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化頻道 > 中國古代四大書院 > 正文

中國古代書院——岳麓書院 
——作者:網友段不一 時間:2004-12-29 19:43:45
央視國際 (2005年02月28日 15:14)


  岳麓山上,清溪茂林之間,隱存著一座雅致的千年庭院,青舍密密,屋宇麻麻,大門前懸挂有一副楹聯,上曰“惟楚有才,于斯為盛”,這就是我們要説的岳麓書院。

  這塊令湖南人驕傲了幾百年的金底文化招牌,外人未免會覺得太過洋洋自得,可如果查看史料,你會默然承認,這座靜靜的庭院實在是有這樣的資本。單就清季以來,書院便培養出17000余名學生,其中如陶澍、魏源、曾國藩、左宗棠、郭嵩燾、唐才常、沈藎、楊昌濟、程潛等,那一個不是一等一的傑出人物?

  幾百年來,書院人才輩出,經久不衰,絕非偶然。無論立院之根,處世之本,還是講學之道,育人之術,書院都有它的偉大和神奇之處。

  岳麓書院的精神坐標和價值體系,受唐時湖南老鄉周敦頤影響甚大。正所謂“吾道南來,原是濂溪正脈,大江東去,無非湘江余波”。周先生主張在學術思想上要由自己的特色和主張,一是強調以性為宇宙本體,從人性、物性中尋求萬物所共同的性;二是重踐履,倡經世務實學風,反對離開實用空説性命;三是不偏一説,主張融匯眾家之長。這一切,都為岳麓書院紮下健康而茁壯的文化根係,以後的枝繁葉茂也就顯得順理成章了。

  學院繁榮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學院善於找到與理想與現實,特別是與統治者妥協的平衡點。在保持相對學術獨立性的同時,又積極尋求官方的認可和鼓勵,這實在是一個聰明的做法。學院在理性地認可現實統治的基礎上,很明智地把持著辦學的自由和學術的方向。於是,歷代統治者多有褒獎,學者也終有了一個相對言論自由的學術平臺。北宋真宗皇帝召見山長周式,頒書賜額,書院之名始聞于天下,有“瀟湘洙泗”之譽。南宋張式主教,朱熹兩度講學。明代中後期,明世宗御賜“敬一箴”,王陽明心學和東林學派在此傳播和交流,明清著名的愛國主義思想家王夫之在此求學,清代,康熙和乾隆分別御賜“學達性天”和“道南正脈”額。

  眾所週知,岳麓書院自創立伊始,即以傳播學術而聞名於世,而對理學的傳播和發揚尤為突出。對於理學,今人依然存在著明顯的偏見,總會輕易扣上“唯心主義”的大帽子。其實,哲學世界,絕非唯心唯物劃分這麼簡單。這些艱深的思辯命題,還是留給哲學家來解答。先賢們勇於對世界進行多樣的思考和深刻的了解,自由討論,平等交流,我以為這種精神和氣氛在中國實在難得。至於後來理學走向“官樣文章”,我以為那就不是讀書人的錯,而是政治家的事了。

  岳麓書院另一個偉大之處便是“會講”制度。所謂會講是岳麓書院的一種學術活動,不同學術觀點的學派在或大或小的範圍裏進行探討和論辯,學生也可旁聽,既推動了學術又推動了教學。想想看,聆聽大師們精妙的語言,體驗“思辯”的樂趣,探求人性的秘密,對於老師,對於學生,都是一件多麼高尚,多麼快樂的事呀。這樣自由、開明的學術氛圍,在中國文化史上並不多見。當年學院舉行“朱張”會講時, “道林三百眾,書院一千徒“,就學者更是“座不能容“,“飲馬池水立涸,輿止冠冕塞途“,想象當年這些鮮活而熱鬧的情景,便是今天看來,依然是一件令所有文化人感動激動和愉快的文化盛事。

  學院的偉大之處,還在於教育回歸純真的目的。從精神層面講,學院期望通過教育恢復人性、激發人性更善、更美的一面。正如朱子所説“君子有教,則人皆可以復於善”或“唯學為能變化氣質耳。”從文化意義上講,學院要求學生“讀書有良法”,研習經史子集,通曉時務物理,注重道德規範,從而明理有為。需要指出的是,學院既有尊崇傳統的文化堅守,又有“與時俱進”的明智變通。譬如在學術方面,宋明時岳麓學術以朱張之學為宗,清代時則主要傳授儒學和漢學,而清末維新變法思潮興起時,書院也開始了新學的傳播,加了不少自然科學方面的課程。

  縱觀中國文化史,這樣的書院真是“獨此一家”,它集天道、地脈、人緣、文氣于一體,樹人無數,興盛千年,這是中國文化的幸事,也是湖南人的幸事。可以毫不誇張地説,恰是因為這座書院或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和力量,湖南的“興邦人傑”才會如此密集,這般茂盛。 反過來又是因為這一點,書院門前的那副楹聯,才可以懸挂得這般端正、這般大方。

責編:蔡麗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