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文化頻道 > 中原文化北京行 > 媒體看河南 > 正文

人民日報:"河南人惹誰了"

央視國際 2004年10月18日 18:18

  “河南人到底惹誰了”引來一場人文探討

  一些關於“河南人”如何如何的“段子”,倒未必真的是貶損河南人的形象,有時其實就是一種針對社會怪現象的自我解嘲。什麼誠信、造假、艾滋病、有毒大米、黑惡勢力等等,換了任何一地的人當主角,完全可以成立。哪個地方的人有勇氣説,“我們這兒不存在失信現象,沒有艾滋病人,不賣有毒大米,沒有黑惡勢力”?所以,我總覺得媒體上討論“河南人到底惹誰了”不過是一種炒作,不屑一顧的。

  但是,河南人形象之爭,終於上升到有關“歧視”的人文探討。《上海壹周》就説“《河南人惹誰了》在借‘河南人歧視’直搗了一些人的病態心理”。

  其間,還夾雜了許多專家學者的聲音。《中國青年報》説,“河南籍作家怒髮沖冠有筆如刀:不許妖魔化河南人”。報道説,河南籍作家將憤怒集中在長篇小説《21大廈》裏,小説塑造了一個受屈辱的、樸實的河南農家小夥的形象。而作家河南人劉震雲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時,也説“起碼有10個媒體讓我談如何看待河南人……如果我再不談,就成河南人的叛徒了”。

  甚至,地方政府也不得不捲入這一場沒來由的爭論。來自新華網的消息説,《河南日報》等當地主要媒體,紛紛開闢專欄,就“重塑河南形象”展開討論。《新聞週刊》則報道説,當地政府官員感嘆“看來河南的形象問題不抓是不行了”。

  歧視現象被有意無意放大了

  在歷史上,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這樣那樣的歧視現象。

  在中國封建社會,富裕繁榮的中原文明曾經將落後、邊緣的文明稱為蠻、夷、胡、狄、番,稱呼中很有些不屑甚至歧視。在西方,十七、十八世紀的法國,巴黎以外一概為外省,社會的時尚、文化、經濟等等,以巴黎為坐標係,巴黎是文明的標準,是高尚生活的象徵。

  造成上述歧視現象的根本原因,在於經濟、文化發展的不平衡。問題是,以前,一些歧視現象是隱晦的、市井氣的,像上海人的把外來人看作是“鄉下人”,不為主流社會的道德觀念認同,至少還沒有“本處不收河南人”之類讓人不能容忍的現象;也從來沒有媒體如此自以為是地從上海女孩終於肯嫁外地郎這一現象中,來總結上海人的寬容與進步和外地人像上海人一樣勇於進取;更沒有一地的政府明確表示要拿實際行動,向先進地區學習,重樹社會形象,挽回自己的名譽。而現在,歧視在有些地方被有意無意地放大了。

  一切不利於協調發展大局的消極現象都要堅決消除

  關於地區差別,《河南人惹誰了》一書的作者趙新兵在接受《新聞週刊》採訪時打了個比方:中國由傳統體制向市場經濟的過渡猶如渡過一條湍急的河流,一些先行到達彼岸的人,忘記了自己當初是怎麼“遊”過來的,卻站在岸上取笑那些還在水中掙扎著向前遊的人,笑他們游泳的姿勢不美觀,笑他們遊得不夠快,還嗆水……

  這種取笑,是一種不利於社會協調發展大局的消極現象,必須堅決消除。在我們國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的過程中,最需要方方面面的合作與支持。正如前不久江澤民總書記談西部大開發時説到的,西部的發展,同時為東部地區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並且能促進中部地區承東啟西加速發展。可見,想借強勢經濟地位把持社會話語權是一種錯誤的思維方式。

  在關於“河南人”如何如何的段子流行的時候,“像上海人一樣精緻生活”的口號也頻頻見諸時尚雜誌。上海,這個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沿城市,不但在經濟發展上起著龍頭作用,它的社會價值觀、它的文化的選擇,也正影響著中國的諸多城市。於是,許多地區忽視自己的地域文化特色,片面照搬別人的經驗和發展模式,但鮮有成功的。

  社會本來多元,不能以自己的行事方式為標準來衡量其他地區、以自己的好惡來判斷他人的行為,不能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別人。如果沒有求同存異的寬容心態,這個社會就不可能那麼豐富多采。

  (《人民日報 . 華東新聞》郝洪 2002年4月26日)

(編輯:小文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