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化頻道 > 《記憶》兩會特輯 > 正文

誰影響了我們的生活

  

  

龍須溝今昔——李德全和愛衛會

  1952年,中國東北一些地區陸續上報發現疫情,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視。

  當時朝鮮戰爭正處於相持階段,東北地區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大後方,任何蛛絲馬跡的不正常現象都會讓人高度警覺。更何況過去在日本侵略中國時,臭名昭著的“731部隊”在中國許多地方都留下了細菌戰的罪行,給當地留下嚴重的隱患。

  發現疫情僅半個月之後,1952年3月,一個中央防疫委員會——也就是後來的中央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在政務院迅速建立起來,在各省市地方相應建立了自己的愛衛會機構。中央人民政府指示各地要做好滅蠅、滅蚊、滅蚤、滅鼠以及其他病媒昆蟲。日理萬機的周恩來總理,親自擔任了第一任愛衛會主任。

  而愛衛會的建立,與李德全和她在全國政協上的提案密不可分。

  在1960年的一次採訪中,新中國的第一任衛生部長李德全,給一個名叫費利克斯格林的英國記者留下了這樣的印象:“李女士説話時雙手放在膝蓋上,身子向前傾。她一頭黑髮向後梳著,帶著眼鏡,身穿藍裙子、白襯衫,腳上套著一雙結實的鞋子。她有一雙類似農民的手,強壯而有力。她讓我想起了西方一些重要的婦女先驅——英國的伊麗莎白弗賴,美國的簡亞當斯。”

  李德全是著名愛國將領馮玉祥的夫人,一次,外國人在給她姐姐做手術時,把剪刀遺落在肚子裏,造成感染,而當時也沒有抗生素,姐姐死了,這使李德全深深感受到了醫療衛生的重要性。

  然而,在舊中國,貧苦的人們生活在骯髒惡劣的環境裏,正像老舍先生電影《龍須溝》裏描述的:“這是北京天橋東邊的一條有名的臭溝,溝裏全是紅紅綠綠的稠泥漿,夾雜著垃圾、破布、死老鼠、死貓、死狗和偶爾發現的死孩子……溝的兩岸,密密層層的住滿了賣力氣的、耍手藝的,各色窮苦勞動人民……到處是成群的跳蚤,打成團的蚊子,和數不過來臭蟲,黑壓壓成片的蒼蠅,傳染著疾病”。平均壽命只有35歲的中國人,被外國人嘲笑為東亞病夫。

  於是,在建國之初的1950年,李德全在一屆政協二次會議上,提交了這樣的一份提案:《請全國各黨派各群眾團體,協助發動群眾衛生運動,以減少人民疾病及死亡率,而保證生産建設案》。

  愛衛會成立以後,一場轟轟烈烈的群眾性愛國衛生運動在政府的領導下展開了,在人們齊心協力的打掃下,臭名昭著的龍須溝不見了,代之以一條寬敞的大馬路。更重要的是,人們的精神面貌發生了變化,開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早晚刷牙、飯前便後要洗手的觀念,中國人都是在50年代普及的。上班前檢查個人衛生更是那個年代所獨有的,就連家裏的衛生也要由居委會的同志定期來檢查。

  到了1960年,中國的衛生狀況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英國記者費裏克斯.格林不僅對我們的衛生部長李德全發生了興趣,她也敏銳的察覺到了環境的變化:“通過清理街道、對貧民區進行衛生整頓、清除四害、普及公眾健康觀念、廣泛實施免疫預防計劃、建立數百家醫院,中國的街道、旅館、火車、學校等公共設施的整潔程度已經與我們的不相上下。這一切或許是世界公共衛生史上最巨大的變革了。”

  今天,當人們漫步在北京天壇公園北門外的大馬路上時,有誰能想象得到,腳下曾是臭名昭著的龍須溝呢?

本篇文章共有 11 頁,當前為第 5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