公開這個原則是基本保證的。

  試點高校的自主招生的人數也被控制在年度本科招生計劃總數的5%。雖然仍要參加統一高考,單州瑩依然為自己能進入北京大學5%的候選名單感到高興。

  (採訪北京人大附中高三年級學生單州瑩)能夠被北大提前的用自主招生錄取了,對我來講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在高考之前這一段復習的階段中,它可以讓我更加踏實地專心去學習,而不用考慮太多自己的出路方面的問題,對於我來説是一個保證。

  (北京人大附中高三年級班主任王金戰)我覺得這種自主招生政策的出臺,並不是説在原有的基礎上,或者放寬了或者更加嚴格,不能用這樣的一種理念來看。應該説這種招生的政策更加靈活了。這一次這種自主招生雖然名額不多,但是它在全國有一個很好的導向作用,特別是對現在國家的這種高考一考定命運,又沒有一種更好的考試方式能取代它。所以在這樣的一種背景下,自主招生它對彌補這樣的招生政策的一種不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如果説今年的自主招生試點工作是一個起點,隨著高校體制改革的深入和監督機制的完善,高等教育改革之路將沿著這一方向不斷延伸,更多的高校將借此形成自己鮮明的辦學特色,更多的優秀學生將借此進入自己熱愛的領域,高等教育的發展也將進入一個嶄新的天地。(播出時間:2003年6月9日)

(編輯:英子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