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文化頻道 > 巴金 > 巴金逸事 > 正文

一次難忘的座談

央視國際 2004年12月23日 15:25

  在慶賀巴老99華誕之際,又迎來了巴金主編的大型文學雙月刊《收穫》創刊45週年,真是喜上添喜。

  我清晰地想起1981年4月13日,《收穫》編輯部在京召開的一次座談會的盛況,巴金髮言後掌聲四起的動人場景。

  應邀出席那次座談會的老中青作家、評論家共30多位。《收穫》在京召開座談會是首次,為了開好會,他們作了細心的準備。編輯部多次給我電話,希望幫他們提前敲定與會人員。當年電訊不發達,有些作家家裏沒有電話,交通也不便利,不少人只好騎車前往邀請。凡聯絡上的,都表示要安排好事務,準時出席。沙汀原定開會那天去醫院,知道此事,便決定改日再看病。《當代》主編秦兆陽則問我巴老是否出席?他説要去看巴老,要向《收穫》取經。

  巴老提前十分鐘左右來到新僑飯店會場,人已到齊。到會的還有陳荒煤、周而復、馮牧、孔羅蓀、吳祖光、朱子奇、韋君宜、汪曾祺、林斤瀾、王蒙、鄧友梅、李國文、從維熙、劉紹棠、諶容、張潔、蘇叔陽、理由、張抗抗、劉錫誠、陳丹晨、閆綱等。

  巴老4月9日抵京,10日前往北京醫院,向茅盾遺體告別;11日下午又去人民大會堂西大廳參加茅盾追悼會。茅盾逝世給他心情帶來的悲痛,活動安排的頻繁,使年愈古稀的老人多少有點疲憊。但他始終在聚精會神地聽大家發言。

  座談會主持人、《收穫》副主編吳強説他們召開這次座談會,初衷就是想聽取在京的一些作家朋友的寶貴意見,進一步提高作品的思想藝術質量,把刊物辦得更好,讓讀者更愛看。17位發言者一致肯定了《收穫》自1979年1月復刊後所取得的顯著成績,辦得有生氣,有自己的風格,發現、培養了不少有成就的中青年作者,發表了大量好作品和優秀作品。二三年內,發行數從10萬冊躍進到110萬冊,很不容易。大家稱讚《收穫》選稿重作品質量不重人的名氣,説這個好的編輯作風值得發揚。《收穫》重視發表不同風格的老作家的作品,更為精力旺盛的中青年作家提供篇幅,已發的作品中中青年作者佔百分之七十五。大家認為,《收穫》這幾年在抓作品質量,抓作者隊伍,抓市場需求,抓編輯作風等多方面所作的積極努力,其意義已不僅僅在刊物本身,更在於為在新形勢下如何辦好文學期刊探索了一些新思路。

  巴老作了即席發言,他説:“現在文藝界的成績已超過三十年代了。這兩年來,出了很多好作品,好作家,尤其是中年作家很有成績。時代的規律就是這樣,必是一代勝過一代,我對社會主義文藝非常樂觀。”他希望大家堅持黨的文藝方針,通過作品展開競賽,促使社會主義文藝出現一個更加繁榮的局面。巴老的簡短講話,令大家興奮鼓舞。陳荒煤説,巴金是三十年代作家中傑出的代表之一,他認為“現在的文藝界的成績已超過三十年代了”,這個意見中肯,他同意。一些中年作家説:從事物的發展規律來説,後來者有責任在前輩業績的基礎上將文藝事業更向前推進。

  座談會結束後,應《文藝報》主編馮牧、孔羅蓀的要求,巴老單獨與與會的《文藝報》的同志作了短暫交談。羅蓀同志請巴老就《文藝報》工作給大家講點話。巴老説,沒有更多的話好講。創作要上去,大家齊心協力,多做點實事。《文藝報》決定於1985年7月由刊物正式改成報紙。我們想起巴老多年來一貫強調少説空話,多做實事,這對辦報很有啟發,對作家、讀者和文藝工作者也有很大的現實意義,所以請他就這一話題寫一篇文章。這就是在4月20日試刊號頭版發表的巴老短論《少發空言,多做實事》。由於這一期試刊號發行很少,很多讀者難以尋覓,加之文章不長,故全文引述在此:

  “現在不少人在談論我們的文學創作攀高峰問題。攀高峰,這很難説。我覺得作家還是應該少發空言,多做實事。過去我們空話説得太多,這有什麼意思?我們現在空話還是太多,這是個大問題,寫文章也是套話不少。我個人的意思,不要講什麼‘攀高峰’,每個人把自己想寫的寫出來,認真地寫出來,很好地寫出來,是不是高峰,讀者會評論的。

  我們説我們要走在世界前列,要面向世界,向世界宣傳中國現代文學。現代文學是一股強大的力量,要實事求是地宣傳,要讓別人知道,別人了解,所以,我們首先自己要重視,自己要尊重它,重視它。

  整個社會要愛惜作家,要造成一種空氣。這同我們整個社會重人才的空氣是一致的。作家也要意識到自己的責任。還有評獎問題。評獎是個好辦法。對鼓勵創作,促進繁榮有好處。但要把評獎的威信樹立起來。評獎就是獎勵好作品,多就多獎,少就少獎,實事求是,注重質量。不一定要平衡,更不要照顧,要嚴、要精。我特別感到高興的,是青年作家一個個出來,一批批地出來,形成了一個競賽的局面。這不是哪個人培養的,這是生活本身培養出來的。”

  改革開放以來,我多次參加過各種類型的文學座談會,但像20多年前《收穫》召開的這次座談會給我的收穫之多,記憶之深是少有的。我想,與會者都會有同樣的感覺。

  借寫此文的機會,我祝巴老安康,《收穫》更豐收! (《文匯筆會》2002-11 吳泰昌/文)

  中國網

(編輯:小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