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潤發初入影壇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24日 13:11)
在演藝圈內,周潤發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在於他的謙遜。他曾經説過,“我並不迷人,周潤發不是最英俊的人,我很邋遢,也很平凡,但是我因為演過的角色而受到歡迎。大家都記得許文強、小馬哥,是這些好的角色幫助了我。”才華和努力讓他躋身巨星之林,但他總是謙虛地把一切歸功於機運,談到演戲這一行,他認為:“最重要的是生活經驗。不了解生活的本質,演戲會變得很困難。幹這行必須喜歡這行。成功是需要積累出來的。”
1955年5月18日,周潤發出生在香港的南丫島。由於做海員的父親早逝,家境十分艱苦。童年時,他曾在島上幫助母親耕田、養雞。遷居九龍後,周潤發只讀了三年中學便外出養家糊口,做過搬運工、信差、推銷員等工作。
1973年,周潤發十八歲,因為偶然間看到電視臺的徵聘廣告,考入了無線電視臺第三期藝員訓練班,一年後成為基本藝員並參與綜合性節目的演出。
周潤發真正的事業隨著八十年代開始起飛,1981年拍攝的《胡越的故事》可以説是他第一部成功的電影。在此片中,他把一個逃到香港的越南軍人失落、飄泊的復仇生涯及其複雜的內心世界刻畫得淋漓盡致。而電視劇《上海灘》更是讓他成為“無線頭號小生”,華人世界中最紅的明星,許文強這個名字也變得家喻戶曉,據説當時在上海,每次播出這個劇集的時候,這個中國人口最多的城市竟宛如一座空城。
接著,周潤發的演技在電影《等待黎明》中又取得了重大突破。在這部描寫香港淪陷後抗日鬥爭的影片中,他成功地塑造了一名沉默寡言、外冷內熱的地下工作者,為救護一船人忍唇負重乃至最後犧牲。這個角色為周潤發贏得了1985年亞太影展和台灣金馬獎的雙料影帝。自此,殊榮接踵而來。
在香港二十年來的演藝生涯中,周潤發成功塑造的角色有很多,但是最令人記憶猶新的,應該算是電影《英雄本色》中的小馬哥。周潤發在演藝事業中進行過很多嘗試,幾乎涉足所有的香港類型電影,演技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和提高,曾先後七次贏得影帝稱號,為香港男演員之最。1995年,周潤發結束在香港的演藝事業,隻身前往好萊塢發展,他的最後一部影片《和平飯店》造成了他和香港演藝圈之間的種種傳聞。
但傳聞畢竟只是傳聞,周潤發打入好萊塢之後,接連出演了幾部不甚叫好也不叫座的電影,所演的角色也未能擺脫他在香港動作片中的套路,直到1999年,影片《安娜與國王》才使他在角色上有了一些突破,到2000年出演《臥虎藏龍》,周潤發的演藝生涯終於到達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也象徵了一種回歸。
其實,周潤發的銀幕生涯和銀幕角色,代表的是一個時代的人們心中所追求的一種精神,是香港影壇全盛時期——甚至可以説是香港本身全盛時期——的蓬勃動力。
在今年的戛納影展上,美國導演昆汀 塔倫蒂諾在一次記者會上説,這個世界上只有兩個地方能夠産生明星體制並且將之發揚光大,其一是好萊塢,其二就是香港。香港影壇自六十年代起就産生了無數的明星,有些人的身影直到今天我們還能夠在大銀幕上看見。或許我們可以説,每個時代都有屬於各自的明星。而香港經濟高速騰飛的八十年代,就是周潤發名留影壇的開始。
往往,在我們試圖去理解一段歷史的時候,我們不可避免地會去尋覓經歷過當時那些事件的人們——群體或是個體;相對地,在我們嘗試著去了解一個人的時候,他所身處的時代背景又必須成為我們得出結論的先決條件。
今天,我們的影壇應該向八十年代的香港致敬,因為正是在那個時候,“香港製造”的品牌效應正式向全球華人推廣開來。這個時代中,出現了香港的“五台山”——即無線電視臺、亞洲電視臺、佳藝電視臺、香港電臺、商業電臺五個重要的廣播電視傳媒品牌,出現了嘉禾、新藝城、永盛這樣的影業巨頭,以及成為星光跳板的“香港小姐”、“新秀歌唱大賽”以及“無線藝員訓練班”等。這個“全民娛樂,歌舞昇平”的大好年代,是繁殖巨星的年代。不少現在依然舉足輕重的巨星,都在這十年間出道、成名、走紅。
八十年代初期,香港經濟出現前所未有的強大生命力,本地化政治培育了香港人的歸屬感,草根階層加入了他們一直以為可望而不可及的演藝事業。在那個年代,一個小販不必擁有學位,也有機會成為巨富,因為社會有一股噴薄蒸騰的“向上流動力”。
周潤發的演藝生涯,是當時社會底層心態的投影。他正是參加“無線藝員訓練班”之後才踏上星光大道的。周潤發的戲路很寬,他所塑造的叛逆型、嬉皮型、或低下層的人物,有的英俊瀟灑、文質彬彬,有的則滑稽可笑、落魄難堪,也有的深藏不露、冷峻而富有感情。他尤其擅長刻畫那些文化層次不高、缺少家庭溫暖、在困苦條件下掙扎而重江湖義氣的人物,表演起來真實生動、形神兼備。
責編:蔡麗 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