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大家談:暑假,德育好時機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12日 14:54)
主持人的話
暑假正在迎面走來!“學生的快樂就是放長假,考試功課暫時放下它,開開心心去度假多逍遙”,這首兒歌唱出了多少孩子的心聲!
也許,在暑假還沒來臨時,孩子們的心就像自由的小鳥,飛向期盼已久的暑假生活:有時間做嚮往已久的事情,多麼愜意!但或許他們會發現,實際的假期生活與預想的有不小反差:有的家長替自己安排好了一切,比如報這個班那個班;有的同學管不住自己,進網吧,打遊戲,泡電視甚至光顧一些不適宜的地方,有的無所事事,虛度光陰……如何過一個有益身心、豐富多彩的暑假,尤其是如何在暑假培養孩子們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其道德養成?各文化場館、傳播媒體該如何為孩子們做好服務?學校、老師和家長又該如何引導孩子?這一切值得我們認真思考。我們特奉獻本期“今年暑假怎麼過”旨在拋磚引玉。
鋻於學校放假,“大家談”正在進行的“學校教育單元”的部分話題將留待新學期開始後繼續,從下期開始,擬轉入“社會教育單元”的專題討論,就“眾矢之的‘黑網吧’”、“如何看待學生遊戲沉迷”、“如何看待‘追星’現象”、“孩子在讀什麼書”、“你喜歡少兒頻道嗎”、“廣告怎樣影響了孩子的價值觀”、“玩具中蘊含的道德話題”、“清除迷信文化的不良影響”、“孩子為什麼出口成‘臟’”、“兒歌和兒童流行語告訴我們什麼”、“請孩子珍惜生命”、“凈化我們的家園”、“搭建社區教育平臺”等專題展開深入、具體的討論。熱誠期待您的參與!
唉,暑假真煩人
編輯同志:
我有一個11歲的小男孩,現在上小學五年級。又一個暑假到了,讓孩子去幹什麼呢?這對我們這種雙職工家庭來説,的確是一件感到頭疼的事。
平時我們上班忙,在假期根本沒時間照顧孩子。記得去年暑假時,由於兒子太小,我們不敢放他出去玩,就把他關在家裏。無所事事的他一天到晚只知道看電視、打電子遊戲、上網。剛開學,兒子就嚷著看不清黑板,一檢查,眼睛居然近視了250度,不得已,到醫院動手術花了4500元。
現在,我們想讓他上英語培訓班,可費用太高。最便宜的班,每週的費用是120—150元,一週只上四次課,每次只有1小時。雖然高額的費用對我們這種工薪階層來説是個不小的負擔,但為了孩子,這些錢我們舍得花。可孩子上完課又該幹什麼呢?請家教,兩小時還得花40元!
孩子太小,放在家裏怕弄壞了眼睛;讓他和小夥伴們玩卻沒有安全保障;放在外婆家,老人又管不住;夏令營不是時間太短,就是費用太高。
唉,真煩人,今年暑假孩子究竟該怎麼過呢?
四川省長寧縣中學校教科中心 王建強
暑假屬於誰(編輯點評)
張音
這其實不是個單選題,答案不僅僅只是“學生”。暑假屬於誰?從學校、家長到社會,在“學生怎樣過好暑假”的鏈條上,需要各方形成合力,才能找到一個令人滿意的答案。
孩子一放假,家長就苦惱。這樣的問題,相信是不少家長的共同感受。從某種意義上説,暑假不僅是孩子們暫離繁重課業,放飛稚嫩心靈的自由時空;更是讓孩子們在課堂之外的廣闊天地中汲取養分進行德育的大好時機。放任自流或嚴加管束,都不是可取的態度和辦法,都不會達到“過好暑假”的效果。
誠然,從這封來信中,我們可以體察到父母的苦衷,誰不想多點時間陪陪孩子,感受親情的快樂呢?學校應當未雨綢繆,主動為孩子們設計、組織一些有益的暑期活動;家長抽出些時間與孩子“一起過暑假”的打算,也該早早謀劃;而對於社會來説,暑假更不該只意味著各種“輔導班”、“培訓班”財源大開……孩子們要度過的,應該是一個多彩而充滿情趣的暑假。
蹲下來看看那些正要過暑假的孩子們,聽聽他們的暑假夢想:過一個充實而愉悅身心的暑假,要求不算太高。
將夢想收藏(童言傳真)
江蘇省高郵市界首中心小學 陳金星
揣著小學生最後的夢想,設計心中晴朗的天空。
小學與中學交替的這個暑假,可得好好放鬆放鬆。夢想如下:一、美美睡它三天,把這幾年缺的覺通通補上;二、猛看三天電視,了解一下董浩李咏王小丫是否風采依舊。再查查世界體壇上衝出了幾匹黑馬,中國足球的臭腳是否改變;三、找幾個要好的同學,帶上乾糧,野炊去。在廣闊的原野上,放開哪怕有點破的嗓子,從F4到劉德華唱個開心。然後找個沒人的地方跳上幾段街舞。最後,痛痛快快地到河裏洗個澡;四、上網聊天,主要是看看同學們假日的動態,最好能交流交流;五、從沒有看過海的我,希望能到大海邊,去看她的浩瀚、廣闊。這也是我最大的願望……
唉!收回目光,看著一大堆沒有做完的作業,只好將夢想收藏。不過我還是想暑假看海去!
過個休閒式暑假(專家視野)
于偉
暑假即將來臨,對過好暑假,我提三點建議:
充分認識暑假對未成年人心理上的緩沖和釋放作用。在競爭日趨激烈、生活學習節奏日趨加快的現代社會,未成年人的競爭與學習壓力是可想而知的。許多孩子學習與生活像機器一樣,需要緩解、釋放和宣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調查表明:10%左右的未成年人程度不同地存在著各類學習、情緒、行為障礙等心理健康問題。暑假的休閒恰恰可以起到緩衝作用,有著健身、健心、健腦,緩解精神和心理危機的作用。
暑假的學習生活應該是體驗的、活動的和休閒的。我強調主要讓孩子們在自然、社會、活動和體驗中學習。我國正在邁向能力型社會,能力、素質和觀念在一定意義上比書本知識和文憑更重要。應該組織未成年人通過參加夏令營、紅色旅遊、綠色旅遊等方式走進大自然,領略祖國的秀美山川,陶冶性情。更重要的是讓未成年人走向社會,通過參觀、考察以及志願服務活動,積極體驗理解社會生活。參觀、旅遊等活動也是進行本土文化、民族文化的理解教育的重要渠道。當然,各類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等也應將承諾落到實處。
社會、學校和家庭要為未成年人過好休閒的暑假生活創造良好條件。首先,為未成年人網絡休閒學習創造條件。其次,為未成年人文體休閒活動創造必要條件。體育場館、文化館、影劇院、青少年宮、兒童活動中心等場所要以社會效益為重,為未成年人健身、健美、娛樂提供良好的服務。中小學也要積極組織學生的各種社團活動、興趣小組活動,在活動中珍愛生命、學會健身、學會審美。最後,要指導未成年人參加必要的課外輔導活動。我贊成家長有選擇地、適當地讓未成年人參加課外輔導班的學習,以彌補學校教育和家長輔導方面的不足,也有助於因材施教。問題的關鍵是有關部門要加強對各種課外輔導班的規範和指導,簡單的禁止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作者為東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黨委書記、教授、中國青少年研究會理事、全國教育哲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人物頭像作者為羅雪村)
我把女兒送下鄉
江蘇省儀徵中學 劉祥
每年的暑假,都是女兒最開心的日子。因為她又可以做兩個月的“野丫頭”了。
從小學到初中,我幾乎沒在女兒的學習上下太大功夫。我的觀點是,低年級還是重在良好習慣的養成和各方面非課本知識的積累。每到假期,我總要把女兒送到鄉村去。
女兒在鄉村裏,能夠很好地和別的孩子融合在一塊。她最喜歡做的是釣龍蝦。常常是大中午頂著烈日在小水溝邊忙活……
農村裏有著無限的樂趣。女兒不再被局限在狹小的天地中,而是激發出全部的熱情。她敢把蚯蚓抓在手中玩,敢騎到牛背上看書。玩耍時也不再注意衣服是否漂亮,皮膚是否曬黑。她還學會了帶比她小的孩子,知道買了東西要分給別人一份。在大人們特別忙的時候,女兒甚至還幫奶奶燒火做飯,偶爾還能洗洗自己的衣服。女兒的這些成長,是鄉村生活賜予她的財富,是書本上無法學到的。
暑假怎麼過———
家長和孩子欠溝通(專題調查)
受“大家談”專欄組委託,成長網對1200名中小學教師、學生和家長進行了抽樣調查———
結論之一:孩子的暑期計劃雖有,實現卻難。89.4%的師長認為對孩子暑期的安排應有意識地加以引導,但主張由孩子自己訂計劃。47%的學生暑假到來時會為自己訂一個計劃表。但58%的學生在往年暑期結束時假期計劃並不能實現,主要是因為沒有堅持到底的意志及師長的干涉等。
結論之二:家長苦心為孩子報班,孩子卻不領情。有一半的家長主張給孩子報暑期班;有68%的家長認為報班能使孩子在暑假過得更豐富,更有意義;52%的家長是為了避免孩子浪費太多時間在無益的事情上。然而,48%的學生不想上暑期班。
結論之三:相對完成書面作業,學生更愛參加暑期社會實踐活動。87%的學生希望在暑期做自己平時喜歡卻沒有時間做的事。52%的學生反映學校、老師雖然也留了一些實踐作業,但沒什麼意思,一般不能很好地完成。
殷寒君 劉爽沈 建華供稿
八方熱議
俗話説:無事生非。暑假那麼漫長,沒有有意義的活動,對於沒有耐心的孩子可不行。因此,必須通過有意義的活動讓孩子體驗、學習、成長、提高。活動還不能太單調,要多考慮孩子的心理,既要讓活動讓孩子喜歡,又要能收到潛移默化之功。
江蘇省海安縣雙溪初中 劉志祥
暑假于青少年而言,最重要的是給他們快樂,使他們在快樂中成長。或讀書,或旅遊,或參與社會實踐……不管以何種形式度假,原則只有一條:必須是他們樂意做的。目的只有一個:能夠使他們開眼界,長見識,鍛鍊健全人格,增強生活本領。山東省臨朐縣蔣峪鎮教辦趙桂海
家長可以利用假期,與孩子的班主任及任課教師多多溝通,詳細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現,特別是孩子在學習上存在的問題。然後利用假期,幫助孩子糾正錯誤,補缺補差,讓孩子在假期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安徽省濉溪縣南坪初 中楊源
現在的孩子缺什麼?不是吃不飽,穿不暖的問題,而是情感溝通的問題。不少家長都感到自己與孩子的情感逐漸疏遠,甚至有代溝,難溝通。在假期裏,應儘量多抽出點時間,陪陪孩子,搞些家庭小活動,與孩子共同參與。
江蘇省江陰市璜塘實驗學校 卞光緒
假期孩子們與外面接觸較多,要加強法制教育,形成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法制教育體系,預防孩子在假期違紀違法,讓孩子快樂地過一個有意義的暑假。遼寧省阜新市太平區檢察院鐘華
城市裏的孩子優越感越來越強,獨生子女“吃獨食”的心態很重。在假期裏需要補習的不是功課,而應當是對生活的感受,與人相處的能力。此外,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教育是讓孩子們在假期裏感受吃苦。
河南省孟州市委組織部 崔思明
《人民日報》 2004年07月06日(第五版王建強;張音;陳金星;于偉;劉祥;殷寒君;劉爽沈;建華;崔思明;劉志祥;中楊源;卞光緒)
責編:英子 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