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製作劉墉老師《在靈魂居住的地方》有聲版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7月22日 16:34 來源:CCTV.com

  

陳倩(盲人)

  這部作品寫得形散神不散,它蘊有非常深刻的人生含義。作者以樸實無華的文字、最生動的語言、最普通的表達方式描寫人在靈魂居住的地方,而音樂是詮釋他這篇文章的最好載體,也更多的表現了本書的中心內容,是整部作品的濃縮。因此,我在文字與音樂的融合上傾注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為了使音樂與文字更好的交融,我反復的將它們以不同方式結合在一起,通過一次次的試聽,從而達到心中最滿意的效果。

  我一直疑惑為什麼自己錄出來的人聲就只有平面感而沒有空間感呢?當聽劉墉老師的這篇作品時,我頓悟!我終於找到了答案!在關於耳朵的章節裏,他説要做立體聲的錄音,必須用兩個麥克風,一左一右地錄在兩個音軌上,再一左一右地用兩隻喇叭放出來,這樣才能象在現實中用兩隻耳朵聽到的那樣有強烈的立體聲感覺。於是我對這一問題的理解就更為深刻了。感謝劉墉老師錄出了這部有聲書,使我們這些視障人士能夠在他的作品中體味更多的人生哲理。

  配樂朗誦講究的是同期錄音,朗誦者要伴隨背景音樂,跟著音樂的抑揚頓挫進行朗誦,才能使文字和音樂更緊密的融合。而我所編排的這部作品,是先分別錄好音樂和朗誦,再做後期的合成。因此,在某些語句上自然會和音樂有些小小的出入。可喜的是,這部作品的配樂,是劉墉老師的兒子——音樂人劉軒專門為之所創作,因此,在情感方面是絕對融合的。在合成的過程中,我先將作品帶有情感的細聽一遍,再配以音樂進行大膽嘗試。音樂大體由三個樂段組成,第一段音樂非常輕柔,好象人在靜靜的訴説;第二段音樂情緒舒展開來,令人激動;第三段音樂發展到了高潮,表現了更深刻的含義。為了讓大家將作品和這首同名樂曲理解得更深刻,我將音樂完整的編在朗誦開始之前,就好像序幕拉開一般。劉墉老師用平淡的文字將深刻的哲理娓娓道來,於是我根據整部作品情感的不斷昇華,將語氣平和的文字部分配以第一樂段的反復演繹,使人們聽後能夠沉浸在劉墉老師的敘事當中,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而那些語氣跌宕,富有深刻意義的文字則配以第二樂段,使人們隨著感情的深入,慢慢體會其中的內涵。因此,第三段音樂充滿激情的心靈撞擊只有在全文結束以後,才能體現出來,所以,我將這段音樂放在作品的結束之處,以再現本文的深刻思想內涵。

  在人聲與音樂合成技術方面,我還要根據音樂的配合和感情的需要,修改某些語言的細微之處,如停頓過長等等,並且編輯時消除了一些原生的噪音、修改了語言中的停頓和翻書的雜音、調整了語言與音樂的搭配,例如樂曲與語言的和諧,使整體效果更加完美。

  我雖然無法讓這部作品在配樂方面達到最完美的效果,但它卻是我最細心且最用心製作的,希望我的這次製作合成,不會給劉墉老師和廣大聽眾朋友們帶來過多的遺憾。最後,我再次為劉墉老師和中國盲文出版社能給與我這次參與配樂的機會,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責編:王云云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