掂一掂茅盾文學獎在作家心中的分量
央視國際 2003年12月29日 11:12
解璽璋
第五屆茅盾文學獎公佈了它的評選結果,四川作家阿來的《塵埃落定》、上海作家王安憶的《長恨歌》、山西作家張平的《抉擇》與浙江作家王旭烽的《茶人三部曲》榜上有名。
自1982年首屆茅盾文學獎評定以來,在大約20年的時間裏,已經有24部長篇小説獲此殊榮。在80年代,周克芹的《許茂和他的女兒們》、李國文的《冬天裏的春天》、古華的《芙蓉鎮》、張潔的《沉重的翅膀》、劉心武的《鐘鼓樓》、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淩力的《少年天子》都曾摘取這頂桂冠。事實上,茅盾文學獎一直被認為是中國文學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曾在相當一批作家的心中,佔據了不可取代的位置。它在一定意義上給中國敘事文學的發展和推進提供了相當重要的一種參照。儘管在進入90年代以來文學寫作越來越遠離大眾的日常生活,但是,茅盾文學獎仍然對純粹的文學寫作起著非常大的激勵作用。
《長恨歌》:純粹文學寫作的尺度
第五屆茅盾文學獎評選結果公佈之後,我採訪了十幾位作家,大家雖有不同程度的保留,但對於目前的這個結果基本上還是認同的。鐵凝説:“《塵埃落定》和《長恨歌》都是非常優秀的作品,它們代表著90年代文學創作的水平。”上海作家趙麗宏也認為,結果是可以接受的,具有一定的權威性,他説:“《長恨歌》和《塵埃落定》都有很高的藝術水準,張平的《抉擇》強烈地關注現實,《茶人三部曲》表現了濃郁的文化氛圍,它們都是非常不錯的作品。”北京的青年作家邱華棟也表達了同樣的看法,他比較上一屆評選結果,認為這一屆更令人滿意,“王安憶和阿來的作品不僅有很高的文學價值,還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張平的作品現實意義也很強,雖然不同,但都有應該獲獎的理由”。余華聲稱其他三部小説還沒來得及看,但他對王安憶的《長恨歌》則備加推崇,認為是“文學敘述與人物命運的完美結合”。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副研究員陳福民則把王安憶的獲獎看作是標識了茅盾文學獎真正的尺度,他指出:“王安憶是一位歷久不衰的作家,她不依賴於歷史風雲和意識形態構築自己的寫作空間,是非常難得的,她的獲獎,對純粹的文學寫作是個鼓舞。”
《茶人三部曲》:分量孰重孰輕?
在這次獲獎的4部作品中,浙江作家王旭烽的《茶人三部曲》是作家們看得很少的一部作品,又是大家議論較多的一部作品。這部小説的第一部《南方有嘉木》出版于1995年,被稱為“一部茶葉世家的興衰史,一部學者化的藝術長卷”,出版後就在讀者中産生了一定的影響。讀過這部小説的一些讀者表示,小説比較好看,在一定意義上也寫出了當年的歷史氛圍,是一部比較不錯的作品。但放在茅盾文學獎中還是顯得分量輕了一些。我採訪過的作家絕大多數沒有讀過這部作品,對這位作家也知之甚少。曾經以晚清為背景寫過一部長篇小説的青年作家周瑾讀過《南方有嘉木》,僅僅是因為這部小説也寫了晚清那個歷史時期,她承認,對她來説,這部作品“讀不下去,不大吸引人”。很多作家表示,茅盾文學獎有意無意地忽略了更加重要的作品。邱華棟就認為,如果余華的《許三觀賣血記》或劉震雲的《故鄉面與花朵》能獲獎就更好了,“一部200余萬字的東西應該有它的位置”。鐵凝、徐坤、周瑾等作家也分別提到了張煒的《古船》、曾維浩的《弒父》以及余華、格非、馬原等作家的作品。徐坤説:“有些分量很重的東西沒放進去,使這個獎顯得很單薄,難以吸引更多的注意力。”
這種判斷上的差異,作家們認為,主要是由於文學觀念的不同。任何一種評獎都可能受到各種複雜因素的制約,都有自己的一套標準。同樣是最近公佈的由上海市作協和《文匯報》聯合發起組織的全國百位評論家推薦90年代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作品活動,推選出最有影響力的10部作品,王安憶的《長恨歌》排名第一,同時包括了陳忠實的《白鹿原》、韓少功的《馬橋詞典》、余華的《許三觀賣血記》、《活著》、張煒的《九月寓言》、史鐵生的《務虛筆記》、《我與地壇》等。這裡顯示了另外一種更純粹的文學觀,要求茅盾文學獎認同這樣一種對文學的認知也許是非常不現實的。事實上,從茅盾文學獎的現實主義傳統和這一屆評委會的組成,我們大體可以了解,目前這個評選結果雖説不上多麼公正合理,卻是符合這種身份和定位的。一些比較年輕的作家,比如徐坤、邱華棟、周瑾,都表示對茅盾文學獎的這種“狹隘”可以理解,但也希望能夠吸收更多的新觀念,給其他的文學留一席之地。周瑾甚至建議茅盾文學獎應該放開眼界,它的視野應該包括港、澳、臺以及其他海外華人的文學創作,應該讓茅盾文學獎成為所有中國人都關心的獎項。
茅盾文學獎:一種社會檢驗
相對於作家們的理智和平靜,文學以外的反映似乎要熱烈得多。事實上,最敏感的還是第一線的那些書店老闆,自從評選結果公佈以後,各家出版社的存貨都在最短的時間裏被搶購一空。人民文學出版社是茅盾文學獎的獲獎大戶,所有24部獲獎作品中,屬於該社的作品就有11部,佔了近50%。今年的獲獎作品《塵埃落定》已經發了10萬以上,該社副主編張福海認為,獲獎後該書至少可以再賣5萬。《長恨歌》的責任編輯、作家出版社的楊葵對記者説,這本書將很快以新的面目、新的封面設計和讀者見面。群眾出版社文譯編輯室主任張蓉告訴記者,《抉擇》一書目前已發10余萬冊,獲獎後,他們已經立即加印,以滿足市場的需要。
這在一定意義上説明了普通讀者對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的一種認可,同時也可以説,茅盾文學獎對於普通讀者的閱讀有很重要的指導和引領作用,它甚至可能在一定的時期,在社會上創造一種閱讀空氣。在這裡,茅盾文學獎顯示了它的更重要的作用,和更加偉大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