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雖然在純粹的生命起源課題上國家資助的課題不多。但經過廣大科學家的不斷努力,已發展起了一支強大的與生命起源相關的研究隊伍。並已取得可喜的成就。
1, 以清華大學趙玉芬院士為代表,提出了蛋白質與核酸共同起源與進化的實驗模型。經過了二十餘年不懈的努力,現在該模型已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同。下一個主要目標就是在該模型的基礎上從理論和實驗兩方面研究遺傳密碼子的起源。
2, 以生物物理所貝時璋教授為代表提出了細胞重建學説。經過七十年來的發展,已積累許多重要成果。該學説對細胞起源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並在國際上已産生了一定影響。
3, 我國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先生早就提出了宇稱不守恒原理,這與手性起源具有深刻的聯絡。北京大學王文清教授,高能物理所冼鼎昌院士等也在手性起源上做出了出色工作。
4, 以陳均遠教授等科學家為首,對雲南澄江生物大爆炸進行了深入研究,對生命的進化研究做出了突出貢獻,並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5, 中科院微生物所,浙江大學等單位對極端條件下的生命現象進行了深入研究。發現了耐輻射和耐高溫的古菌。為生命起源研究提供了新的線索。併為工業應用奠定了基礎。
6, 香港科技大學王子暉教授發現古細菌—嗜熱甲烷古菌可能是“生命之根”。他同時根據遺傳密碼進化原理在世界上首次利用Bacillus subtilis 菌將非天然氨基酸表達進蛋白質中,開創了非天然氨基酸蛋白質工程的新領域。這一成果在國際上受到廣泛讚譽。
7, 我國已躋身世界航天大國。外空生命探索已有一定條件,如果加強國際合作,該領域也具有條件趕上國際步伐。
責編:木鐸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