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文化南京 > 正文

南京城市形象的宏觀定位與基本理念

央視國際 2004年04月23日 10:39

  潘知常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

  一、宏觀定位

  1、文化立市

  (1)源遠流長的文化傳統,是南京的一線血脈,也是南京的立市之本

  中外城市大致可以分為八種類型:古都、名邑、聖地、邊關、濱城、重鎮、商埠、特區。其中,只有古都是以文化特色見長。

  中國共有99座歷史文化名城。其中,西安、洛陽、開封、南京、杭州、北京則被公認為六大古都。其中,洛陽、開封已經等而下之。西安、南京、北京之中,北京更以政治中心獨步天下,西安則主要是傳統文化,近代文化、現代文化以及當代文化都無重大貢獻。至於杭州,則僅以消費文化為主,史稱:“逍金鍋兒”。

  文化似乎是與南京與生俱來,王朝的南京都是“亡朝”,但文化的南京卻足以雄視百代。南京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舊邦”,卻是一個輝煌的文化都會。

  南京地處江南,但是為人們所想及的卻永遠只是蘇杭的江南,甚至是維揚的江南,南京之所以在其中突圍而出,就是因為它所充盈著的文化。

  南京並非靠農業發家,也並非以工業繁榮,更並非托商業騰飛,南京所有的別的城市所沒有的資本,就是文化。

  文化,是南京的驕傲。跌倒可以爬起,衰落了仍舊再興,艱難中揚眉,沉悶中吐氣,唯一的原因就是文化。

  在長江三角洲的三個極點,上海定位於國際化大都市,杭州定位於休閒娛樂、南京則定位在歷史文化,這無疑各得其所,互為補充。比如,可以到上海購物、到杭州消遣,然後到南京懷古。

  與其它城市不同,南京自有自己的文化源頭

  1993年在南京湯山發現的古人類頭化石(“南京人”)大體與“北京人”相當。距離今天已經30萬年。再從“和縣人”——“溧水人”,再到營盤山、北陰陽營遺址,南京先民開闢的"天下為公"的生活,已經自成一係,綿延相續。這正是文化立市的先聲。

  源遠流長、一脈相傳的十朝古都歷史文化

  早在六朝時期,南京繪畫藝術就代表了中國繪畫的最高水平;唐宋和明清間,南京先後成為詩詞和戲劇小説的創作熱土

  西晉打破的文明,在東晉的南京(建康)休養生息,繼續光大;五代十國中斷的歷史文化,在堅守的南京重新組合,再放光彩;南北兩朝形形色色的文人才子,在江邊的南京施展才華,彪炳史冊

  結束帝制、推翻"蔣家王朝"的近代革命文化

  與上海、廣州、武漢、南昌、延安、遵義、井岡山等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相比,南京的革命文化具有萌發早(從1853年太平天國農民革命開始)、跨度大(從近代史開始到結束)、時間長(從太平天國農民革命經孫中山領導的資産階級民主革命到中國共産黨領導的無産階級革命,幾乎從未間斷)的鮮明特點。

  南北交匯、東西融合的長江流域區域文化

  如果上海應當義無反顧地領銜海洋文化,那麼南京就應噹噹仁不讓地領銜長江文化

  南北交匯、東西融合的文化使得它成為漢人反擊非漢民族統治的中心和理想的寄託:朱元璋反抗蒙元,洪秀全造反滿清,孫中山建立民國,等等

  實力雄厚、人才萎萃的當代科教文化

  南京擁有高等院校48所,在校學生數居全國第三位。在寧科研機構663個,科技隊伍人數近40萬之眾,兩院院士有70余人。南京重視對科研的經費投入,科學事業費在整個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人均支出水平,分別居全國同類城市中的第二、第三位。南京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等三個國家級開發區以及在寧的省市科技軟體園、高校科技軟體園、珠江路科技一條銜,成了科技成果轉化、形成強大生産力的重要基地。在寧部省屬企業和駐寧部隊都擁有較強的科技人才隊伍和科技設施。南京、省和駐寧部隊的文藝團體實力雄厚。江蘇南京書畫名人名作歷來著稱於世,而今更名人輩出。通過舉辦第六屆全國藝術節、第六屆全國京劇節,一批文化設施建設投入使用,一批文藝劇目獲得大獎。通過第三屆城市運動會和正在籌備舉辦全國第十屆運動會,南京的體育設施已經和正在改觀,體育水平逐步提高。

  90年代初,在全國五十強城市的評選中,南京科技和教育的綜合實力居全國前五位,在這之後,雖然部分新興沿海城市靠外向型經濟迅速崛起,但在21世紀初的全國城市綜合實力排名中,南京依然位居第六。

  源源不斷、蜂擁而入的全國人才大潮,為南京提供了眾多的高素質專業人才與高水準技術人才,這是南京科教實力力壓群雄的堅實基礎。

  上述文化特色都是其他古都和同類城市所不可比擬的。市第十一次黨代會要求“使南京成為國內外影響較大的歷史文化名城、革命文化名城和當代科教名城”。這對於我們統一文化立市的認識具有指導意義。

  因此,在中國,只有南京是以文化立市的古老城市。而以文化立市,也正是南京之為南京的最大特色。

  (2)經濟和文化的關係是相輔相成、互為作用的。經濟發展固然具有推動社會與文化的進步作用,文化對經濟和社會發展也有強大的反作用。作為城市的精神品格,它雖是無形的,卻比有形的一切影響都更深遠、也更廣泛。因此,以文化立市,在不忽視經濟的強勁作用的條件下,實在不失為一項高人一等、先人一步的重大決策。

  2、兼容並蓄

  (1)南京文化的特點是以文化立市;而南京文化的優點則是:兼容並蓄

  從地域的角度看,南京地處南北地域的邊緣。南京的地理位置處於南北交界地帶,所謂南不南,北不北,南而北,北而南,以至北方人説南京人是南方人,而南方人卻説南京人是北方人。西晉末年的“永嘉之亂”、唐代中期的“安史之亂”、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難”,開始了中國歷史上引人矚目的南北對抗的先河,推動著中國歷史從東西爭勝轉向南北對峙,處於南北交界地帶的南京正因此而毅然承擔起自己的文化使命。

  從水域的角度看,南京地處江海流域的邊緣。它“濱江依淮近海”,自古就因水而生、得水而興,是四大古都中唯一在江南者,也是六大古都中唯一在長江之濱者,同時,南京還是唯一在長江之濱的首都,長江滋養了南京(人稱南京為"不臨海的海港”),南京也凝聚了長江的精華。這使得它又置身長江與黃河之間、淡水流域與鹹水流域之間。“濱江依淮近海”的南京也正因此而毅然承擔起自己的文化使命。

  從歷史的角度看,南京身為歷史震蕩的焦點。南京比任何城市都承載過更多的民族悲歡,目睹過更多的國家興亡。歷史上沒有哪個城市像南京這樣竟然成為頻繁上演歷史悲喜大劇的舞臺,東吳、東晉、宋、齊、梁、陳,直到短命的民國,或者百年,或者幾十年,“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所謂“帝王之宅”實在只是帝王走馬燈般曇花一現的舞臺。身為歷史震蕩的焦點的南京同樣正因此而毅然承擔起自己的文化使命。

  (2)空前絕後的地域拉鋸、水域拉鋸、歷史拉鋸、必然會導致空前絕後的文化拉鋸。始終置身於南北地域的對話、江海水域的衝突、歷史震蕩的焦點之中(猶如氣象學中“會南北潮”)的南京人,“繼往開來”,外來文化都無一例外地接納、溶解和消化,並在此基礎上形成自己獨特的集各家之長的多樣化的城市精神與城市形象。

  就地域而言,南京的南北文化兼容特徵,為其它古都所不具備。南京介於中國南北文化相交之界,因此其文化也具有南北文化兼容特色,作為北方文化南移的第一站和中心地,南方文化和北方文化在南京得以大範圍地交會、碰撞。其結果便是南京文化中的南方屬性逐漸弱化,而北方文化逐漸滲入南京文化,地處江南的南京逐漸成為南方文化向北方文化過渡的地方,南京文化逐漸失去其強烈的南方文化個性,形成了其介於南北之間、融合了南北文化風格的城市文化風格。儘管是以“吳文化”、“南方文化”為主要方面、“楚文化”、“北方文化”為次要方面,“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晉語”的詩句,就從南京語言的變遷中反應出了南京文化的這種根本特徵。更為準確的是“吳頭楚尾”這一説法。在歷史上,五帝時代南京屬於古揚州,周代時屬於吳國,春秋時屬於越國,楚滅越後,被命名為“金陵”。隋文帝時又將之蕩平,這樣一種反復的拉鋸,恰恰導致了南京作為邊緣地帶的産生,所以才叫做“吳頭楚尾”。換言之,南京北靠長江,長江以北是眾所週知的官方語言區,也是中國古老文化的搖籃,南京以東以南則不同,是兩個方言區。不過,這兩個方言區中的每一個家族的淵源都可以追溯到北方,這樣,南京自然而然就成為南北文明的天然交匯點。同時,自古以來,南京不僅與國內南北各方聯絡密切,而且對外交往十分頻繁,南京是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城市,在我國對外開放中,是最早通過海上交通形成國內外政治、經濟、文化交流格局的著名古都(例如,南京是中國最早開放的內河大港,相對於西安、洛陽開闢的中國陸上絲綢之路,南京開闢了中國的海上絲綢之路;而明代初年鄭和以南京為基地和出發點的先後七次下西洋,比哥倫布航海發現美洲“新大陸”還要早80餘年)。南京城市文化的開放性特色,一方面具有文化生成的意義,即南京城市文化的生成和發展是以不斷地吸攝外部世界的文化內容為基礎的。另一方面還具有文化交流的意義,即南京文化在吸攝各種文化內容而形成自身文化內涵的同時,又不斷地將所吸攝的文化內容向它的外部世界傳播、擴散。融合了南北文化精華而成的南京城市文化在中國文化史上不僅起著將北方文化引入南方、將南方文化引入北方的作用,還起著將中國文化傳出國門、將外國文化引入國內的十分重要的中外文化交流作用,顯現了兼容並蓄的根本特徵。

  就水域而言,南京的江河文化與江海文化兼容特徵,也為其它古都所不具備。中華文明由黃河、長江、北方草原和東南沿海幾大文化板塊構成,其中兼容並蓄的融合機制是中華文明能夠成為世界上唯一保存至今的人類古文明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這幾大文化板塊中,又以同為淡水文化的黃河文化和長江文化兩大板塊最為引人矚目。長江文化是支撐南京立都的文化根基,也是南京作為都城能夠"開來"的重要動力。六朝分裂以後出現輝煌的"隋唐文化"、五代十國分裂以後出現發達的"宋文化"、蒙古民族統治以後出現綿延近300年的“明文化”、原因正在於南京曾經代表長江文化與同一血緣的黃河文化頻繁對話;清統治以後出現全新的民國文化,原因也在於南京曾經代表作為淡水文化的中國與代表鹹水文化的西方最早對話。長江流域經過“六朝”“民國”獲得兩次深度開發,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逐漸向南方傾斜,甚至成為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之根本所在,在此過程中,南京的主導作用和地位不可抹殺。

  就歷史而言,南京多種文化兼容的特徵,同樣為其它古都所不具備。北方中原一帶的長年戰亂,破敗衰落,導致西晉末年、隋朝、南宋北方文化三次大規模的南移,許多政治家、文學家、藝術家亦紛紛“衣冠南下”。六朝時,在北方分割成十六國期間及其前後,中原南遷人口達八分之一,佔南方人口的六分之一,約90萬之眾遷往淮河、長江以南乃至閩粵,中原文化進入建康(今南京)及其所轄州縣,被南京所包容與吸收。在世界上其他文明古國的文化均遭斷裂的情況下,中華文明雖遭受社會激烈動蕩的衝擊,卻因為南京的存在和穩定而沒有斷裂,並得以延伸和發展,這正是"六朝古都"南京所起到的突出的歷史作用。當然,南京為維護中國文化的綿延不絕作出的巨大貢獻還不僅於此,總的來看,南京每每在歷史的關鍵時期和轉折時期繼承著中華文化,以保證其延綿不絕,而且她還對其加以整合,最終促成中國文化的“繼往開來”。

  (3)引人矚目的是,始終置身於南北地域的對話、江海水域的衝突、歷史震蕩的焦點之中的南京人之所以能夠“繼往開來”,將外來文化無一例外地接納、溶解和消化,並在此基礎上形成自己獨特的集各家之長的多樣化的城市精神與城市形象,更為深層的奧秘在於,在南京城市精神中蘊涵著一種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恢弘氣魄。

  (4)在歷史上,南京曾經飽受磨難

  在秦統一中國之際,南京就曾初受磨難

  由於方士所謂“金陵有帝王之氣”的胡言,秦始皇在南京地區開挖了秦淮河,將紫金山的山脈挖斷,並將金陵邑改名為“秣陵縣”,使南京的歷史文化百花凋零。

  隋統一中國之際,南京再受磨難

  南征大軍統帥楊廣在佔領南京後,像秦始皇一樣,惑于"南京出帶芋",在大量劫掠珠寶以後,將六朝皇城拆毀一空,並用牛拉犁將其翻耕了一遍,以去除王氣,並將當時城名建康改為"江寧"。遭此劫難,南京興盛的歷史文化一下子沒落下去。唐人劉夢得《西塞山懷古》詩説:“王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而今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劉夢得是中唐人,可見到了中唐南京的文化元氣還沒有恢復過來。

  南唐亡國之際,南京三受磨難

  南唐在立國近四十年之後又被北宋所滅,史載進攻的軍隊“焚開元寺閣,避難其上者殆數百人皆死。”可見南京再次受到相當程度的破壞,城名也被改為升州,南京的歷史文化又一次受到挫折。

  太平天國淪落,南京四受磨難

  太平天國在南京歷史文化的發展上有著獨特的貢獻,但是,由於中外反動勢力的鎮壓,太平天國的歷史文化被摧殘凈盡。同時,南京文化也被大規模地摧殘破壞。

  “南京大屠殺”,南京五受磨難

  1937年底,日軍攻佔南京,隨後展開大規模的屠殺。在短短的6周中,共殺害30多萬中國人民,製造2萬多起強姦婦女事件,焚燬全城三分之一的建築,使南京這座歷史文化名城遭受慘重破壞。

  (5)當我們民族繁榮、發達,南京作為都城,享受了蓋世榮寵;當我們民族遇到災難,南京作為都城,卻又義無返顧地與之同赴國難。哪怕焚身碎骨,哪怕是生命難以承受之痛,也在所不惜。令人拍案驚奇的是,血和淚的苦難,鐵與火的洗禮,在南京卻始終結出嬌嫩欲滴的愛之花。生命一次次被無情毀滅,生命又一次次頑強誕生。不屈、堅韌、頑強、忍辱負重、永不止息,這就是緊緊貫穿于南京歷史文化的生命旋律!

  3、如果南京文化的特點是以文化立市、南京文化的優點是兼容並蓄,那麼,南京文化的缺點就是:創新意識不足。

  (1)南京文化雖然以兼容並蓄著稱,但是由於缺乏創新意識,因此儘管是吳頭楚尾、承漢啟唐,但卻沒有西安的漢唐文化的鮮明特色,甚至也沒有蘇州的吳文化、武漢的楚文化的鮮明特色。以“海納百川”為例,千江萬河一旦流入大海,江河之水的性質就産生了根本的變化——淡水變成了鹹水。這正是“大海”對於“百”的提升。“海納百川”的“納”應該是“吐故納新”的“納”。南京文化的缺憾恰恰在於:能夠“吐故”但是不能“納新”。它有多變、多元而帶來的內涵豐富的一面,但也有缺乏連貫性、穩定性的一面(僅城市的名字就作了四十多次更改,在國內城市中實為罕見);有兼容並蓄一面,也有大膽創新、主動開拓不足的一面;有歷史悠久的一面,也有歷史包袱沉重、難以融入時代步伐的一面;有樸實無華,包容寬厚的一面,也有缺少現代觀念和創新意識的一面;有忍辱負重、不屈不撓的一面,也有缺乏擊楫中流、鷹擊長空的一面。

  始終置身於南北地域的對話、江海水域的衝突、歷史震蕩的焦點之中,也為南京帶來了意外的挫折:由於總是處於外來力量的衝擊之中,反而失去了自身的根基。這一點,從南京所歷經的無數次的人口大換血中就可以看到。例如,東晉一度發展到三、四十萬,但是梁末時只剩下三千人;南宋又一度發展到三、四十萬,但是元朝時又大幅度銳減。在這當中,大多是外來人口對於南京空白人口的填補。南京人自身的根基蕩然無存。有人因此斷言:真正的老南京人只是南京城中的回族居民,這不無道理。頻繁的交流、對話所帶來的結果也是如此。南京人毋寧是下意識地厭惡開放、畏懼開放的。還以水上交流為例,作為中國最大的河流——長江上的中心城市,南京是最有資格被稱作“水都”、“江城”的城市,但是南京城卻一直遠離江岸。在長江上看不見南京城,在南京城裏也看不到長江。南京人習慣以城墻來劃界,雖然濱江而居,卻絕對不肯越出城墻一步(或者千方百計地“留城”,或者千方百計地“返城”)。在南京人的城市理念中,始終是有“江”無“濱”,不但沒有充分體現長江的概念,更沒有把長江作為南京的驕傲和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來看待。由此出現的城市定位,就是南京城長期停留在為內陸文化傳統所束縛的“內秦淮河時代”、“內河時代”,而在西方所常見的那種面水而居、以水為源的樂水文化在南京也反而成為背水而居、以水為敵的恐水文化。由此,南京人兼容並蓄的被動品格,與“創新”意識等主動性格的缺乏,不難一目了然。

  也因此,“三百年間同曉夢,鍾山何處有龍蟠”?對於匆匆過客的帝王,還哪有可能産生認同,天子腳下的自豪更無從談起,永遠是偏安、短壽,永遠是後主、亡君,難怪鄭板橋要感嘆:“一國興來一國亡,六朝興廢太匆忙”。因此,南京更多地是以一個懷舊者的形象出現。亡國之恨是南京永遠的痛。如此,“創新”的主動性格又從何而來?

  猶如北京無形存在著的“城”意識、上海無形存在著的“灘”意識、廣州無形存在著的“市”意識、廈門無形存在著的“島”意識、成都無形存在著的“府”意識、武漢無形存在著的“鎮”意識,南京也無形存在著一種與創新意識恰恰成為對照的“陵”意識。

  (2)由上所述,一個城市在面對衝擊中會出現兩種可能,一是在地域、歷史、文化的風雲際會中形成為氣象學所説的那樣一種複雜多樣的“鋒面”,結果人才輩出,文化結出碩果(例如中國近現代史中的湖南)。二是在地域、歷史、文化的風雲際會中頹然敗下陣來,水土流失,空懷惆悵,未能百煉成鋼。南京恰恰就屬於後者。

  這樣一種特殊的尷尬,賦予了南京以一種在中國所有城市中都獨一無二的,既有著“開明”、“博愛”、“博雅”、“誠樸”、“誠信”的被動品格,又缺乏“開放”、“創業”、“創新”的主動性格的形象。南京既置身歷史之中,但又無意參與歷史的進程;既見過了一切的“世面”,但是又沒有真正地創造過任何的“世面”;既心甘情願地為所有外來的好東西鼓掌,又拿不出自己的好東西來讓別人為自己鼓掌;“潮打空城寂寞回”,這就是南京;“掩卻禪關,不聞時事,一任天涯陸沉,朝與市”,這也就是南京。閱盡人間春色,但是卻始終是一個置身現實之外的潔身自好的“看客”,南京人的自我定位就是如此。所以南京雖地處南北文化的交界處,但是卻始終沒有形成自己的文化;南京是歷代帝王的跑馬場,但是南京人自己卻從來與帝王無緣;南京是大師、狀元的薈萃處,但是南京人自己卻只是他們的追星族。在南京,中國人辦的東南大學是西方建築,西方人辦的金陵大學是中國風格。因此,南京主動放棄自己的吳語而選擇了外來的官話,南京情願讓南京板鴨變成北京板鴨,南京也不在意看家絕活雲錦的失傳,南京甚至不關心作為“中古時期世界七大奇觀”之一的大報恩寺塔化為灰燼。有人説:南京是“歷史的廢墟”與“傷感的城市”,南京人是“大蘿蔔”和“二五”,這實在並非杜撰!對此,我們只要想一想:南京文化為何會以秦淮文化命名?南京人又為何會以秦淮河的歌女作為南京人的驕傲,而李煜、李漁、袁枚、曹雪芹、魏源這些真正為南京人帶來了莫大光榮的南京人為何卻從來就不為南京人自己所看重?就一切都為之釋然了。秦淮河當然就是潔身自好的“看客”的象徵,歌女“隔江猶唱”的也是潔身自好的“看客”的歌聲。而南京人,不正是中國歷史上的那些不需要任何獨立的自我形象的潔身自好的“看客”的代表嗎?

  換言之,南京是中國南方唯一做過全國首都的城市。六朝時期的大移民,第一次將北方文化的精華全面地帶入南京,唐末的大移民,又一次將中原文化大量輸入南京,不但使得中原優秀文化避免戰爭的破壞,也使得南京成為中原優秀文化的避難所、庇護地和接力點。明初朱元璋將江浙一帶的富戶遷入南京,更使吳文化的精髓融入南京的歷史文化之中。太平天國則帶來了當時比較先進的南方文化。民國更帶來了在世界上至今仍舊居於領先地位的西方文化。可惜的是,南京自身在這一切衝擊與機遇面前所表現的,只是被動和無奈。這實在是一種尷尬!推而廣之,南北文化、江海文化與陸地文化、吳文化與楚文化、尚武文化與重文文化,西方文化與中國文化(西方文化通過珠江流域的廣州、長江流域的上海兩個窗口進入南京,南京則是向西傳播的第一站),這一系列的衝突中,南京都始終是被動的,除了向外來文化臣服之外,事實上根本也別無選擇。更為嚴重的是,由於不同文化的歷史層疊過厚過雜,以致于在南京各種不同文化都希望顯示自己的優勢地位,發出自己的聲音(從南京的街道都與六朝、明朝、民國有關,民國間的街道命名為路,在此之前的則被命名為街,就可以領悟到要遠比此複雜的文化的層疊)結果過多的文化裂隙彼此都不相認同,也無法形成同一的抵抗力量,因而遇到外來文化進入時,反而無法一致對外,結果就只好聽任外來文化在南京跑馬。這是被動的無奈,而不是主動的選擇。顯然,南京人之所以被人稱之為“比較開明”,“不自信、不自卑、不自尊”,“南京是外地人的天堂”,都是出於這個原因。其結果是,動輒退回十里秦淮,充當歷史的博物館;吸收能力強,但是整合消化能力不足,即使有所整合消化,也是嚴重的消化不良;缺乏文化積累的導向性和內聚力;缺乏文化更新能力,無法從中脫穎而出,成為領先文化潮流的文化軸心。

  (3)總之,南京之為南京,不僅應該洋溢“四品”,即:優秀的品格、優良的品質、優雅的品位、優質的品牌,而且應該充滿“四氣”,即:創新的正氣、創業的銳氣、蓬勃的朝氣、開拓的生氣。

  迄至今天,這樣一種創新意識的缺乏,在南京仍舊普遍存在。從表面上看,對外,南京似乎比任何一個城市都更多地表現出了一種開放的姿態,但這只是被動的無奈,而不是主動的選擇;對內,南京似乎也開始有了一種參與歷史的渴望,可惜的是南京卻往往給人一種盲從、跟風與粗製濫造的印象。這説明,南京始終沒有樹立起一種“創新”的意識。紛紜歷史走馬燈般的在南京舞臺上的反客為主,使得只能作為潔身自好的“看客”的南京自己缺少了一種任何一個城市都必須具備的文化自豪感與心理的定力。而一個沒有文化自豪感與心理的定力的城市,自然也就不可能具備任何的心理凝聚力。而一個缺少心理凝聚力的城市,是絕對不可能自我孕育出任何一個城市都必須具備的“創新”意識的。可是,倘若沒有“創新”的意識,那未來的南京又在哪?

  (4)因此,猶如南京已經開始走出長期為內陸文化傳統所束縛的“內秦淮河時代”、“內河時代”而進入了為開放文化所推動的“外秦淮河時代”、“長江時代”,也猶如南京從背水而居、以水為敵的恐水文化轉向面水而居、以水為源的樂水文化,南京在繼承發揚兼容並蓄等優秀品格的同時,正為自己補上創新意識的缺憾,應該説,是完全必須的,也是必然的!

  二、基本理念:

  1、城市形象:博愛之都——南京

  (1)“博愛之都”是南京城市形象最簡練的概括和最鮮明的標誌

  南京有眾多形象,最一般的如:江蘇省省會、江南文化名城、長江中下游中心城市之一;比較一般的如:中山陵、玄武湖、夫子廟;更為深層的有:山水城林、綠色家園;但是,最深層的應當是:“博愛之都”

  “博愛之都”是南京的特定稱謂與標誌,如同巴黎的“時尚之都”、大連的“服裝之都”,以自身的鮮明特徵為世人所廣泛認同。“博愛之都”同樣是對於在歷史上屢受磨難的南京的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的最為根本的概括,它內在地包含了南京的歷史,同時也內在地預示著南京的未來。

  (2)“博愛之都”是南京城市形象的根本特色之所在

  巴黎的城市定位是“時尚之都”,得益於法國在國際經濟格局中的地位以及巴黎服裝、香水馳名世界。將巴黎定位成一個時尚的追求現代美的城市,這是一個成功的定位。威尼斯:“水上之城”,得益於地利以及形象的準確塑造。香港:“動感之都”,得益於其在中國近現代史上特殊的政治經濟角色。而南京的“博愛之都”,則把握了南京的神韻與城脈,是對於南京獨一無二的根本特色的概括。

  (3)“博愛之都”也是南京城市形象塑造的基本內容

  歷史是南京的立身之本,文化是南京的發展之源。這是南京城市形象建設的基本內容。不挖掘寶貴的歷史文化,南京的過去便無從體現;不塑造燦爛的新文化,南京的發展便會失去動力。“挖掘古傳統,塑造新文化”應該是南京城市形象建設的“十字方針”,也是“博愛之都”的內在詮釋。

  猶如中山陵牌樓上孫中山先生手書的兩個大字——“博愛”,已經成為南京市的象徵,“博愛之都”也是南京城市形象的主要內容。

  (4)““博愛之都””還是南京城市塑造的精神歸宿

  猶如人的生存,任何一個城市的生存也都需要一個生存發展的理念,或者説精神歸宿。它可以將南京人的努力與奮鬥更好地整合起來,依託深厚的歷史,秉持時代的精神,在傳統中吸取靈感,在創新中獲得自由,而這一切都會轉化為建設南京的強大動力。唯有如此,南京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永遠保持不竭的精神源泉。

  城市精神(一)厚德載物 同進文明

  (1)“厚德載物”,語出古老的《易經》:“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2)“同進文明”,係孫中山先生一九一二年為《神州女報》的題詞。

  (3)“厚德載物 同進文明”著眼于南京“文化立市”的根本特色。文化是本,以“厚德”為本就是以文化為本,唯有“厚德”才能“載物”。一個人不厚德,則失家人于內,失親朋于外;一個國家不厚德,則失民心於內,失友邦于外;一個城市自然也是這樣。而如果説“厚德”是“體”,那“載物”即發展經濟等等則是“用”。因此,只有“厚德”方可“載物”。同時,“周雖舊邦,其命惟新”,作為一座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南京還必須與時俱進,創造更為光輝燦爛的文化,這就是“同進文明”。它意味著南京要與世界文明同進、與中華民族創造燦爛現代文明的改革開放步伐同進、與南京源遠流長的文明傳統同進、與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同進的“同舟共濟”、“戮力同心”、“與國同春”、“共進大同”(孫中山)的美好理想。

  (4)最後,孫中山先生是南京的象徵符號,也是南京2400年建城史中的最大光榮。沒有孫中山先生,南京的輝煌歷史與燦爛文化都將失去一筆最為重要的財富。因此,以孫中山先生“同進文明”的殷切囑託作為南京銘志不忘的城市精神,不但可以深刻地表達南京的城市內涵,而且可以極大地提升南京的城市形象。

  (5)“厚德載物 同進文明”是作為世界歷史文化名城的南京綿延發展的生命旋律,也是作為世界歷史文化名城的南京的精髓所在、希望所在。

  城市精神(二)厚德載物 剛健文明

  (1)“厚德載物”,語出古老的《易經》:“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2)“剛健文明”,出自《周易》:“《彖》曰:‘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應之,曰‘大有’。其德剛健而文明,應乎天而時行,是以元亨。”

  (3)“厚德載物 剛健文明”著眼于南京“文化立市”的根本特色。文化是本,以“厚德”為本就是以文化為本,唯有“厚德”才能“載物”。一個人不厚德,則失家人于內,失親朋于外;一個國家不厚德,則失民心於內,失友邦于外;一個城市自然也是這樣。而如果説“厚德”是“體”,那“載物”即發展經濟等等則是“用”。因此,只有“厚德”方可“載物”。同時,“周雖舊邦,其命惟新”,作為一座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南京還必須與時俱進,創造更為光輝燦爛的文化,這就是:“剛健文明”。“剛健文明”是對於未來的更為光輝燦爛的南京全新文化的美好期待。

  城市精神(三)厚德載物 積健為雄

  (1)“厚德載物”,語出古老的《易經》:“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2)“積健為雄”,語出唐代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中的“雄渾”:“大用外腓,真體內充。反虛入渾,積健為雄。具備萬物,橫絕太空。荒荒油雲,寥寥長風。超以象外,得其環中。持之非強,來之無窮。”

  (3)“厚德載物 積健為雄”著眼于南京“文化立市”的根本特色。文化是本,以“厚德”為本就是以文化為本,唯有“厚德”才能“載物”。一個人不厚德,則失家人于內,失親朋于外;一個國家不厚德,則失民心於內,失友邦于外;一個城市自然也是這樣。而如果説“厚德”是“體”,那“載物”即發展經濟等等則是“用”。因此,只有“厚德”方可“載物”。同時,“厚德載物”還需要內在的精神動力,這就是“積健為雄”。作為一座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南京只有“積健”才能“為雄”。這意味著:愈挫愈奮、自強不息、聞雞起舞、發憤圖強、海納百川、銳意創新,並最終成就世紀偉業。

  (4)“厚德載物 積健為雄”是南京文化綿延發展的生命旋律,也是南京文化的精髓所在。

  城市精神(四)有志竟成 同進文明

  (1)“有志竟成”,係孫中山先生一九二零年的題詞。

  (2)“同進文明”,係孫中山先生一九一二年為《神州女報》的題詞。

  (3)美好的未來需要遠大的志向、也需要矢志不移的創造。“有志竟成”正是這一遠大志向與矢志不移的創造的寫照。“同進文明”則意味著南京要與世界文明同進、與中華民族創造燦爛現代文明的改革開放步伐同進、與南京源遠流長的文明傳統同進、與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同進的“同舟共濟”、“戮力同心”、“與國同春”、“共進大同”(孫中山)的美好理想。

  (4)“有志竟成”、“同進文明”都是孫中山先生的名言。孫中山先生是南京的象徵符號,也是南京2400年建城史中的最大光榮。沒有孫中山先生,南京的輝煌歷史與燦爛文化都將失去一筆最為重要的財富。因此,以孫中山先生“有志竟成”、“同進文明”的殷切囑託作為南京銘志不忘的城市精神,不但可以深刻地表達南京的城市內涵,而且可以極大地提升南京的城市形象。

  (5)同時,“有志竟成”、“同進文明”也是“萬苦千辛四十年”的孫中山先生的光輝一生的縮影。從"救國救民,為公為私,唯有奮鬥,萬眾一心,有進無退"(《北伐誓詞》)到"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廈之將傾"(《興中會宣言》)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孫中山先生題詞),孫中山先生的一生令人景仰,“吾志所向,一往無前,俞挫俞奮,再接再厲”。孫中山先生不懈奮鬥的精神,是南京的一筆最為寶貴的財富,孫中山先生的精神就是南京城市精神的象徵與代表。“同進文明”則是孫中山先生“天下為公”、“振興中華”、“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以及“國家為人民所共有,政治為人民所共管,利益為人民所共享”的“博愛”、“大同”理想的集中概括。

  (6)孫中山先生是南京的象徵符號,也是南京2400年建城史中的最大光榮。沒有孫中山先生,南京的輝煌歷史與燦爛文化都將失去一筆最為重要的財富。因此,以孫中山先生的“有志竟成”、“同進文明”作為南京銘志不忘的城市精神,不但可以深刻地表達南京的城市內涵,而且可以極大地提升南京的城市形象。

  3、市民精神  開明開放 誠樸誠信 博愛博雅 創業創新

  (1)南京城市精神落實到具體的市民精神層面,“厚德載物”顯然與“誠樸誠信 博愛博雅”相對應。“誠樸誠信 博愛博雅”充分體現了一個有德者的胸襟與神韻。“積健為雄”則與“開明開放 創業創新”相對應,“開明開放 創業創新”,充分體現了一個有德者的創造與氣魄。

  (本文係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潘知常承擔的《南京城市形象研究》項目的第三章。全文共五章,二萬七千字)

(編輯:小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