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化頻道 > 愛上博物館 > 正文

銅奔馬 

央視國際 (2005年05月11日 14:09)


  1969年,甘肅省武威縣的農民在位於城北兩公里處的雷臺祖廟挖戰備地道時,無意中發現了一座古墓。現場的人們驚異地看到,在磚鋪的地面上,放著一堆奇怪的車、馬和小人。所有東西上面都有一層厚厚的綠銹,拿在手裏沉甸甸的。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匹與眾不同的馬,所有見到它的人都感嘆于它奇異的美麗。這是一匹正在急速奔跑的駿馬,它的一個蹄子蹭到了一隻飛鳥,飛鳥驚訝地扭轉頭。一個夢幻般的瞬間,飛逝成為永恒。

  1971年9月,著名的古文字學家和歷史學家郭沫若見到了這匹同本馬,他驚訝于這無可挑剔的形體,生動的姿態,以及完美的平衡感。 併為它取名“馬踏飛燕”。1973年,這匹馬在英法兩國展出,引來了世人的矚目。從此,銅奔馬進入了人們的視線,引起了人們濃厚的興趣。

  銅奔馬一足踏鳥背,另外三條腿都騰躍在空中。令人吃驚的是它同一側的兩條腿同時向一個方向騰起,通俗地説就是“順拐”,這在一般馬的奔跑中是看不到的。於是有人認為這是傳説中的神馬,根本不可能在現實生活中存在。難道這就是傳説中的“天馬”?但也有專家認為,這種姿態有一個專門的術語叫“對側步”,是我國青藏高原所産浩門馬、囊謙馬的特殊步姿。這樣邁步不僅速度快,而且使乘馬者無顛簸之感。集速度和力量于一身,展現了馬的全部優點,是中國人心目中最完美的馬。

  關於馬的爭論還沒有結束,馬蹄下的飛鳥又成了問題。當年郭沫若一眼認定這只鳥是燕子,因此他取名馬踏飛燕。可是細心的人卻發現,這只鳥的尾巴幾乎是方形的,不像燕子,倒更像烏鴉,還有人則認為這是一隻遊隼,一種小型的鷹。 這種既像鷹又像燕子的鳥,有著相當快的飛行速度,特別是在俯衝時,時速竟能達到289公里。而飛鳥出現在馬足下,無疑正反襯出奔馬飛馳時的迅疾。

  雖然各種爭論還在繼續,但銅奔馬以其大膽的想象和天才的雕塑手法,為世界留下了一件罕見的藝術品。1983年10月5日,國家旅遊局正式發佈公告,確定銅奔馬為國家旅遊圖形標誌。2002年初,銅奔馬因其珍貴而被確定禁止出國展覽。

責編:木鐸金聲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