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和鼓浪嶼
央視國際 2004年12月23日 15:30
1930年初秋,巴金從上海抵廈門,住在鼓浪嶼廈門酒店三樓臨海的房子裏。鼓浪嶼旖旎的風光給他留下美好的印象,他以富有詩意的抒情筆調描繪道:“窗下展開一片黑暗的海水。水上閃動著燈光,飄蕩著小船。頭上是一天燦爛的明星,水是無邊的,海也是。”遼闊的海天引起他無限的興味,於是,他雇了劃子飄蕩在海上,“劃子在海上飄動,海是這樣的大,天幕簡直把我們包圍在裏面了……我一直昂起頭看天空,星子是那樣多,她們一明一亮,似乎在給我們説話。”(《南國的夢》)作者運用擬人想象手法,融情入景,達到思與景諧,情與景合的藝術境界,讀後,有如身歷其境。
次日,他在當時任廈門《民鐘日報》副刊編輯的魯彥陪同下,漫遊了美麗的鼓島。那曲折迷人的小街,色彩斑駁的樓房,參天嶙峋的石壁,鮮綠粗大的榕樹,給他留下的“印像是新奇的”。他懷著眷戀的感情回憶道:“我喜歡這南方使人容易變為年輕的空氣。”“在這花與樹、海水與陽光的土地上,我做了兩小時的南國的夢。”又説:“我一生最快樂的日子(可惜非常短促)就在那樣土地上度過的。”巴金不僅細緻描繪了風光如畫的鼓浪嶼,而且把自己的身影也融入了畫面。
兩年後,巴金又到閩南旅行,在鼓浪嶼小住。回到上海後他根據閩南之行所蒐集的材料,創作了中篇小説《春天裏的秋天》。小説描寫一對青年男女在封建禮教殘害下淒楚動人的愛情悲劇。這是一部別具南國風情的作品,故事發生地點就在鼓浪嶼。他説:“我把小説背景放在廈門鼓浪嶼,因為我從上海到晉江,來回都在鼓浪嶼小住,我喜歡那個風景如畫的小島。鼓浪嶼的春天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關於〈春天裏的秋天〉》)他以優美的散文詩筆調把人物的內心獨白與抒情性的敘事巧妙結合起來,形成一幅富有南國情調的優美的畫面。在他筆下,浪花飛濺的大海,穿梭海上的火輪,搖動雙槳的小劃子,彎彎曲曲的仄巷,枝葉茂盛的荔枝、龍眼樹……色彩斑斕,瑰麗多姿,把鼓浪嶼嫵媚的景色,渲染得非常美麗動人,為我們留下了上世紀30年代一幅濃郁迷人的鼓浪嶼風土畫。
美麗的鼓浪嶼給巴金留下美好的記憶。1935年他在日本橫濱眺望夜空的星星和住處前的大海,不由想起在鼓浪嶼的經歷。他寫道:“不只一次,我在日光岩下的島上看過七顆永不會墜落的星”,“繁星的夜裏我也曾坐了劃子在海上看過景”,“攀登了日光岩,在那最高峰頂上眺望著美麗的海”,“我也曾在海濱旅館裏聽著隔房南國女郎彈奏的南方音樂”。(《月夜》)他借助詩化的語言創造出一種富有詩意的境界,表達了對鼓浪嶼深情的眷念。
正因為對鼓浪嶼有著這份深切的情感,抗戰爆發後,日寇入侵廈門,巴金憤怒地寫道:“鼓浪嶼騷動起來了,鐵騎踏進了花與樹,海水與陽光的土地。”他遙望南方漫天戰火,莊嚴宣稱:“它們在那裏得到的不會是勝利,而是死亡。”(《廈門日報》文/柯文溥)
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