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合理分配語文高考復習時間(第一期)

央視國際 (2003年05月19日 13:59)

  差一個月就考試了,語文怎麼努力都沒有多大效果,是這樣嗎?就這個問題兩位嘉賓分別闡述了各自的看法。張老師首先談道,對此他本人持反對態度,實際上語文學科考試,也是科學的一種考試,你要用科學的方法來對待它。我覺得最有效的措施就是要熟悉這本《考試説明》,因為這本書是權威人士編的,也就是命題人編的,所以我們參加考試的考生就要首先熟悉這本書。因為這個《考試説明》分六個部分,前三個部分講的是考什麼,後三個部分是怎麼考。比如每年高考,2002年高考和2003年高考,今年高考出二十六道題,你就知道這二十六道題。第一道題考什麼,第二題考什麼,第三題考什麼,第四題考什麼,每道題共有多少分,加起多少分,作為考生來講必須如數家珍。考試其實也是一種心理,有些考生之所以能考好,其中原因很多。我覺得最主要的有一個原因就是心理承受能力好,心理承受能力強。為什麼呢?他有信心,他知道考什麼和怎麼考。

  實際上對這個《考試説明》的理解,是知道了會怎麼樣出題,考什麼樣的範圍,實際上等於知己知彼,那麼李老師的看法呢?

  李老師也強調要熟悉《考試説明》。要考成語運用、考古漢語、考這些實詞和虛詞,考生知道考什麼,但不代表會做卷子。這一點可能也是很多考生關注的問題。

  李老師在教學當中也碰到過學生問他這樣的問題。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起碼要知彼、知己才是要知道是不是能有這個能力達到《考試説明》的要求。是不是能夠有能力,變成實戰的這種操作,而不代表説我可能實戰的這種操作的能力不夠。

  那怎麼讓考生知彼呢?比如説高考,我們考修辭方法,我們知道《考試説明》説高考考八種修辭方法,對吧?那麼這八種,比如説學生説那這八種修辭怎麼考?我應該怎麼樣做?比如説你要對考試試卷熟悉的話,一般的學生就應該知道,比如説考修辭,一個是在閱讀裏面它用了比喻性的詞彙這段話,那麼你能夠轉換它嗎?用非文學性的語言,你能夠轉換嗎?在古詩詞鑒賞裏面,倣寫裏面。那麼學生就要知道,高考考修辭,不是死考我。什麼叫比喻?什麼叫比擬?不是的。是你知道了這個概念之後,我能夠去運用,有這個能力我去倣寫。

  或者説我能夠看到別人用了什麼修辭,我能鑒賞,和別人用了什麼修辭,我能翻譯,我能解釋。你要這麼去訓練,就是有的放矢的。

  其實剛才我們一直在説我們應該知道考什麼,應該怎麼考,接下來這一步就應該上考場了。有的同學能夠在規定時間內很早答完了考卷,但有的人可能直到最後鈴聲響起的時候,作文還沒寫完,匆匆地收尾,這個主要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張老師對此的回答是沒有科學地分配時間。不明白150分鐘該怎麼運用。因為高考時長是150分鐘,考分是150分,考試時間也是150分鐘。所以這樣平均分配的話,就是一分鐘要得一分,就這150分被150除。這樣算是否太抽象了?第一題是考你的語音,考語音三分,如果三分鐘還沒答上來就捨棄它,最多給你三分鐘,時間到會不會就是它,看第二題。也就是説這樣我們充分給作文留下60分鐘時間。這樣做會不會給考生帶來比較大的心理壓力呢?一開始有壓力,慢慢就沒有壓力了。這個習慣平時要養成,我覺得一個月之內養成這個習慣是可以的。有許多考生作文不是不會寫。比如800字的作文他寫200字,他文筆挺好的,但按照要求他只能得10分。如果前面題要緊一點,其實前邊的題你這個用了很多時間也未準做得對,你用三分鐘也做錯了,你用十分鐘也做錯了,還不如用三分鐘做錯了得了,拿出來七分鐘做作文,倒找補回來了。你這個10分變成40分,多30分,算算等於前面那道題也做對了。什麼叫你答題不會答呢?就是別人會答而你不會,叫不會。別人不會、你不會,叫會。別人不會、你還會,那叫更會。所以要算這筆帳,要丟芝麻、保西瓜,閱讀寫作加上118分,將近120分。

  李老師的談道,要控制好時間的確是需要技巧。但是這個技巧一定要是你自己心裏能夠承受的改變,如果你自己心裏不能承受,你覺得我實在覺得這樣反而更慌亂,還不如求穩一點。儘管説閱讀和寫作

  加一塊兒分值很高,但是從高考命題來講,比如説閱讀是區別學生的這個水平的題目,是拉分的題目。也就是説,有的學生可能用20分鐘,我用25分鐘,我也答不上來,我就是答不上來。這個時間不要往這兒花了,擱到寫作上。而前面比如説,考字音、考字形,有時候通過ABCD這種提示考,能猜,哪怕多花三兩分鐘,沒準您就能拿到分。閱讀多花兩分鐘。那一道題比如答四分答幾分,我答不上,我的能力力所不能及。

  現在電視機前的考生和家長他們可能也在想,在語文考試當中能夠考得更好,能夠讓我們的經驗、方法給大家能夠行之有效。那麼在此我們也不妨去聽一聽一些經歷過高考的、並且考得還不錯的這些考生,他們的一些經驗之談。讓我們看看他們是怎麼來應對語文考試的?

  一位北京外交學院學生談道:科技説明文裏面涉及了很多的背景知識,有些同學就會擔心自己的知識儲備不夠,而去看一些科技雜誌;

  我覺得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實際上做科技説明文的時候,我們倒是可以本著一種所謂“白癡原則”,也就是説在你看這篇文章的時候,你不必去了解很多的專業名詞;你只是知道在談一個名詞就夠了,後面會給你做一些解釋,而這些解釋有的時候你也不必看懂,只要你把握住這些文章當中的一些所謂的連接詞,因為主要考你的是這篇文章的邏輯;所以説你只要把握了文章的邏輯和思維,那麼你就能夠把這個文章做得很好。

  在本期節目即將結束的時候,兩位語文老師李老師、張老師分別對大家説:在剩下這一個月的時間裏,一是要知道自己的弱項,二對弱項進行這種專項集中訓練,不要把時間都用在做綜合卷子上;一定要熟悉《考試説明》,熟練的答題的方法和技巧。

責編:英子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