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學獎有遺珠之憾
央視國際 2003年12月29日 11:22
高昌
茅盾文學獎的評選結果出來了:《抉擇》作為一部貼近現實的作品早就被人看好;《塵埃落定》和《長恨歌》這兩部入圍作品也是很早就引人注目;但王旭烽的《茶人三部曲》的獲獎則出乎許多人的意料,無疑是這屆茅盾文學獎評選中脫韁而出的一匹黑馬。
《茶人三部曲》大概可歸為歷史題材範疇,僅以入圍的同類作品而言,周大新的《第二十幕》寫的也是一個家族的歷史滄桑,並獲過國家圖書獎的提名,他的《香魂塘畔的香魂女》改編成的電影《香魂女》在柏林電影節得過金獎,據此改編成的豫劇《香魂女》在第六屆中國藝術節上又再次折桂,可以説其影響已經輻射到了其他姊妹藝術的方方面面。這一點是王旭烽所無法比擬的。當然脫離作品單純比較周大新和王旭烽的個人聲望有點“俗”,就具體作品而言,《第二十幕》宏闊的氣勢和揮灑自如的筆觸,跟王著比較,也毫不遜色。儘管初評時《第二十幕》呼聲很高,但最後還是在復評時令人遺憾地落選了。
入圍本屆茅盾文學獎評選的《雍正皇帝》和《楊度》也是兩部歷史題材的作品。《雍正皇帝》在書市上的熱賣和電視上的熱播是有目共睹的,這裡不再多説。另一部小説《楊度》的紮實的史料功底和嚴謹瀟灑的文筆也是令人稱讚的,讀者找來一看就會得出自己的結論。不過,這兩部作品在復評中也落選了。
茅盾文學獎初評時名列前茅的還有閻連科的《日光流年》和余華的《許三觀賣血記》。余華的這部小長篇非常精緻,也沒有什麼硬傷,有行雲流水的飄逸,也有急管繁弦的奔放,可惜這部作品卻沒能“笑”到最後;閻連科的《日光流年》文筆細膩,結構奇詭,故事驚心動魄,盪氣迴腸,極富衝擊力,許多人原來預測它會和余華的作品在這屆茅盾文學獎的評選中有激烈的競爭,其中總會有一部作為這一代富有藝術探索精神的年輕作家的代表在茅盾文學獎中佔一席之地,而最後他們同時落選則不能不説是一種遺憾。
另一部落選的《中國製造》的作者周梅森,跟獲獎的《抉擇》的作者張平一樣,都是國家圖書獎的得主。《中國製造》這部現實主義題材的巨著波瀾壯闊,扣人心弦,藝術上也有可圈可點之處,可以説是本屆茅盾文學獎一個重量級的競爭對手,可惜它最後也排在了獲獎名單之外……我在這裡並不是説入選的“黑馬”《茶人三部曲》不應該獲獎,況且首次由茅盾家鄉的人來獲此獎更有一番特殊意義,但是這匹“黑馬”的脫穎而出,使得那麼多不“黑”的作品落選的遺珠之憾,顯得更突出了一些。
當然,好作品多,獲獎的名額終歸是有限的,這從另一個方面也説明:這幾年的長篇小説創作確實是繁榮了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