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化頻道 > 《記憶》兩會特輯 > 正文

誰影響了我們的生活

  

  

留住往日的輝煌——鄭振鐸和文物保護

  1958年10月17日,北京上空烏雲密布。

  首都機場的跑道上,一架圖104型飛機正在等待著起飛的命令。在第一次起飛命令取消之後,飛機還是起飛了,十幾個小時之後,這架圖104型飛機在前蘇聯楚瓦什蘇維埃自治共和國境內失事墜毀,飛機上的人無一倖存,死難的乘客中有一個很多人都很熟悉的名字——鄭振鐸。

  40年之後的1998年,著名作家巴金先生在他的一篇寫作十年未完成的文章《懷念振鐸》裏寫道:“當時我正在莫斯科,得到消息最早,我總疑心是在做夢。考慮半天,我才對冰心大姐講了,我只記得冰心説了一句:‘我想他最後在想什麼。’她沒有告訴我她的想法,我也沒有多問。第二天在回國的航機上,我一直想著振鐸,我想知道,他最後在想什麼?”

  遭遇不幸之時,鄭振鐸正擔任著中國文化部副部長兼文物局局長,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的職務。循著這樣的社會角色,我們追尋著鄭振鐸與文物保護和考古的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絡……

  1957年9月6日,新華通訊社向全世界播發了這樣一條消息,位於北京昌平明十三陵中的定陵已經被文物考古工作者打開。

  “在北京城北郊外,40多公里的地方,就是明十三陵,這片40平方公里的墳塋地裏,埋葬著明朝從永樂起,一共十三個封建帝王,那時這裡是一片警衛森嚴的禁區”。

  電影膠片記錄下了當時的情景。新中國的第一任文物局長鄭振鐸,在現場注視著萬曆皇帝的棺木被緩緩打開:明朝萬曆皇帝的屍骨呈現在300多年後的燈光下,周圍堆滿金銀器皿、錦緞絲綢,各種文物精美絕倫……

  而此時鄭振鐸的內心是複雜的,在被300年前的輝煌深深震撼的同時,他依然為這批文物的未來隱隱擔心。

  這還得從他和吳晗的爭論説起……

  1955年10月4日,一份題為《關於發掘明長陵的請示報告》送到了當時的國務院秘書長習仲勳桌前。報告落款是中國文化界赫赫有名的郭沫若、沈雁冰、吳晗、鄧拓、範文瀾和張蘇,這份報告提出,要對明十三陵中埋葬著明朝永樂皇帝的長陵進行挖掘。

  這些人中,最熱心的是當時的北京市副市長吳晗,作為明史專家,吳晗對長陵的主人明成祖朱棣充滿了好奇。

  時任國家文物局局長的鄭振鐸很快就聽説了這個報告,當時在他身邊工作的謝辰生回憶道:“他急了,破壞文物,那他急得不得了了,非常著急,他説這絕對不行。”

  對這份《關於發掘明長陵的請示報告》,周恩來總理也採取了謹慎的態度。謝辰生還記得:“總理説不要挖長陵,先找一個次要的先挖一個試試看,這樣才挖了定陵。”

  定陵是明朝第14位皇帝明神宗的陵墓,與明成祖的長陵相比,規模小了許多。但一説到要挖掘皇陵,鄭振鐸還是十分擔憂:那些沉睡在地下300多年的文物,一旦和空氣日光接觸之後,會發生什麼情況?當時的文物保護技術,能否妥善的將它們保存下來?

  鄭振鐸又一次找到吳晗,希望他能收回提議。

  然而,鄭振鐸的意見沒有被採納,於是,1957年9月6日,明定陵在鄭振鐸忐忑不安的目光注視下被徐徐打開。

  僅僅幾個月之後,定陵發掘現場的工作完成。由於沒有成熟的文物保護技術和條件,地宮裏的許多精美絲綢和成匹的織錦,沒過多久便灰飛煙滅了,後來,這些陵墓中的許多無價之寶,也被人為地損毀甚至破壞了

  當年目睹挖掘定陵的謝辰生,至今依然清晰地記得那令人痛心的一幕:“定陵出土的像龍袍這樣一些絲織品,挖出來的時候是鮮艷奪目,跟新的一樣,但很快就變顏色,現在基本上都已經碳化了,完全沒有了,現在陳列的一些東西都是複製品。”

  歷史不幸被鄭振鐸言中。

  早在1949年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鄭振鐸作為從海外回歸的著名學者,被周恩來總理邀請作為代表參加會議。會上,他提出了文物保護的思想。作為新中國第一任文物局長,在他的主持和參與下,新中國于1950年相繼出臺了《關於徵集革命文物的命令》和《關於保護古文物建築的指示》等第一批保護文物的法令、指示和辦法。

  鄭振鐸去世7年後,1965年,當有人再次提出發掘長陵時,周恩來予以否決,並説:“十年之內不開帝王陵。”

本篇文章共有 11 頁,當前為第 10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