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文化頻道 > 巴金 > 巴金和他的朋友們 > 正文

王安憶、馬原…隔代人解讀巴金

央視國際 2004年12月27日 16:04


巴金堅持“説真話”

  巴金作品需要重新闡釋,不僅僅是“反封建”

  陳思和(文學評論家、復旦大學教授,曾編輯《巴金全集》、作《巴金評傳》):巴金先生跨越世紀的人生經歷,展示的是一個完整全面的人格,包括了他對自己所作的痛切反省。他耗其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實踐,都是與整個20世紀中國政治文化現狀及知識分子心理的反射緊密結合的,他是時代的見證人。要了解巴金在未來所展示的意義,我想,首先要看我們在多大程度上繼承了上一世紀的精神遺産。

  巴金曾是一位虔誠的國際化的反強權戰士,在他身上凝聚了最為分明的道德色彩與原始正義。在全球化經濟成為本世紀中國人所面對的最大誘惑、也是最大的挑戰的時代,巴金先生當年許多探索性的思考仍然會閃爍出先知般的光芒。問題在於我們需要對巴金先生的許多作品作出重新闡釋,不能停留在過去流行的見識中,不能把它簡單化地歸結為“反封建”。文學作品的生命在於不斷地闡釋,刪除一些已經隨著時代淘汰的陳舊因素,而發掘其在今天的時代精神。這,依然會具有啟發性的藝術力量。

  那樣一種愛與熱情,正是這個時代的人們尤其需要的

  王安憶(作家,上海市文聯主席):我年輕時,覺得巴金的作品似乎不夠銳利,他的反抗,他的憤怒,都不夠強烈。而現在年紀稍長,發現他的溫和中包含的是一種更大的憤怒,蘊藏著更大的力量,不是毫無批判。他對這個世界看得很清楚深刻,對於人生的幸福與不幸也看得很清楚通透。這種認識達到某一高度之後,才會化作更為深切的愛。像巴金先生這樣一種愛與熱情,正是這個時代的人們尤其需要的。

   尊敬他所堅持的文學傳統

  葉兆言(作家):我以為,在今天巴金依然有其影響力。起碼我目前對巴金所堅持的文學傳統保持著極大的尊敬。在20世紀的作家中,巴金屬於那種始終能堅持自己文學理想的人,正是因為這一點,巴金成為無可爭議的大家。關於巴金的小説,有一種很流行的説法,就是他的《家》最好,好像他所以成功,僅僅是因為這一部長篇。

  其實巴金的小説是越寫越好,後期明顯好于前期,可惜這不僅被讀者忽視了,也被某些評論家和專家所忽視。

  “讀圖時代”,大師遠去

  馬原(作家,同濟大學教授):去年曾有記者問我,中國作家中誰最能獲得諾貝爾獎?我想到的就是巴金,他是能代表一個時代的作家。在五四之後,20世紀80年代是文學的又一度輝煌,出了很多高産作家,卻很難説有哪一位能真正代表那個時代的全部。1992年前後,我拍系列片“我的文學夢”時,冰心、夏衍等還在,現在那個時代的人們已一個個去了。巴金雖在,卻似乎也已離我們很遙遠。我曾拍過為巴金過生日的場面,但面對這位我景仰的作家時,作為同行的我卻完全不知道該對他説些什麼。不過,他的健在,仍令人欣慰。

  現在是網絡和“讀圖”時代,傳統的詩歌、話劇、小説差不多成了博物館藝術。我在學校裏開一門“閱讀大師”課,但學生們常常要求“老師,你能不能講點我們熟悉的作家”,而他們熟悉的多半是小品、報章專欄及其他暢銷書作家。你可以在網上讀到不少東西,但不可能在網上讀整本《戰爭與和平》或者《家》、《春》、《秋》!對巴金,人們又能了解多少呢?

  影響小了,不減其偉大

  畢飛宇(作家):受巴金影響力最大的是他的同時代人。我是從當教師的父母那裏知道巴金的,他們出生於上個世紀30年代,《家》、《寒夜》等等作品寫出了他們那代人的心聲,可以為他們在現實中的具體問題提供某些答案和參照。等到我們出生、成長,社會環境已經完全不同,其文本也不可能與80年前一樣。新時期的文學,對巴金以及整個五四時期的文學繼承,不能説有多大。但這不要緊,不影響作為作家的巴金的偉大。當年,中國的新文學幾乎就是通過巴金等人對西方文學的接受、移植和創作,憑空而起的。況且,這位富有良知的老人,在其晚年身體力行,講真話,勇於反思自己,把心交給讀者,為那一代人樹立了光輝的人格榜樣。作為一個人的巴金,更偉大。

  被他的勇敢與博大的愛吸引

  朱文穎(作家):小時候就讀過《家》、《春》、《秋》以及《寒夜》,後來又讀過《隨想錄》。巴金有兩點特別吸引我,讓我敬重。一是他的真實,晚年的巴金一直強調要講真話,他也確實敢講,非常無畏。二是在巴金的作品裏,貫穿著一種非常飽滿而感人的情感力量。那裏面有愛,非常博大的那種愛。

  巴金近百年的生命歷程,映射了一個獨特的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的心靈軌跡。他豐富而獨特的人格,他的赤誠,他的憂鬱,他的反思,無不表現出一個具有正義感的知識分子對於時代的良知。在今天這樣急劇變革的時代,慶賀巴老的99歲華誕,以及巴老主辦的國內極具影響力的文學期刊《收穫》創辦45週年,具有超越其本身的積極意義。

  巴金?我沒讀過

中國現代文學館中的巴金手模

  黃維嘉(華東師大商學院99級學生,愛好寫作):巴金?我知道他寫過《家》、《春》、《秋》,但沒看過;他創辦的《收穫》很有影響,再具體就不了解了。我周圍有一些同學喜歡文學,但沒聽説誰讀過他的書。有時間的話也挺想看。我現在讀的書,主要是從網上、朋友間交流裏得到的信息。我喜歡的作家是卡爾維諾、村上春樹、卡夫卡、莫言等等。我覺得今天的文學,已經不再承擔那麼多社會責任或有什麼特殊意圖,也不可能得到以前那麼廣泛的認同,更多的是表達私人化的感受,只是一種“説話”而已。

  照片摘自陸正偉《世紀巴金》

  《人民日報 . 華東新聞》 (2002年11月22日第一版)

(編輯:小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