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墉的《從跌倒的地方站起來飛揚之在生命中追尋的愛》(中國盲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5年5月)是一本很感性,很溫暖的作品。有幸從朋友那裏獲贈這本新書,讀罷感慨良多,也頗為作者對生活的感悟之深、文字之平易而打動。
劉墉,是一位在台灣出生的畫家、作家。一個很認真生活,總希望超越自己的人。他在世界各地舉行過三十多次個人畫展,以中英文寫作的繪畫理論及畫冊十余種,在全球發行。他也出版了很多散文集,用優美的文字和深刻的哲理給人以啟迪,激勵青年奮進。他還十分熱衷於公益事業,多次把出版作品的收入捐贈給需要幫助的人。本書是劉墉和中國盲文出版社合作在國內出版的第一套有聲圖書,並將全部版稅捐助給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和希望工程。他用實際行動在生命中不斷追尋著愛。
劉墉先生以他細膩的筆觸,在書中給人的一生勾勒出完整的線條。刻畫了在不同階段被愛和給予愛的每一個細節。降臨人世的嬰兒為了自身的生長,表現出來的是一種自私的愛。他(她)總是要佔據身邊最好的東西。父母應認識到這是生命的本能,要諒解並引導孩子漸漸學會關懷別人。當孩子懂得付出愛的時候,就可以去教他們愛別人了。進入青春期,孩子會變得叛逆。這時候的他們希望走向獨立,去談愛,但又捨不得父母的愛,在徬徨中變得焦慮、浮躁。從前父母的呵護讓他們感覺“肉麻”,他們會千方百計想要讓自己更像個大人。於是,開始注重自己的外表是不是漂亮、有形,開始想要付出自己的愛。父母這個時候可以適時地讓他們分擔一些家務,給他們付出對家庭的愛的機會,這樣可以讓他們感覺生活得更快樂、更充實。
隨著逐漸長大,天真的孩子開始對周圍的一切敏感起來,一些看似平常的東西某一天也能驚嘆地發現它的美麗,來自異性的一句普通的話可以讓自己心跳不已。從這一天起,人生進入了浪漫期。浪漫期的人有著太多的不成熟,看這個世界的方法也很單純,但這個時期是一生中創作靈感最強烈的時候,也是生命中最燦爛、最美好的時光之一。
當浪漫期編織的美麗的肥皂泡被現實的社會所打碎,個體意識到了現實,生活進入了下一個階段。婚姻讓人生又一次發生了轉變,伴隨著婚姻特別是孕育下一代的開始,“責任”二字把昔日柔弱的小女人變成了堅強的母親,讓玩世不恭的男孩子變得勤奮工作。因為這都是為了他的孩子!孩子在眼前,父母都會把能夠拿出來的最好的東西給他們。但對於自己的父母,不自覺就虧欠了很多。誰又不是這樣呢?在我們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儘自己的能力多孝敬孝敬父母吧。
孩子大了,人到中年的父母卻可能出現裂痕。沒有了撫養孩子的壓力,面對逐漸衰老的自己和平淡乏味的生活,平凡的父母也許會去欣賞圍城之外的風景,因為見過太多的生死別離,也沒有了老人的節制。
總有一天,皺紋會爬滿臉,垂老不期而至。上年紀的人開始變得和小孩一樣,變得“自私”起來。因為不能繼續賺錢,失去了安全感,就想要自己多留一些物品和錢財的儲備;因為怕失去子女的關心,會“撒嬌”;因為自己來日無多,對別人甚至好友的離去變得漠不關心。年老的人應當感謝上天給自己的長壽,學會享受生活,付出愛,而不是抱怨和嘆息,唯有這樣才能以良好的心態去健康地生活。
愛,貫穿在一生之中。讀完這本書後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這一點。真是很佩服劉墉先生對生活有如此深刻的體會,並能用看似平凡的語言把他們浮現于紙面之上。書中對生命中不同階段的人對愛的感受、需要都寫的很傳神,讀後啟發很大。他們有助於理解和關愛不同年齡的家人和朋友。回首已經走過的歲月,很多生活中瑣碎的小事的確能反映出身邊的親人給與的愛。對於父母的關愛,其實在孩童和青年時代還是有很多清晰的記憶。只是在進入社會之後,為了工作和將來,低頭打拼。生活表面上變得豐富多彩,但因為忙碌,很少再靜下來體會什麼或想到給與什麼,生活變得簡單而平庸,時間也飛快地流逝。這本書重新讓我看到了生活的可愛和生命的美好,讓我思考自己在生活中的角色,應當為家人做些什麼,為朋友們做些什麼,為社會做些什麼。
尤為難能可貴的是,我得知這次中國盲文出版社不僅出版了普通圖書,而且為盲人出版了該書的盲文讀本和朗誦版本。把洋溢在文字中濃濃的人間真情也播灑給了盲人朋友。而這,也算是一種愛的付出吧!
責編:王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