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學獎 分量有多重
央視國際 2003年12月29日 11:24
彭森 徐虹
阿來:把書交給讀者,我就成了旁觀者
張煒:《長恨歌》當之無愧
丁天:余華沒評上很遺憾
眾人矚目的第五屆茅盾文學獎評獎日前揭曉,4部作品———張平的《抉擇》(群眾出版社)、阿來的《塵埃落定》(人民文學出版社)、王安憶的《長恨歌》(作家出版社)和王旭烽的《茶人三部曲1、2》(浙江文藝出版社)榮獲桂冠。茅盾文學獎是著名作家茅盾將自己的25萬元稿費捐獻出來設立的,于1981年10月正式啟動,迄今已經歷五屆,累計評出22部長篇小説。由於它是我國最高的文學獎項,因此每一屆評選之後都會在文學界引起強烈反響。對這4部作品,讀者及文壇評價如何?獲獎作者自己怎樣評價?評委又如何評説?
記者打長途電話找到獲獎作者阿來。阿來説:“得獎不會改變我自己。我已經是40歲的人了,做文學也有10多年,最初去寫作的目的也不是得獎。不得獎我也會寫下去,寫作是我生命的需要,是表達的需要。另外,我不是專業作家,我有自己的工作,我不會放棄這份工作,一切都會在過去的軌道上運行。”他還説:“《塵埃落定》創作的時候,完全屬於我自己,但面世以後就是另一個故事的開始了,大家都會根據自己的經歷、興趣對作品作出各種各樣的詮釋,其中也會有我從未意識到的發現,這就是‘隔’吧。其實,把書交給讀者,我就成了旁觀者。檢驗它的價值的最合適的法則只有兩個字——時間。”“要問是否狂喜不已,只能説很高興。真正感覺最好、最棒的是在寫作過程中間。這次寫作特別輕鬆順手,電腦上敲完最後一行後,有種大功告成的感覺:創造了自己的一個世界。”
記者的數個長途電話都未找到王安憶,她的作品《長恨歌》的責任編輯、作家出版社楊葵説,與王安憶簽訂《長恨歌》的出版協議是1993年,當時聽她講了故事梗概之後,就從直覺上感到這是一部很好的書:王安憶對女人一生的表述肯定會很精彩。
此次評委中有作家李國文、陳建功、鄭伯農、柯岩及蒙族作家瑪拉沁夫和評論家雷達等。評委李國文在首肯此次評選結果後表示,其實也有許多很好的作品由於篇幅沒有入選,比如閻連科的《日光流年》。他認為該作品的語言考究,敘事中充滿色彩感,是非常出色的。
許多作家非常關注此次評獎。作家莫言説,4部獲獎作品中《茶人三部曲》他沒看過,《長恨歌》當之無愧,《塵埃落定》是近年來受到廣泛矚目和肯定的一部作品。《抉擇》也是一部少有的反腐倡廉的傑作,很有力度。
作家張煒這幾天剛剛在上海開會。他説王安憶也參加了會議,但王安憶自己並未提及獲獎。張認為,獲獎作品中,《長恨歌》覺得還不錯,剛看完就打電話給朋友。《塵埃落定》聽別人説還可以,自己沒讀過,不能隨便發表看法。
青年作家丁天對此次有的作品———如《許三觀賣血記》沒有評上表示了遺憾。青年評論家余傑認為,以往評委的年齡很大,觀念陳舊,這屆好些。《茶人三部曲》他沒看過。《長恨歌》從藝術性、宏大的氣勢來看,都是幾年來難得的力作。《塵埃落定》在當代長篇中算是比較優秀的,但它並不代表著阿來的最高水平。《抉擇》具有很強的現實性。
記者還請一些讀者對此次茅盾文學獎發表看法。現當代文學碩士生付艷霞認為王安憶的《長恨歌》與鐵凝的《玫瑰門》有些類似。她説,《長恨歌》寫普通女性,寫得很好。但現實生活很忙、很累,讀文學作品是想從裏面得到一種超脫,而《長恨歌》實在讓人飛不起來。相反《玫瑰門》中既有史實又有現實,讀這部作品,就如行走在一條崎嶇的小道上。
許多讀者説,作家余華的落選則讓人非常遺憾。余華是當代文壇上很活躍的作家,有很深的學養、紮實的理論功底,對外國文學的東西吸收得也很多,無論是文學圈內的或圈外的,甚至是很少讀文學作品的人,讀余華的東西都有一種強烈的震撼。茅盾文學獎評出來的東西起碼得有人熟悉,至少是圈內的人熟悉,這樣才能夠鼓勵當代文學的創作。
現當代文學碩士生劉春勇説,四部獲獎作品中《茶人三部曲》以前不知道。從剩下的三部作品來看,我認為這屆茅盾文學獎評選還是比較成功的。體現了一個新的特點:不是單純從文學的角度,而是從文化的視角來評判文學作品。《抉擇》弘揚主旋律,深刻反映社會現實,官方和大眾都能接受,可見反腐倡廉深得人心。《塵埃落定》與《長恨歌》是歷史敘事題材的純文學作品,它們的獲獎是對現實主義作品或者説是對主旋律作品的補充,是對精英文化的肯定,能夠深得作家的心。阿來的《塵埃落定》寫的是一個藏族土司的故事,思想意蘊極其深厚,有寓言性質,反映了對歷史的回敘,很吸引人,發表後呼聲很高,銷售也相當不錯。
許多讀者都説,其實茅盾文學獎本身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通過重量級獎項不斷涌現大量優秀作品。因為現在讀者需要大量優秀的、具有時代感和藝術性的文學作品。他們期待著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出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