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名師

山大名師:王紹曾 

央視國際 2003年03月21日 10:02


  王紹曾 著名古文獻學家,字介人,1910年生於江蘇江陰,畢業于無錫國專,先後任商務印書館編輯、無錫國專圖書館主任、江陰尚仁中學校長、《新寧遠》月刊主編等。建國後長期在山東大學圖書館古籍部工作,先後任山大古籍所教授、文史哲研究院教授。尤長于古籍目錄版本校勘之學,成果宏富。

  2001年3月31日,山東大學舉辦海峽兩岸中國文獻學研討會,91歲的王紹曾教授登臺宣讀論文《重新認識百衲本二十四史的版本價值》,精神抖擻,聲如洪鐘,全場為之一震。台灣淡江大學中文系主任高柏園教授盛讚王紹曾先生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的典範。彼時彼刻,誰能相信這位老人二十年前曾身患癌症,做過切除手術。

  王紹曾早年畢業于無錫國學專修學校,畢業論文《目錄學分類論》五萬言,受到指導老師錢基博先生的激賞,當時列為《無錫國專學生叢刊》第一種予以出版。數年後,錢基博在另一位學生俞振眉的畢業論文上寫道:“吾自講學大江南北以來,得三人焉:于目錄學得王生紹曾,于《文史通義》得陶生存煦,于韓愈文得俞生振眉。”足見王紹曾是國學大師錢基博的得意弟子。

  國專畢業後,由校長唐文治介紹,王紹曾進入著名的文化出版機構商務印書館,協助版本校勘學大師張元濟校勘《百衲本二十四史》,接觸到涵芬樓的宋元抄校古籍善本,尤其是《二十四史》的眾多古刻本,在版本學、校勘學方面受到張元濟的熏陶,從此走上以目錄、版本、校勘為基礎的古文獻學道路。

  1932年“一二八”事變,商務印書館在日軍轟炸下夷為廢墟,王紹曾回到無錫國專,任圖書館主任。此間發表重要論文《二十四史版本沿革考》、《史通引書考緒論》、《無錫刻書考》等,在學術界嶄露頭角。其中《二十四史版本沿革考》六萬言,在半個世紀後又被台灣東吳大學王國良教授收入《中國圖書文獻學論集》(1987年增訂本),説明該文至今仍處於領先地位。抗戰期間,王紹曾輾轉于西南,為西昌《寧遠報》創辦人之一,並主編《新寧遠》月刊,為開拓西南邊陲,作出貢獻。

  1960年,50歲的王紹曾考取山東大學中文系高亨教授的函授研究生,後經高亨推薦,調入山大圖書館古籍部,得以重操舊業。高亨先生讓他撰寫《商君書集釋》,並親自聯絡中華書局出版。但在書稿垂成之際,“文革”爆發,所有新舊文稿被洗劫一空,至今杳無蹤影,這是王紹曾最慘重的一次損失。

  撥亂反正以後,《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編撰工作在全國展開,王紹曾清理山大圖書館善本古籍1200種,分批上報,並編成《館藏善本書目》稿。同時恢復了學術研究,1979年發表的《試論張元濟先生對近代文化事業和目錄學的貢獻》,是國內研究張元濟的第一篇學術論文。

  1981年春,正當王紹曾忘我從事學術工作之際,意外發現身患癌症。他毫不畏懼,手術後僅僅休養三個月,就又投入寫作,先後發表《十八世紀我國著名目錄學家周永年的生平及其學術成就》、《胡適校勘學方法論的再評價》等重要論文。手術八個月後,又應商務印書館之約撰寫《近代出版家張元濟》一書,是張元濟研究的開拓和奠基之作。

  從1983年開始,他傾注10年心血主編《清史稿藝文志拾遺》。《清史稿藝文志》著錄清人著述9633種。近人武作成撰《清史稿藝文志補編》,增補清人著述10438種。兩者相加約二萬種,遠遠不能反映有清一代著述之盛。王紹曾主編的《清史稿藝文志拾遺》則于兩者之外,增補清人著述54880種。而且打破成規,一一加注版本及書目來源,遇有歧異,則詳加考辨。胡道靜先生稱讚該書“既為目錄學上大盛事,亦有清一代文獻括存之大業”。該書2000年由中華書局出版。山東大學文史哲研究院專門為該書舉辦了國內知名專家參加的學術研討會。2002年該書榮獲國家教育部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可謂當之無愧。

  王紹曾的學術研究與張元濟有不解之緣。當年張元濟主持校印《百衲本二十四史》,留下了一百數十冊的《校勘記》,這部學術巨著早已受到蔡元培、胡適的關注,但遲遲未得問世。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商務印書館把這一重擔交給了當年參加過校史工作的唯一倖存者王紹曾。經八年努力,這部被顧廷龍先生描述為“亂如髮絲”的手稿終於在王紹曾主持下整理就緒,逐批出版。沒有王紹曾這位當事人,該書將不可能以今天的面目出現在我們面前。

  近二十年間,王紹曾的成就是驚人的,除上述成果外,還出版有《山東文獻書目》、《山東藏書家史略》等多種著述。王紹曾,這位出生於清朝末年,飽經人世滄桑的讀書人,在和平安定的晚年,只爭朝夕,筆耕不輟,奏出人生的最強音。

(編輯:英子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