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CTV.com消息(面對面):
他被譽為一代武俠小説宗師
他創作的新武俠小説風靡華人世界
功成名就,改弦易轍
他當起了大學教授,卻引來一片爭議。
金庸:“中國哲學、外國哲學這些我懂得。我可以給學生講課,教新聞也可以,我辦過報紙,新聞意識我也懂得。”
81歲高齡 遠赴英倫,重新當起了學生
王志:為什麼一定要去呢?
金庸:因為學問不好才去到外邊再唸唸書,再學問好一點,不能説比人家好,比自己好一點。
人物介紹:
金庸,本名查良鏞。1924年出生
1959年,他創辦香港《明報》,
1955年開始武俠小説的創作,
1999年,受聘擔任浙江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和博士生導師。
2004年年底,辭去該職,引起學術界的激烈討論
解説:(香港,位於港島北部的一座高檔寫字樓)。
這是香港明河集團的辦公室,這間公司的創辦人就是金庸,從16年前卸任《明報》社長職務之後,除了查閱資料和會見記者,他平時很少回辦公室辦公。2004年年底,金庸辭掉了浙江大學人文學院院長的職務,此後他一直推辭各類社會活動,靜心等待去英國劍橋大學研習歷史。《面對面》記者近日在這裡對他進行了專訪。
王志:您覺得他們會把你當作一個普通的學生來看待嗎?你怎麼去學?
金庸:文學博士很難的,要學校的教授會全部通過,很多都通不過的。結果因為劍橋的校長看了我《鹿鼎記》的英文翻譯他喜歡,所以他極力促成這個事情。
王志:為什麼一定要去呢?
金庸:因為學問不好才去到外邊再唸唸書,再學問好一點,不能説比人家好,比自己好一點。
王志:您去那兒能學什麼?
金庸:我去那兒學歷史,學考古,學世界史。
王志:以金先生您的學問,您的聲望,誰能教你?
金庸:有的,有的,專門的學問一定是有人可以教你的。
解説: 1999年作為知名作家金庸正式受聘成為浙江大學人文學院首任院長。第二年,他更是獲得了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資格,開始招收隋唐史、中西交通史等專業的博士生。2003年秋季,金庸招到首批3名博士生。
從金庸踏入學術圈的那一天起,一些學術界人士就不斷質疑他的學術水準和任職資格,2004年底,伴隨著一片爭議聲,金庸向校方提出了辭呈。
王志:為什麼不做了呢?
金庸:當時準備去英國唸書,所以浙大就辭職不幹了。
王志:但是您辭職的決定,相對於這個決定來説就來得突然了,為什麼突然會提出我不幹了,我辭職?
| |
金庸:我已經做了五年,也交代了,也過得去了,對他的許諾。張俊生先生在做浙大的黨委書記的時候,他跟我有一個約定,他説你喜歡來就來,不喜歡來就不來,身體好就來,身體不太好就不用來了。我説我80歲了,年紀太大了,不能教書了,他説你來講講課就可以了,不喜歡來就不來。實際上我當人文學院的院長,學校就給我派一個常務副院長,他説行政工作全部叫常務副院長做好了,你的人文學院不用管了,只要挂個名。我這個名氣對浙大有好處。因為我們請金庸來當人文學院院長,其他的各種各樣院長都請了很多科學院院士、工程學院院士來當,請起來容易,所以浙大差不多所有的院長都是中國第一流的學者。 王志:但是這樣人家可能認為名不副實,您有時間去嗎?您有時間去管理去做院長的工作嗎?
金庸:沒有,沒有。當時講好了條件,並不需要所有工作全部做,行政工作更不做,去的話也講講大課,我們人文學院有七個係,有中文、歷史、哲學,這些事情,中國哲學、外國哲學這些我懂得。我可以給學生講課,教新聞也可以,我辦過報紙,新聞意識我也懂得,還有國際關係,還有社會學,我也研究國際法,所以也懂得。七個係六個係我全部懂,我可以教,所以這個人文學院院長我有資格做。
王志:您當時怎麼考慮?也許會對自己不利,或者是會産生一些負面的議論?
金庸:負面議論,我覺得學校同志是很歡迎的,學生是很歡迎的,我每次去講課,一個課室700人,人家有3000人來,要分票。所以,我每次講課我都覺得歡迎得不得了,作為院長一點問題也沒有。
王志:就是,學生還沒有畢業你怎麼能離開呢?
金庸:交給幾個副院長帶了,他們也同意了。
王志:但是人家是衝您去的?
金庸:實際上我還是通信指導他們。他們這個博士生論文我將來還是給看。你也可以自稱是金庸的學生,我也承認的。
王志:也有媒體報道您批評學生。
金庸:沒有這個事情,我對學生,我覺得第一學生很熱情,對我很好。媒體,你也是媒體,我覺得學者和媒體,中國的媒體很墮落。有媒體報道説桃花島要給金庸建個銅像,我已經到了桃花島在舉行奠基的工作。我説這是假的,他這麼瞎搞謠言,我沒離開過香港,怎麼去到桃花島奠基,媒體造謠。你説我批評浙大學生也是造謠。把兩件事拼在一起媒體怎麼可以這麼來講?我做媒體的時候,這樣造謠,這個記者被知道了,明天馬上開除了,其它的報館還不用他。他不尊重事實……
王志:對金先生因為這件事情引發的爭論和批評還有比這個更尖銳的,也有人認為金先生您沒有能力去做一個博士生導師。
金庸:,你講我不好就不好,我承認,我不能説我自己學問很好,比你學問更加好。我覺得我學問不好我自己努力唸書,念到學問可以勉強去做教授就做教授。
王志:還會繼續招新的博士生嗎?
金庸:現在我不知道。
解説:金庸1924年出生在浙江海寧的一個家學傳統深厚的商人家庭,他的父親曾在當地開辦銀行,他的家庭和著名詩人徐志摩還有姻親關係。8歲那年,剛剛讀書認字的金庸開始著迷于武俠小説中的江湖故事,而他此時的理想卻是當一名外交官。
1944年,抗戰的最後階段,金庸考進了國民政府的中央政治大學外交係。就讀期間,因為看不慣國民黨職業學生在大學裏橫行霸道,金庸打抱不平,被校方勒令退學。抗戰勝利後,他憑著自己的英語和法律特長在報館裏找到了工作。
王志:您當時的理想是做一個報紙嗎?是做報人嗎?
金庸:是啊。我本來在杭州報館,《東南日報》做記者,做新聞記者,後來做國際新聞的翻譯,《大公報》報社報考國際新聞翻譯,我想《大公報》比杭州的小報紙好得多了,我就去投考,結果考取了,在上海《大公報》工作。
王志:怎麼來的香港?
金庸:解放前夕,1948年,在這裡準備成立《大公報》的分公司,我從上海派過來,到這裡來工作。
王志:來到香港以後做什麼?
金庸:做新聞的翻譯。路透社、法新社、美聯社這些外國的電信,拿來,翻譯中文,登出來了。
王志:這個職業對您有什麼吸引力?為什麼喜歡當記者?
金庸:我本身喜歡文學,喜歡文字工作的。
王志:喜歡文字工作應該當作家的?
金庸:作家沒那麼容易的,做記者容易了。記者你去打工,給你薪水,工作就固定了,作家你寫了文章,人家不一定給你發表,發表了也不一定給你稿費。作家的工作是很辛苦了的。
解説: 1948年底,24歲的金庸被派往香港《大公報》工作。“身無分文走香江”的金庸從此就得靠自己的雙手打天下。
新中國建立初期,一個偶然的機會,他有可能實現自己的外交官之夢,為此金庸曾毅然告別愛妻,北上京都再敲“外交官之門”。
王志:在您的經歷當中,還有一個謎,大家認為您原來是想當外交官的?
金庸:是。當外交官,那時候外交部副部長喬冠華,周總理的助手,跟我是相當認識的,他們邀請我去的,但是我跟他見了面以後,他就我講。他説你的出身不好,又不是共産黨員,不是共産黨員到外交部當外交官,不太有前途的。要我上人民大學,再入黨,做了黨員,再到外交部做工作比較好。我當時覺得入黨了,我想我知道共産黨,我想你們規定的紀律,什麼規定都很嚴格,服從紀律,服從黨的指揮。我這個人個性格很散漫的,文人的性格,服從紀律不大做得到的,我在大學,被學校開除,好多次就是因為不守紀律,我想被黨開除以後,一生沒前途了。我不做了,外交官不做了。
王志:怎麼開始寫武俠小説的?
| |
金庸:那時《大公報》有一個晚報叫做《新聞晚報》,本來我的一個同事叫梁羽生,梁羽生也寫武俠小説,寫得很成功的,後來他寫了幾部,慢慢覺得疲倦了,不寫了,不寫了,總編讓我接上去,就我寫了,我一寫第一部《書劍恩仇錄》,一寫就很成功。
王志:他是看中你那一點呢?還是你自己有展示了?
金庸:看中了文字好大概,平時談武俠小説很懂。我一寫就成功了,這個報紙銷售也增長了,後來我自己也有信心了,我的小説能夠得到讀者歡迎。
解説:1955年,金庸偶試身手,寫出第一部武俠小説《書劍恩仇錄》,一舉成名。“金庸”作為一個“神話”由此誕生。接著,《雪山飛狐》一齣,全城爭讀。《射雕英雄傳》更被視為新武俠小説的代表作。當時,金庸和另外兩位武俠小説作家梁羽生、百劍堂主並稱“三劍客”。但是就在金庸的小説創作進入高峰期的時候,他卻在1959年離開了《大公報》,自辦了一份取名叫《明報》的報紙。
王志:什麼情況下想起來我要單獨辦一份報紙?
金庸:這是我在《大公報》工作了一段時間,當時覺得《大公報》的領導人老講假話,當時大躍進的時候,畝産多少萬斤,我説不可能這件事情。我説假的、假的。
王志:您跟他當面提出來的嗎?
金庸:提出來了。他説這樣做,假的你就不做,我心裏很氣憤,所以我後來自己辦了一份小的報紙。
王志:但是你自己要辦一個報紙,這同樣是有很大的風險,資金從哪兒來,能不能成功?
金庸:是的,這是有困難的。我跟同學兩個一起辦的。什麼事情都要冒險的。管錢、管賬是另外一個同學,高中的同學,在香港遇到的,我們兩個一起合作辦這個報紙,我佔大股、他是小股。
王志:辦一份什麼樣的報紙呢?當時有明確的目標嗎?
金庸:《明報》。《明報》很小型的一個報紙,當時銷售也不大的。
王志:但是你自己去辦一個報紙,跟您的寫作不是有影響嗎?哪還有時間來專心寫作?
金庸:寫作也寫,辦報紙也做。到後來我的報紙有社評,又寫小説,又寫社評,又辦報紙,當然工作很辛苦了,那時候年紀輕,20幾歲,30幾歲。
王志:我不知道您是怎麼把這些小説寫出來了的?明年的報紙就要登,我今天哪有時間寫?
金庸:是。
王志:怎麼能夠寫出來了?
金庸:所以我寫小説,我今天下午寫,多晚上在報館寫社評,寫社評就很緊張了,以前不是電腦了,有排字功能的,一個個的鉛字來排的。查先生好了沒有?我寫一張,他就拿去去排了,另外寫一篇社評,寫兩張稿紙,第一張寫好了,他就拿去,我説我要看一下,改一改,他説等我排好了你再改,所以很緊張了。
解説:在競爭激烈的香港傳媒界,沒有任何背景的金庸自立門戶,很多人都認為不出一年半載,《明報》就會關門大吉;但金庸憑著他的犀利的時事評論和新武俠小説,使《明報》得以正常地運行發展。
王志:那大家可能問,查先生您寫作的動機到底是什麼?
金庸:第一工作需要,第二是我有興致寫。
王志:創作總是需要靈感的?我怎麼寫這個東西,靈感從哪兒來?
金庸:我寫武俠小説,有時候睡在那裏不能馬上睡著,有的時候構想一下。
王志:但是你要構思一部小説的時候,你這個結構,你這些人物,它必須要有來源,你要有清晰的?
金庸:是。自己的一個原則,已經寫過的結構模式,已經寫過一次了,第二次不寫了。大致這樣的人物已經寫過,第二次不寫了。比如説《射雕英雄傳》的主角郭靖,一點比較傻傻的,並不聰明的,這種人寫過一次了,第二次不寫了。
王志:但是您本人並不會武功?您對江湖上的事,依您的經歷來説,也不應該是了解特別多的。
金庸:不多。但是看小説看得多了,看武俠小説看得多了,武俠小説裏有武功的,中國關於武功的書很多的,我們面面去找的話,基本都找得到,少林派、武當派的、各種各樣的大派別的武學的,這些武功技術不夠的話,自己再創造一點,自己想象一點。
王志:你的小説中間有沒有原型呢?
金庸:原型沒有。不知不覺受到好像中國傳統《水滸》、《三國演義》、《紅樓夢》間接不知不覺的影響一定是有的。但並不是説抄他們的。
王志:寫這種書的時候您感到快樂嗎,您自己會進到小説裏的情節嗎?
金庸:是,我進去,也有快樂,書中人遭遇不好的時候我也很悲傷,自己流眼淚也都有,自己很感動。
王志:跟您個人的性格有關係沒有,跟您的生活有聯絡沒有?
金庸:生活聯絡不上,只能夠説我有時候希望,書中時常寫酒量好得不得了,喝千杯不醉,實際上我酒量不好,不會喝酒,所以我就發泄一下,希望有這樣一個人可以喝酒,一杯一杯地喝下去,大杯大杯地喝都喝不醉,像武松這樣子。
王志:但是可能讀您小説的朋友都可能要追本溯源,説為什麼是金先生把武俠小説寫成這樣?您的經歷,您所受的教育哪一點會造就您?
金庸:完全想象,好像《射雕英雄傳》,我寫蒙古大漠,但是我以前蒙古一直都沒去過,一直大1982年,我見了鄧小平,他説你到中國去遊歷遊歷,希望到哪去,我心裏想《書劍恩仇錄》寫了新疆蒙古這些地方我從來沒去,我沒去的地方就去一下。好像《天龍八部》寫大理,雲南大理,我從來沒去過,大理一直邀請我去,他還給我送一個大理市榮譽市民的稱號。
王志:但實際上大家都稱金先生是大俠,大家都在揣摩到底哪一位跟您自己最像?
金庸:實際上談不上最像,我只能説好像《天龍八部》的段譽、令狐衝是我希望做到的個性,這種個性你做不到的。好像段譽就我無所謂,什麼都無所謂,你比我地位高也好,地位不高也好,追求女人追求到也好,追求不到也好也算數了。令狐衝就瀟瀟灑灑,你給我做大官也好,做小兵也好無所謂,只要問心無愧。
王志:言為心聲,總歸是跟自己的性格或者是自己的性情有某種關聯。
金庸:我不是指我的性格這樣,只是我希望的性格是這樣子。好像倚天屠龍記張無忌,人家對不起他,他也無所謂,不在乎。
解説:金庸小説的取得成功的同時,《明報》也逐漸壯大了起來,金庸右手寫小説,左手寫社評。《明報》影響力和發行量迅速擴大,逐漸成為香港本地主流媒體。1972年,就在自己武俠作品如日中天的時候,他卻停止了小説寫作。
王志:為什麼會封筆呢?
金庸:故事我也想不出新的故事了。所以,寫的也都差不多,所以我就不寫了。
王志:説停怎麼就停得下來?
金庸:寫了實際上15部了,15部小説一個作家也不少了。
王志:是,就一個作家個人來説肯定是不少。但是您當時的武俠小説仍然是很受歡迎,説停就能停下來?
金庸:武俠小説對於我,雖然受讀者歡迎,但是我自己聲明,我不能為了你犧牲自己的聲明,我當時的生活,我覺得最好再唸唸書,再追求學問,這是自己需要的,自己希望的。
解説:封筆之後,金庸把近20年來所寫的武俠小説逐字逐句地修改。經過10年的修訂,一套15種共36冊《金庸武俠小説全集》終於出版完畢。
金庸作品借用真實中國歷史故事,融合了一些古典小説的傳統,又能自出一格,《射鵰英雄傳》、《笑傲江湖》、《鹿鼎記》等十余部長篇小説,發行量已逾億冊。無論是政府要員、學者精英,還是普通民眾,金庸迷層出不窮。很少有一個作家的作品,能像金庸的武俠小説那樣受到各階層讀者的歡迎。奇特的金庸現象也引發了海內外所謂“金學”的蓬勃興起,一些學者開始對金庸作品的內涵展開了發掘和闡釋。
王志:您對讀者有什麼希望嗎?您希望他們怎麼看你的小説?
金庸:看我的小説,我希望你懂得是非觀念,社會上有不合理的事情,你不一定要出手去糾正,糾正很困難,但是你至少知道這是好人,這是壞人,這個領導貪污欺負人,你心裏想這個領導要不得,你不一定能夠去告發他或者是打擊他,大家都覺得要不得這個領導,這個領導做不長。所以,要有一個是非觀念
王志:但是現在有人把您的小説跟《紅樓夢》並到一起來,有“紅學”,現在又有人提出來要搞“金學”?
金庸:人家問我,我覺得不敢當,“金學”這個字是太誇張了,不要用。你説我的小説是歡迎的,也開過很多會,他們説叫什麼“金學會”,我就不贊成。所以在美國開這個會,它不叫“金學會”,叫“現代小説與金庸作品”。
王志:您眼中俗和雅的界限在哪兒呢?
金庸:俗跟雅是沒有界限的,任何作品,藝術作品一定要俗,一定要跟人民大眾接受,這是毛主席的意見,這一點我同意。他主張文藝一定要為工農兵服務,你説因為工農兵接受就俗了,只有文人學者、大學教授同意,這就雅了,我不贊成這個講法。
王志:您希望讀者怎麼讀您的小説呢?是作為消遣,還是作為一個純文學的作品?
金庸:文學作品也可以消遣的,我覺得兩者並不衝突的。好像我們看《戰爭與和平》,托爾斯泰的那些,《紅樓夢》那些,一方面也是消遣,一方面看《紅樓夢》,好的小説可以寫人性,或者描寫很深刻,這個就是文學作品。
王志:現在因為小學課本節選了您的作品,您贊同嗎?
金庸:是中學的課外讀物,現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來出,他來問我要不要給稿費,我説送給你們,不要。我的作品你選的這一段給中學生唸唸沒有害處,培養他一種正義感、是非感有什麼不好,沒有不好。我這個文字在中國不知道,至少在外國所謂的全球華僑,他們離開中文,是因為中國的小説,很多家長寫信給我,我這個孩子到了美國,到了英國,到了法國,中文完全忘記了,因為看你的小説還保留一點中文,他們説小孩子有的寫信給我,金伯伯、金爺爺,他説我們看你的小説長大,所以我對中文還懂一點,覺得靠你的小説。我覺得至少對世界上傳播中國文化還是有貢獻的功勞。 現在新加坡教科書把我的小説《雪山飛狐》、《書劍恩仇錄》正式列入中學、小學課本。我想他之所以選取《書劍恩仇錄》,因為《書劍恩仇錄》講民族團結,講我們漢族跟維族要大家互相親愛,要和平共處。在新加坡是一個多種族的社會,它跟中國人跟回教的人,很多馬來西亞回教的人,選《書劍恩仇錄》也鼓吹和平共處,不要互相排斥,對民族團結有點貢獻也是好的。
王志:但是有些家長覺得看您的武俠小説就是看玩的書,他們擔心會耽誤正規的學業,擔心小孩子學不到好的東西。
金庸:家長自己也看的,這個家長沒用,他的小孩照舊看,早先12部小説早就看得滾瓜爛熟,家長問他,全部答得出,這些老師叫學生不要看,沒有用,他早就看了。
王志:擔不擔心會給孩子帶來負面的影響呢?大人看了他可能有判辨的能力? 金庸:到現在我想不會。唯一的《鹿鼎記》,《鹿鼎記》講韋小寶,小頑童,做了很多壞事。這部書,小孩子可能看了不太好,不願意學他的。但是中國人講義氣,朋友不能夠背叛,對朋友要講朋友義氣還是要的。
解説: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金庸的作品剛進入內地便受到大批讀者的追捧,他的武俠小説在兩岸三地不斷被改編為電影、電視劇、舞臺劇乃至計算機遊戲。
1989年5月,在《明報》創刊30週年之際,金庸下決心淡出江湖,他卸任了《明報》社長職務;此後,金庸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和他的作品相關的學術和文化活動,許多人認為正是他自己為持續的金庸熱推波助瀾。
王志:您的小説本來就是一個虛構的文學作品,那麼現在很多人願意把您這些虛構的東西現實化,什麼論劍,我看您也出席這些活動。
金庸:是呀。
王志:這樣現實化會帶來什麼作用呢?會是積極的嗎?
金庸:這個並不是提倡不提倡,他們喜歡搞這兒活動我覺得也沒什麼害處,至少我這個小説我自己覺得有正面作用。中國社會經過文化大革命之後,我覺得中國社會,大家對道德不大注意,對朋友義氣不大注意,好像對爸爸媽媽也不尊重,對老師也不尊重,我這個小説起碼強調對父母要尊重,對老師要尊重,對朋友要講道理,對愛人不要背叛,這種觀念我覺得還是很重要的。
解説:近年,金庸的個人興趣已經轉到了教育和文化領域,他在內地一些高校設立基金資助貧困生、贊助學術活動,而且展開了對中國歷史的再研究。同時,金庸也得到了一些教育學術機構的認可,他先後獲得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等知名學府的名譽教授榮銜,而封筆至今,金庸一直沒有新的小説作品問世。
王志:封筆之後你就沒有再創作的慾望嗎,再沒有手癢的時候嗎?
金庸:我現在研究學問,準備將來寫一部中國歷史。我這個想法就是,中國歷史所以發展,中國國家之所以強大、之所以偉大,因為我們各個民族大家團結融合在一起,五胡亂華,當時我們歷史當中都講五胡亂華是不好的,但是我個人覺得五胡亂華也是很好的,中國本來是一個很文弱的一個民族,慢慢腐化下去的一個民族,但始終匈奴、鮮卑這些外來民族侵略之後,跟漢族結合起來之後,有漢朝,有唐朝,又興旺起來,有了外來的民族以後,大家團結融合,我們整個民族就奮發起來,又有青春力量出來了。
王志:畢竟武俠小説給您帶來巨大的聲譽,説斷就斷了,説不寫我就不寫了,還是我已經再寫不來比以前更好的東西了。
金庸:我已寫不出來,將來如果再有空的時候,或者想找一些好的題材,可能再寫一部也可能,但是在目前階段,我年紀大了,寫得不好了,那也沒辦法了。
王志:去英國什麼時候成行?
金庸:6月份要去,6月22號有一個儀式,正式給我這個名譽文學博士。
王志:您覺得您的心態能回到當學生的程度嗎?
金庸:我一直希望,到了那個大環境中間我當學生,自己好好地研究,我英文不夠好,那麼再學點英文也好。
王志:好,祝你一切順利。
金庸:謝謝你,謝謝你。
責編:楊育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