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教育熱點

與北師大校長鐘秉林對話:關注教師轉型

央視國際 2004年09月08日 11:04

  主持人:觀眾朋友,大家好!您現在正在收看的是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的《對話》節目,再過幾天我們將迎來全國第二十個教師節了,從古至今教師在人們的心中當中就被寄予了很多的敬重和很多的期望。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教師角色的變化,教師這個稱謂本身也被賦予了很多新的內涵和意義,而教師教育在新的時期也更加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一向以教師教育為自己最大資源優勢的北京師範大學,在歷經了百年的薪火傳承之後,歷史性的提出要向綜合性和研究性的大學進行轉型,這樣的轉型也引發了人們很多的思考我們該如何去培養老師,中國需要什麼樣的教育,中國的教師教育未來的走向如何,我們希望在今天的《對話》節目當中跟各位做一番探討,節目一開始讓我們用掌聲歡迎所有到場的嘉賓和觀眾朋友,歡迎大家!

  主持人:今天來到我們《對話》節目當中的很多的觀眾朋友都是老師或者從事著和教育相關的工作,所以我相信他們對教育都是有話要説的,在我們請出今天的嘉賓之前我想在他們當中做一個現場的調查,北京師範大學這樣一所有著百年曆史的名校,在各位的心中當中是什麼樣的一所名校。

  觀眾:提到北京師範大學這幾個字,在我來説第一就是想起這是一個培養優秀老師的搖籃。

  觀眾: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學為人師行為世范。

  觀眾:我想到了師大、大師這四個字。

  主持人:師大、大師這四個字。

  主持人:好,謝謝!我想剛才我們現場的每一位觀眾的最直觀的聯想也幫我們描繪了北師大的一個風貌,帶著這樣的現場調查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北師大一塊兒去看一看。

  主持人:轉型應該説是當今眾多高校面臨的一個共性的問題,我們究竟該如何來看待北師大的轉型,讓我們請出今天的對話嘉賓北師大現任校長鐘秉林先生,有請。

  主持人:鍾先生,您好。

  鐘秉林:您好。

  主持人:歡迎您,我發現我在這個臺子上迎接了這麼多的嘉賓,鍾先生是走路走得最快的一位。

  鐘秉林:學校工作節奏比較快。

  主持人:學校工作節奏比較快,我知道您是北師大的第二十一任校長。

  鐘秉林:對。

  主持人:但實際上在這之前您是教育部高教司的司長,從一司之長到一校之長雖然只有一個字的改變,但我相信這當中有很大的差別。

  鐘秉林:我想這種角色的轉換還是很明顯的,應該説做司長和做校長都非常累。

  主持人:都非常累。

  鐘秉林:但是累的勁頭不一樣,作為一個校長應該説具體責任更大一點、壓力也更大一點。但我覺得他有好處,第一個,作為校長要求比較務實,一旦我們把實事做好的話成就感也強一點。第二,我也是教師出身,我非常喜歡和我們的學生和教師在一起,心理上感覺比較年輕。

  主持人:今天我們不僅請到了長期以來對北師大的教育做出很多貢獻的老師,請到了歷屆的畢業生,還有一種觀眾組成可能是你沒有想到的,我們甚至把今年報考了北師大被北師大招為新生的這些同學也請了一部分來到了現場,你可以把對新生最大的期望在我們的《對話》節目當中告訴大家。

  鐘秉林:我想首先是希望我們考入北師大的新生能夠刻苦學習 、全面成長,將來不管你們是想做教師、做教育家、還是做科學家、文學家管理工作者,我想北師大都會為你們這種理想的實現插上騰飛的翅膀,我想再過四年我們再見面的時候,你們會認為你們報考北師大的選擇,是一個無悔的選擇。

  主持人:相信鐘校長今天的這番肺腑之言,不僅僅會伴隨著這些新生走過四年的北師大的求學歷程,也會為他們未來整個的成長歷程注入很多的精神動力,我們再一次地歡迎鐘校長請坐。

  鐘秉林:好。

  主持人:鐘校長,在我們請您出場之前我們在現場做了一個調查,這個調查的問題很簡單,就是當我提到北師大這幾個字的時候,你腦海當中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得到的結果有一個讓我非常地有印象,就是在大家的印象當中北師大是一個培養好老師的地方,可是現在我們在北師大當中聽到最多的是轉型這兩個字,究竟北師大的轉型和其他高校的轉型有著什麼樣本質的不同呢?

  鐘秉林:我覺得是這樣你剛才談到的這種觀眾的調查,認為北師大是培養老師的地方,這個非常準確,因為北師大歷史比較悠久,長期為國家培養大批的優秀的教師,培養了名師,但是我覺得北師大的發展在現在進入新世紀之後,到了一個很關鍵的這樣一個階段,尤其是中國的社會經濟的發展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軌,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我想這對我們大學的發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覺得我作為校長一個很深的體會就是,在學校的辦學過程當中,一個要求我們更加貼近社會關注社會的需求的變化,關注一些職業的內涵發生了一些根本性的變革。另外我覺得就是還要能夠有國際視野,跟蹤國際上高等教育這樣發展的潮流,所以我想我們北京師範大學做出這樣一個所謂戰略轉型的這樣一個決策也正是在這種社會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之下跟蹤國際上高等教育的發展潮流,以及我們學校自己的歷史現狀在全面分析的基礎之上得出這樣一個戰略轉型的這樣一個決策。

  主持人:我相信您剛才談到的這是整個戰略轉型的一個大的背景。

  鐘秉林:對。

  主持人:從北師大的微觀上來説,是不是在發展的過程當中也遇到了什麼樣的一些前所未有的一些東西,所以才讓我們做出了這樣的一種選擇?

  鐘秉林:我想這個問題提得非常關鍵,首先我覺得我們北京師範大學發展面臨著所有中國大學都面臨的一些共同挑戰,比如説北京師範大學過去是以培養教師為主,在新的形式下面我覺得中國的教師教育發生了一些重大的變革,比如説現在的教師教育有的學者提出叫做大學化,或者説高等教育化,就是今後所有的教師不管是幼兒園的教師,還是小學的教師、中學的教師,都要在大學階段培養,我想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一個趨勢,當然這裡也伴隨著隨著這種學歷層次的提高,要求教師的全面素質要有所提高。另外一個趨勢,就是中國教師今後的來源應該是多樣化的過去中國培養教師是一種封閉的、定向的這樣一種培養體系,我們過去有二百多所師範院校承擔了為中國龐大的基礎教育提供數量充足的教師任務,我覺得這種貢獻是歷史性的貢獻,那現在我覺得隨著經濟社會這樣一個發展師範院校培養教師已經不是我們的世襲領地了,現在國家也鼓勵綜合性大學其他類型大學都來參與中小學教師的培養,我們的過去這種世襲領地就被這種多樣化的競爭格局所取代了,所以作為北師大校長我就必須考慮到北師大將來發展和生存的空間在什麼地方,我們不能受到擠壓。

  主持人:如果我們的觀眾沒有看到這樣一點的話,可能他們始終都會抱著這樣的一種觀念,就是我們北師大有著這麼悠久的歷史我們培養了那麼多的大師,我們沒有轉型,我們依然有那麼多的人才誕生,我們為什麼要轉型可能有人會問我們可不可以不轉,如果這樣的一個問題問您的話您會做怎麼樣的回答,張女士是來自華東師大。

  張濟順:我想強化一下鐘校長的觀點,對這個問題其實我覺得我們在師範大學特別從事教師教育這樣的學校,應該説感受是特別深的,剛才鐘校長談到轉型,我想這個轉型的問題對師範大學來説我們也在考慮,華東師大是在2001年渡過了它的五十週年校慶,因為我們很年輕,是個共和國的第一所師範大學,當時我們就提出轉型的問題,提的也是跟北師大一樣,但是我們加了一句就是教師教育領先的綜合性研究性大學,從我自己個人的經歷來説,我覺得師範大學的轉型已經到了一個非轉不可的時候,而不是説我們把什麼東西丟掉或者怎麼樣,但是我覺得要強調一點的是就是師範大學的轉型不等於摘帽,這是第一個我想講的。第二個我想講的就是説,師範大學的轉型因為我們整個國家有一個龐大的師範體系,有二百多所師範院校各級各類的,我覺得在這個轉型的過程當中也要避免一種傾向,就是一風吹,所有的學校都提出和自己學校原有的基礎和自己學校現在所處的層次所不適應的、不切實際的目標。

  主持人:是不是意味著原有的一種教育教師教育存在著某種缺陷,這個缺陷可能我們要請一個教授來幫我們分析分析,也讓大家更清楚的知道我們之所以要轉型的真正原因到底何在。

  陳向明:我想我們原來的教師教育還是有它的歷史發展的一種需求,所以也不能説以前的教師教育就是不合適的,因為原來我們的老師比較缺乏,所以我們需要就是比較封閉的、定向的來培養老師,現在我們的基礎教育的老師基本上在小學和初中已經飽和了,高中比較缺乏所以我們整體的教師的質量要提高,所以才會有這些比較好的師範大學向綜合性研究型大學來轉向,同時原來的師範大學它很難吸收到最好的學生,因為一般學生老是想考北大、清華這樣的學校。

  主持人:是。

  陳向明:如果我們把市場開放了以後,比較頂尖的師範大學變成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像北大這樣的學校也加入到培養教師的隊伍,我們已經成立了北京大學教育學院也開始面向中小學老師,做碩士以上的這樣的培養,這樣的話就比較能夠吸引到最好的老師在本科階段,他們一般都有自己的專業到了碩士階段,他們再從事教師教育的這樣的一種學習,今後我們的教師資格證書如果完善了以後,我們有了更加明確的教師資格的這種認證的標準,包括教師培養機構的這樣一些認證的標準,還有課程的標準,現在都在做這樣出來以後,這種制度建設就能保證我們能夠從市場上吸引到更多的更優質的教師的這樣的一種資源,很多人可能他這個本科他不是學教師的,但他讀了以後他覺得他想來當教師。

  主持人:有興趣了。

  嘉賓:還有途徑,對而以往就比較封閉就吸引不到最好的老師,所以這可能也是一個考慮。

  主持人:以往的這種教師教育好像是一種強扭的瓜早期的一種教師教育,報考師範學校的學生可能師範院校都不是他們的第一選擇,但是讀完了之後也不管他善不善教、願不願意教最後惟一的一個通道就是去當老師,這個是當時的一個缺陷,那現在有了這樣一種新的選擇之後可能又會隨之而來帶來一種新的疑問,會不會有人這樣理解有沒有人問過您説,鐘校長,那這樣咱們北師是不是以後就不以培養教師為自己的主要的方向了,如果是的話那培養教師的重任該由誰來承擔?

  鐘秉林:這個問題不僅有人問過,而且問的人還不少。

  主持人:大家都非常關心。

  鐘秉林:包括一些家長、學生,也包括一些媒體,我對這個問題倒是這樣來認識的,北京師範大學在一個多世紀的辦學歷程當中,形成了一些優良的傳統和優良的校訓,也形成了這種教師教育,教育科學和文理基礎的科學的這樣的特色既然是我們的優勢和特色,另外現在有非常強烈的社會需求,剛剛大家都談了這點了,我們沒有理由在這個轉型過程當中不加強這個,我們為什麼要丟失我們的優勢和特色呢,我自己認為一個大學在辦學過程當中你的硬體、軟體條件再好,但是如果你的優勢不突出特色不鮮明,充其量是一所二流大學,你這個學校是辦不成一流大學的。所以在這點我覺得我們還是一方面,我們堅定不移的實施這種綜合性研究型大學轉型。第二方面,我們也堅定不移的在轉型過程當中保持加強我們教師教育的優秀特色這一點是相互促進的。

  主持人:我們在現場有沒有一些不同的理解,比如説顧先生我特別想要請教您一下。

  顧明遠:轉型的問題,實際上它的本質是一個提高教師的專業化的問題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學校的轉變,因為為什麼呢,因為過去的師範院校應該説培養的水平來講同樣跟綜合大學是四年,它又要學專業,又要學教育專業,又要學教育的職業訓練,所以專業訓練就是它的本學科的專業訓練也不充分,教師的職業訓練也不充分。

  主持人:有人説最後就拎了兩個半桶水出來了。

  顧明遠:對,所以説這個轉型是必然的在世界各國來講,在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就開始轉型了,我們比較晚一些,為什麼我們晚呢,因為我們教師隊伍過去在數量上不足,還沒有這個條件,是馬上就轉型,現在我們教師隊伍基本上數量上已經滿足了,這轉型是一個提高專業化的要求。

  主持人:我們在現場再來聽一聽其他觀眾的一些不同的看法。

  觀眾:鐘校長,我是學生家長我提一個問題,就是咱們北師大這麼一個老校一百零二年,這麼一個老校而且在全國或者説在家長心目中間吧,影響很大有很多,就是衝著這個才報考咱們北師大的,現在在這個轉型中間我不知道,鐘校長咱們學校有沒有什麼具體的措施,我想知道能保證這種轉型質量,就是説比原來師範培養優秀教師這種質量不降低,作為家長來説吧,比較關心這一點,謝謝。

  主持人:好,謝謝你,鐘校長他特別關心我們在轉型之後教師教育的優質資源會不會有一些減損。

  鐘秉林:我覺得這位家長應該説提了一個很好的問題,我想這樣我們確定轉型目標之後,我剛才講了,作為校長還得務實,我們也採取了一些重要的一些舉措,包括我們進行學科結構的這種綜合性的融合和調整,也包括我們在專業設置方面進行了一些改革,其他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在人才培養模式方面特別是能夠探索構建一種新的教師培養的這種體系方面的,我們做了一些嘗試,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四加二,就是在大學本科這四年這種培養基本是要按照學科人才培養,比如説學中文的這四年認認真真地去學中文學物理的,這四年就去學物理這個培養我想是和綜合性大學這種培養目標和要求都是一致的,他們在畢業之前本科畢業之前學生有一次選擇,如果是願意將來去中小學做教師在目前學業成績優秀可以保送到我們學校教育學院再讀兩年,然後拿到教育學的碩士這樣在學生畢業的時候,一方面他有了一個學科的學士學位,比如説文學士或者理學士,另外一方面,他又拿到一個教育學的碩士學位這樣再到重點中學去高中去任教師,我想根據今年的畢業生的就業情況,應該是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和歡迎。

  主持人:認可和歡迎是不是僅僅出於他們比別的師範院校更高的一些學歷的畢業生。

  鐘秉林:我覺得還不是這樣的主要這裡面體現了,我覺得如果是很概括的講一下,我們概括為兩個特點,一個就是剝離,另外一個就是提升。所謂剝離就是説,我們把從教師職業專業化這個角度來講,我們把一個學生的這種學科性的培養和一個教師的養成,這個相剝離,四年就是學科人才的培養,然後如果想做教師兩年,我們進行專業化的這樣的一個教師的素質,全面提高這樣一個養成,實際上是剝離。另外一個,就是提升,就是在碩士階段完成教師的養成。

  顧明遠:我想補充一點,師範大學為什麼要辦一些非師範性的專業,大家都會提出這個問題來,既然培養教師,為什麼還有其他專業,我想主要是對教師的一個職業的素質的看法,剛才我講了,這個轉型它的實質就是提高教師的水平,教師的素質,過去我們師範大學的專業的師資,是相對於中學來的中學有什麼課,我們有什麼專業,有什麼係,這種狹隘的來理解教師教育,已經不適應時代的要求作為一個教師他的文化素質要高、思想素質要高、心理素質要高,我覺得辦一些非師範專業對師範教師教育的專業的發展也是有好處的,因為現在的學科都是綜合性比較強,而且要求教師要有較寬的知識面,提高了辦了一些非師範專業,它可以提高整個的師範大學的學術水平,在提高整體的學術水平以後,對教師教育的培養當然就有很大的好處,整個的校園文化的學術氣氛、學術水平都很高,培養教師的素質也會很高了。

  主持人:剛才這位女士舉手了我們來聽聽你的意見。

  觀眾:我剛剛就是説聽説師範要轉型的時候吧,我當時是比較震驚的。

  主持人:比較震驚。

  觀眾:因為我覺得師範大學是培養老師這麼好的地方,您要是&&轉型後邊都跟著轉可怎麼辦哪,本來吧,現在我認為就是初中和高中這個階段的老師的水平不是特別令家長滿意,並不是説他們不敬業他們,我認為就是水平有的時候不夠高,所以我就特別希望就是説像北師大這樣的學校能多培養一些特別好的、特別優秀的老師,綜合素質也高,這樣的話就是把初中和高中階段的孩子的綜合素質帶起來,所以當時就是聽您這個轉型的時候,我真的特別的擔心,可是剛才通過《對話》這個欄目,我坐這兒聽著您好多的分析以後,我又覺得這個擔心有點兒多餘了,因為北大這樣的好學校也培養教師,那可能是不太缺少北師大這樣的,所以呢。

  主持人:我們要為你勇於否定自己的精神鼓鼓掌,其實我覺得你一開始的心聲特別能代表很多家長的心聲。

  觀眾:真的特別擔心。

  主持人:就是我們原來都是衝著北師大百年培養了那麼多優秀教師,結果一看,你還轉型了,所以我們多著急呀。

  觀眾:是。

  主持人:實際上你心理有沒有還有一點點的擔心?

  觀眾:還有擔心。

  主持人:還有擔心。

  觀眾:就是剛才我覺得鐘校長説的那個四加二的模式,我覺得特別的好,這樣的話能培養一批,就是我們希望家長,特別希望高素質的這樣的教師充實到初中、高中的這樣的教師隊伍中,但是我現在有一點兒什麼擔心,一個是擔心這個比例低,就是説這個佔您學校畢業生多大的比例充實到這四加二的隊伍還有一個擔心就是像優秀的搞經濟的人上國外了或者説又深造了能不能是找不到什麼職業大學又分不出去的,就是不是特別優質的人四加二了呢,我就是這些擔心。

  主持人:非常坦率的一位家長,儘管是當著校長的面她,也把自己的這種心聲很真切的表達了出來,相信她代表了一部分家長的想要向您提的問題。

  鐘秉林:這個擔心,我覺得從她提這個擔心出發點是有道理的,但我覺得這給了我們一個啟示吧,就是不管怎麼樣我們在轉型過程當中還是要把教師教育的這項事業給抓好,實際上我統計了這兩年我們就業的情況,我們在畢業生裏面,大概基本是50%的學生去深造,包括考取研究生、保送研究生校內外的,也包括到國外深造的基本佔一半左右,還有30%左右的學生是到中小學和大學,當然主要是中小學去做教師。另外,20%的學生就是一種多樣化的選擇做公務員啊、到科研院所、到公司啊等等等等,我想如果去掉這一半深造的學生,就是在剩下這半學生當中,實際上我們做教師的學生還是佔到了60%,應該説我這從比例來講,北京師範大學這種培養教師這樣的優秀特色還是充分體現出來了,同時我覺得還有很重要一點,我們的畢業生能不能,雖然絕對數量不會很多,但是他們出去以後能不能承載著北師大這種百年辦學歷程形成這種優良的傳統和我們現在的一些先進的教育理念,到各個基層的中小學去紮根,能夠開花結果,我想在這些方面如果做得好的話,那麼北京師範大學在今後的發展當中,這種教師教育的優秀特色就會得以充分的體現。

  鄭師渠:現在是以人為本的時代,我們是要吸引許多好學生,包括我們為什麼搞四加二呢,為什麼免試呢,就是希望好的學生通過我四加二保送、免試進入我的教育學院修的資格,而且獲得碩士資格,這就是通過優惠條件把好的學生吸引到教育學院,但是你也要承認現在強調以人為本學生多元化,選擇我們不能要求説你這個學生一定如何,對吧,所以要通過政策協調通過社會提升才能把好的學生吸引到這兒來,但是我相信北師大作為中國教師教育的第一塊牌子它轉型以後能夠吸引更多真正高水平的學生報考,我北師大的特別要進入教育學院修的資格。

  顧明遠:我補充一句。

  主持人:好,顧先生您補充。

  顧明遠:補充一句要改變這種狀況,首先家長要願意把自己的優秀的孩子送到北師大來讀書,我們的中學校長要動員最優秀的教師到師大來讀書,要改變這種狀況只有這種才能做得到。

  主持人:這個球又踢回到您那兒去了來,我們請您再發言一次就是剛才我們現場的這樣一種討論,不知道有沒有讓您的憂心忡忡的現狀有一些稍微的調整。

  觀眾:我覺得您説的特別好我送我的孩子,之所以我那麼支持他報北師大實際上當時我第一個理想,就是讓孩子能當老師,尤其是能當一名高中的班主任。

  鐘秉林:重點中學的校長現在就可以先訂購一下,我就覺得。

  觀眾:我的理想我的理想是讓我的孩子當一名老師。

  嘉賓:對不起,那我想請問一下您的孩子的理想,你剛才説是您的理想作為家長的理想,那我想請問一下你孩子的理想。

  主持人:孩子也來了來,歡迎一下孩子。

  觀眾:我非常對不起我媽媽,我的理想跟她的理想不一樣。

  主持人:有距離。

  觀眾:對。

  主持人:媽媽跟你溝通過嗎在之前,説我希望你當老師。

  觀眾:溝通過,但是我還是就是一直是有另外一個理想,就是我希望當一名大學老師,而且特別想當一名北師大的老師。

  鐘秉林:歡迎,歡迎。

  主持人:這就不是中學校長訂購了是鐘校長要訂購了。

  鐘秉林:我非常歡迎。

  主持人:我覺得你們倆沒有大的分歧。

  觀眾:都是當老師。

  主持人:都是希望從事教書育人都是當老師,但是最大的分歧就是。

  觀眾:我就覺得初中、高中,那一段我覺得更重要我覺得那樣的話。

  主持人:所以願意把孩子放在更重要的崗位上。

  觀眾:特別特別願意給他擱在那個位置上去。我還有那麼多年的時間可以給他做工作,我爭取。

  主持人:兒子馬上表態不同意了。

  觀眾:我覺得我媽媽這個工作可能做得不會太好,因為我覺得我挺堅定的想當一名大學老師,因為我覺得,大學老師就是比高中老師各方面都要好一點兒,比如説從社會定位,什麼收入,這就是比較俗了,其實我覺得還有更高層次的,比如説,我覺得大學老師就是他的課餘的時間特別地多。

  主持人:陳教授,您怎麼來看我們剛才這個母子之間有這樣的一些小小的分歧。

  陳向明:我還是想針對剛才那個媽媽的擔心,説一下就是好像像這位媽媽這樣的家長,他們認為從那個本科進去的,當老師的那個學生的素質是最重要的,但是今後從國際發展的趨勢來看,本科可能學一個專業,然後他進入就是四加二或者其他的途徑,這個市場開放了以後,有了競爭,可能能夠吸引到真正熱愛教育事業的人,而不是本科不得不好像進到這個師範大學,這樣的話你吸收到的人才可能更好。另外,就是從教育內部呢,我們就是要影響孩子,他進入到不管是北大、清華,都可以影響他説教師職業是一個很崇高的職業,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經過學校,你想老師給學生影響是多麼大,對每一個人的影響都非常大,這是從教育內部,從教育外部,就是從制度建設,就是剛才那個校長也説到,就是提高教師的經濟地位,社會地位我們每一個人都認為學校的老師非常重要,但是教師的這個地位還是不夠高,比起其他職業,包括就是選拔教師的這種機制,資格證書,資格的這種認證等等,我覺得從內部,外部要吸引到真正熱愛教師職業的人。

  觀眾:我覺得北師大轉型也好,不轉型也好,有一點是轉不了的就是北師大百年文化的積澱,再有百年它也是轉不了的。

  觀眾:這是一種傳統文化的承傳當然也是一種現代化的傳播。

  嘉賓:按照現在的標準如果説你大學畢業了,你如果説我不經過任何學習,我可以一輩子教書,可能這種情況不會存在,從這點出發,那你應該有什麼能力呢,你應該會和孩子溝通,你會把有價值的東西,有最簡單的語言來表達出來,另外還有一個新的要求是什麼就是你要學會再學習、再發展。

  鐘秉林:我們現在很強調以人為本,科學的發展觀,我覺得在學校裏以人為本,就是應該以學生為本,而怎麼樣體現以學生為本,我覺得關鍵是尊重學生的選擇。

  嘉賓:轉型是一種從批量的生産向精品培養教師,這樣的一個過程,我相信咱們北師大的這個改革呢,為我們國家進一步提高全體教師的水平會做出非常大的貢獻。

  主持人:確實像您所説的,我們也相信在未來教師教育,依然還會是北師大強有力的一個核心競爭力,也是我們最大的一個資源優勢,事實上百年來擔負著傳道、授業、解惑,這樣重任的一批又一批的優秀教師,正是從北師大這樣一個有著百年曆史的名校不斷地誕生而來的,在北師大採訪的過程當中,有一點給我印象特別深,我碰到了許多的老師,碰到了許多北師大的學生,他們經常向我提及國學大師啟功老先生和他的老師陳垣先生半個世紀的情緣,我想這並不僅僅是北師大人代代口耳相傳的佳話,他更是北師大獨有的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讓我們一塊兒先來分享一下。

  主持人:啟功先生是德高望重的九十二歲高齡的,他在回憶起和陳垣老先生這段半個世紀的師生緣的時候,依然是充滿了敬重、充滿了情感,這樣的一份情感也感染了我們現場的很多人,我看到很多人甚至眼裏都飽含著淚水,黃老師是不是也特別地感動?

  黃會林:我是1955年到大學一年級就讀了啟功先生的課,就上了他的課,幾十年啟功先生一直是我非常敬重的師長,敬重他,當然他學問高深這不用説了,我特別敬重他的為人,舉一個例子吧,一個小故事,今年春天,我們學校舉辦了一個啟功書法學國際研討會,主持的教授宣佈我們講話的時候,依次大家都坐在麥克風前面講了,最後是由啟功老先生致答詞,我特別沒有想到他站起來了,而且老先生是坐著輪椅進來的,他已經很長時間不能自己步行了,他站起來了,主席臺上的人紛紛請他您坐下説,他不,他一定要站著,當時我就特別慚愧,我心裏説,我要知道老先生站著我更應該站著説呀,可是我是坐著講的呀,心裏特別覺得不踏實,老先生站起來以後兩隻手扶著主席臺的那個桌面,他站不住,講了二十分鐘,二十分鐘沒有講他自己的學術造詣,沒有講他自己的書法的這樣的一種高深,他只講了一個話題就是他的老師陳垣先生,當時我有一個博士後是西南師範大學的教授,是專門攻藝術學的,他在現場下來他就説,我太感動了黃先生,我都掉眼淚了聽了啟先生這段話。

  主持人:謝謝黃老師,相信當時在現場啟功先生的這種人格和風範是震撼了很多人,現在想起來在我們成長的過程當中,我們也遇到過許多的好老師,老師有的時候就是這樣的微風細雨點點滴滴影響著我們,曾經也有一群學生以這樣的方式表達了他們對老師的一份感激之情,我們來看一看,這是讓大家記憶猶新的一副標語,四個字,教師萬歲,我們現場的王梓坤院士可能對這樣的情景記憶猶新,跟我們説一説。

  王梓坤:這是1985年第一個教師節,這是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行慶祝的活動,當時慶祝場面非常熱烈,我們是在學校的大操場上面來進行的,正在會議進行到高潮的時候,突然底下,就是又轟動起來了,這是怎麼回事呢,一看底下有四位同學就打出了一副橫幅叫做教師萬歲,沒有事先商量好,都是秘密之中進行的,所以給大家一個非常大的驚喜,大家也佩服他們的聰明才智,給我們留下了一個非常好的紀念。

  嘉賓:剛才講了教師節有二十年了,二十年前,剛才説教師萬歲我就在操場上呢。

  主持人:在現場。

  嘉賓:這個是數學系的班主任王教授,是我們係的教授,當時討論的問題是叫尊師重教,討論的問題是怎麼如何給中學教師長一級工資,一級工資是多少錢?大約是十塊錢左右,二十年後,我們討論的問題是如何提高教師的水平,是四要加二,要使他們達到碩士甚至更高的水平,我們今年在引進教師的時候,原定要引進十五人,送來的材料是七百多份,其中五百人是碩士,我最後留下了十二個碩士,有四個教師是因為外語和計算機碩士比較少,其他專業全部是碩士相當於是幾十比一。前幾年我去日本,説日本是十個人拿著教師證有一個位置,那麼好,我們中國現在在重點中學這種熱門的地方的話恐怕不是十比一。

  康健:過去拿到師範大學的文憑的時候可能可以教一輩子書,按照現在的標準,如果説你大學畢業了,你如果説我不經過任何學習我可以一輩子教書,可能這種情況不會存在了,據美國勞工部的統計,就是教師這種職業説,一輩子大概你要接受七次至少七次再教育,否則你這個職業生涯不能走到底。

  主持人:你的知識無法更新。

  嘉賓:不能更新,所以説現在對這一代教師的要求我覺得比以前大大提高了。

  主持人:對於教師的要求這麼高,然後學生對教師選擇的標準也越來越高,我們今天還有幾位中學校長,大家也可以談一談,我們以剛才所探討的這種人才培養模式跟你們的要求和你們的標準之間是不是有距離?

  嘉賓:從我們招收老師多年的一種體會吧,我們感覺招收新的老師最關鍵的,還是一種態度就是他確實熱愛這個工作,熱愛這個老師的工作,我想這是最重要的,就從這一點出發,我想四加二,我認為有利於真正想從事教育事業,這樣的學生他選擇這樣的一種方向,因為確實從一個十七八歲的孩子,就讓他像過去我念了師範大學就只能當老師,我想這樣應該説這樣一種改革,對於他能夠選到確實他是想從事這番事業,我想更有利於他的選擇。

  康健:所以現在在我們新的課程當中,我覺得可能現在容易被人忽視的就是,我們渴望著一種教育方式的變革,渴望著一種以教育民族化為教育核心的一種教育的發展,而這種新的課程這種理念呢,其實現在還需要很長時間,我覺得才能夠被我們所逐漸的接受,並且實施。

  主持人:好的,特別感謝剛才的幾位校長,我特別贊同剛才一位校長的説法因為千百年來,尊師重教一直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的傳統,但是時代在變我們關注的目光也在變,就比如説在第二十個教師節,即將到來的今天我們坐在這兒,和鐘校長一起關注的是中國教師教育的轉型問題,我想任何的轉型、任何的變革,最終影響的都將是活生生的人,我們的教師教育更將會影響整個民族的未來。

  鐘秉林:我是教師出身,又在培養教師為主的師範大學工作,我覺得教師這個稱號,確實是非常崇高的教師,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也是非常不容易的,我想最起碼教師要求他有非常紮實、深厚的人文關懷和非常嚴格的這樣專業的訓練,非常嚴謹這樣的職業的規範和其他的社會上的各種職業比較起來不同的一點,就是説教師他不是一個簡單的教書匠,他應該是一個研究者,而這種研究的對像是人我們現在很強調以人為本科學的發展觀,我覺得在學校裏以人為本就是應該以學生為本,教師的身上承載著太多太多的責任,當然另外一個問題我想回應一下的就是,現在我覺得中國在教育發展當中要切忌趨同,要切忌盲目攀比也不能説 北京師範大學一向綜合性研究型大學轉型,所有的就要全跟進去全要研究型大學,所以這方面我覺得還是各個學校能夠根據自己的歷史現狀,根據自己學校所處的這樣一個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的這樣一個環境來明確自己學校的一個科學的定位實事求是的制定學校的戰略發展目標,北師大現在提出了向綜合型研究型大學轉型的這樣一個發展的目標,當然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覺得這一點我們是非常清楚的。就是説北京師範大學這種教師教育的優勢和特色,不僅不能夠削弱,反而要不斷地加強。

  主持人:確實對於這樣的未來,我們大家都充滿期待,因為我們每一個人對教師都是心懷感激的,我們希望老師不僅僅帶給我們知識、帶給我們智慧,更能夠帶給我們很多成長的財富,在第二十個教師節即將到來之前,我聽説啟功老先生也帶來了一份禮物托鐘校長要在我們的現場展示給大家,讓我們一塊兒來欣賞一下。

  主持人:我們一起來展示一下。

  主持人:大家看到了啟功先生帶來的是非常樸實的三個字,老師好這三個字可以説伴隨著我們成長,從我們進學校的第一天在課堂上發自內心帶給老師的第一聲問候就是這樣的三個字 老師好,儘管現在我們大家年齡都各不相同了,也許離開校園的時間也有長有短,我想此時此刻不管我們離自己的老師相距多麼的遙遠,讓我們大家都發自內心的嚮往所有伴隨著我們成長,帶給我們知識、帶給我們成長鼓勵的老師問候一聲,老師好。

  主持人:好,也謝謝鐘校長光臨我們今天的《對話》,謝謝我們在座的各位老師,謝謝各位嘉賓,下期同一時間再見。

  鐘秉林:謝謝大家,謝謝大家。

(編輯:英子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