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化頻道 > 《記憶》兩會特輯 > 正文

誰影響了我們的生活

  

  

男女都一樣——走出太行的申紀蘭

  1946年,山西太行山裏平順縣西溝村的一戶張姓人家訂了一門親事。17歲的新媳婦剛過門六天就下農田去幹活了,這件事頓時引來了議論紛紛。在當時的村裏人看來,“男人掙錢,女人持家”是天經地義的事,女人就應該待在鍋臺、炕臺、碾臺旁邊,這個新媳婦真是“離經叛道”。

  然而,讓村民們想不到的是,這個初來乍到的年輕女人卻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在西溝村掀起一次又一次“離經叛道”的風波。她,就是申紀蘭。

  很快,西溝村的人們看到新媳婦不僅自己下地幹活,還開始走村串戶、耐心地勸説別的姑娘媳婦走出家門,到田裏去。那時的西溝村雖然是老解放區,可“好女走到院,好男走到縣”的封建陋習還在人們頭腦裏根深蒂固。然而,翻了身的婦女內心充滿了對火熱生活的渴望,申紀蘭的行動更是為她們打開了解放自己的大門。慢慢地,越來越多的婦女走出了自家的小院。

  馬俊召是當年第一個被申紀蘭勸説成功的婦女,那天一同下地的還有呂桂蘭、張雪花。至今,馬俊召對第一次下地的情景還記憶猶新:“當時我橫著镢不敢扛,然後踮著腳尖,害怕別人看見笑話呢,踮上腳尖跟紀蘭兩個人去了,去跟男人一塊幹活。”

  村裏有一個叫李二妞的,她是全村最膽小的女人,在家裏沒有一點主見,別人問她什麼事,她的第一反應就是先偷偷瞟一眼丈夫,看著丈夫的臉色説話。村民們都説紀蘭啥時候能讓李二妞改變了,那才是真本事呢!申紀蘭聽到這個消息後,三番四次地跑到李二妞家,申紀蘭對李二妞説:“咱農業社婦女都下了地了,你也得去。”可李二妞説:“哎呀,我可不行,我腳又小,手又慢。”申紀蘭就不斷鼓勵她,還給她丈夫做工作。終於,李二妞也拿起農具下地了。

  好不容易到了田裏,婦女們又發現了新問題:男女幹一樣的活兒,男人一天記10分,婦女只記5分。剛剛走出家門的婦女們有些動搖了,説還不如在家納鞋底呢。於是,申紀蘭向合作社提出了“男女幹一樣的活應記一樣的工分”的要求。這一來,男人們都不服氣了,男女雙方就在田裏開始了比試:婦女也能耙地站耙;婦女們間苗動作靈巧,又快又好,超過了男人;婦女還能和男人一樣放羊……男人們終於服氣了。

  從此,西溝村的婦女和男人們幹一樣的活兒拿一樣多的錢。秋後,合作社評出21個勞模,婦女佔了9個。申紀蘭也在十里八村出了名,而《人民日報》1953年1月刊登的通訊《勞動就是解放,鬥爭才有地位》,更讓申紀蘭名揚全國。

  1954年9月,申紀蘭被推選為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在鄉親們的熱切期待下,25歲的她騎著毛驢向北京走去,這在當時的山西平順縣,可是縣長才能享受的待遇啊。而“男女同工同酬”也從她和姐妹們的實踐變成了人大會上的建議,進而寫進了法律。

  2005年3月,申紀蘭又一次走進人民大會堂,76歲的她是我國目前惟一連任十屆的全國人大代表。

本篇文章共有 11 頁,當前為第 6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