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郭預衡:憶啟功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7月14日 13:40 來源:CCTV.com

  1941年,我考入輔仁大學國文係,1945年畢業,留校作余嘉錫老師的助教。同時在史學研究所作了陳垣先生的研究生。當時,啟先生還很年輕,比我年長不到十歲,雖然他當時不在國文係,沒有教過我,但我一直把他當先生看待。作學生的時候,我時常和同學們一去起找他寫字。他是老師,但非常謙和,一點架子也沒有。1952年,全國院係調整,輔仁合併到師大,我們到了師大中文系,回想起來也有半個多世紀的交往了。

  此後幾十年,我和啟先生雖然一直交往,但我對啟先生的認識卻有個曲折的過程。我也曾只認為他是畫家,書法家或文物鑒定家等等,近幾年來我才想到啟先生的為人為學,實有中國傳統學人的特徵。

  詩、文、書、畫在中國是很重要的傳統,它們不僅是一項藝術,還反映出了一個人的風格。唐、宋、明、清學者中都存在這樣一批人,他們能書、能文、能寫、能畫,比如唐代的王維、宋代的蘇、黃、米、蔡,明代的文徵明、祝允明,清代的袁枚、鄭板橋等等,這些人構成了一個中國的文人傳統。啟先生是屬於這個傳統的,他繼承了唐宋明清以來的詩、文、書、畫的傳統,而且可以説中國的傳統到啟先生這兒是集大成的,他是一個全才。我在啟先生九十大壽時,寫過一篇文章,基於文化傳承這方面的思考,把他和鄭板橋聯絡起來,先生看過後很高興,還特地打電話向我表示感謝。

  剛才提到的是詩、文、書、畫具備的學者,當然中國的文人還有別的類型。比如陳垣校長,余嘉錫先生,再往一點説,魯迅先生都是不同類型的學者。我們説這個類型的大師好,並不否定另一個類型的。這個類型的學者在那個時代出現有它的歷史因素,比如遇到名師的引導、提拔,特殊環境下的民族自強意識及責任感;而現在這個類型的學者不多了也有它的原因,現在大家連字都不寫了,怎麼還能有這種類型呢?但這並不等於説大師就消逝了。因為現代的時代背景不同了,大師的概念和定位也會有些許改變,但無論怎樣的改變,能稱得上大師的必須涉獵相當廣泛,比如宋代的歐蘇,不僅文章寫得好,字也寫得好,在很多時候都有很高的成就。

  在現代背景下,可能會出現其他類型的大師。如果我們説沒有大師了,那不但是悲觀的,也不符合進化論。但是不論怎麼説,像啟先生這樣博採眾長的集大成者已經是鳳毛麟角了。

  雖然啟先生有很多稱號,國學大師、書畫家、文物鑒定家、古典文獻學家、教育家等等。從傳統來看,啟先生是一個詩、文、書、畫各方面都有造詣的人。評價他,單説一個國學大師,不行;單説一個教育家,不行;單説一個書法家、畫家也不行,他是一位通才,是歷史上不多見的。比如我們剛剛講得文徵明、鄭板橋等人,他們和啟先生也不大一樣,啟先生又有新的個性特徵,也是時代特徵。

  郭預衡簡介

  郭預衡,男,1920年11月生,原籍河北玉田。1945年畢業于北平輔仁大學國文係,留任助教,從余嘉錫先生學目錄學。同時作史學研究生,從陳垣先生學史源考據之學,1947年畢業。1950年任北京輔仁大學講師。1952年全國院校調整,北京輔仁大學與北京師範大學合併,任北京師範大學講師。1955年赴匈牙利講學二年。1957年回國後,仍在北京師範大學任教。1961年任副教授,1979年任教授。兼任中國古代散文學會會長、北京市文藝學會副會長;從60年代至80年代,一直擔任《文學遺産》編委。

  長期從事中國文學史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古代文學探討集》(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1年第1版)、《歷代散文叢談》(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版)、《中國散文簡史》(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第1版)、《明清散文精選》(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版)、《中國散文史》(三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版)等。

  主編有《中國歷代散文精品》(時代文藝出版社1995年第1版)、《中國歷代散文選注》(6卷本,岳麓書社1998年第1版)、《唐宋八大家文集》(10卷本,人民日報出版社1997齣版)等。

  主編原國家教委“七五”規劃系列教材:《中國古代文學史》(4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版),1999年教育部行文定為向全國推薦教材;《中國古代文學史長編》(5卷本)、《中國古代文學簡史》(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1998年出版,2000年再版);《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6卷本,湖南出版社1997年出版)。

責編:楊育權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