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場比獲獎更重要 ——訪《抉擇》作者張平
央視國際 2003年12月29日 10:40
陸梅
張平,1954年11月生於西安,1958年返回祖籍山西,1982年畢業地山西師大中文系。現為山西省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民盟中央委員。1981年開始發表作品,迄今已發表各類作品400余萬字。主要作品有《祭妻》《兇犯》《天網》《孤兒淚》《抉擇》《十面埋伏》《對面的女孩》等。先後獲各類獎項三十余次,連續五次獲"五個一工程"獎。《抉擇》為建國50週年重點獻禮作品。
得知自己的小説《抉擇》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時,張平正出差在遙遠而美麗的西雙版納。電話裏,記者問張平:獲獎後的心情是否起了些波瀾?張平答:興奮的背後,更多的是誠惶誠恐和忐忑不安。
他告訴記者一個往事:就在上一屆“茅盾文學獎”評選時,他的另一部作品《天網》在最後五部的角逐中,因差一票而落選。當時聽到這個消息,多多少少感到有些遺憾和失落--因為那時由於《天網》觸及了現實生活中一些尖銳的矛盾,被人告上法庭,正打著官司,張平心裏很想讓這部作品得到更多人的承認。而現在,時間過去幾年,張平的心情已變得平靜。
雖説這一次獲獎了,可張平卻認為,他只是當代作家中幸運的一個。還有許許多多作家的作品,要更深刻、更優秀、更精緻,也更有震撼力。而評委們之所以把選票投給了他,更多的是對他這種創作方式的關注和鼓勵,是希望他能在這條創作路上寫出更好一些的作品。所以張平覺得,獲獎只是他的一個新起點,同獲獎本身相比,固守一個作家的基本立場要更重要。
那麼,是什麼原因,使得《抉擇》在社會上産生如此大的反響?
張平答:那是因為小説是在為大眾代言,毫不回避社會的尖銳矛盾,在揭示腐敗分子丑行的同時,對其加以無情的撻伐。
腐敗,一個沉重而敏感的話題。改革開放20餘年,中國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然而社會進步的同時也使一些必須面對的矛盾和問題日益突出。比如幹群矛盾、比如國企改革、比如腐敗。腐敗問題,一直是中央在著手抓的大問題。可為什麼,反腐這麼多年,越反腐問題似乎越嚴重?幾年來,張平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他知道,既然他選擇了為大眾代言,就應該直面這個敏感而沉重的話題。
促使張平寫《抉擇》的,正是他背後的這種激情與責任。寫《抉擇》之前,張平因另一部作品改編電視的需要,同在原電視臺導演先後來到多家國有大中型企業採訪。一聽説要採訪,工人們的反映異常熱烈。當聽説採訪者要聽實話時,他們竟蜂擁而至。
隨著採訪的深入,張平又一次覺得有話要説。他深深感到,改革的陣痛,絕不是把痛苦和磨難只留給廣大的老百姓,而讓那些少數改革的投機者和顛覆者變得更加富有和為所欲為。經過一段時間的構思,他一氣完成了小説《抉擇》。
因為連著寫了幾部這樣的作品:從《天網》到《抉擇》,從《法撼汾西》到《十面埋伏》,張平的名字越來越多地在百姓口中傳播。他幾乎每天都要收到各地讀者的來信來電,有鼓勵支持他的,有向他訴説委屈的,於是有人戲稱他的家是山西省的“第二信訪辦”。有一個讀者為了能親眼見一見作家張平,竟千里迢迢找到山西來。終於見到了張平,為表示對作家的敬意,他鄭重地從包裏取出一隻瓷做的馬來要送給張平。可那匹馬因主人路途奔波不小心把一隻腳給折斷了,看著他的懊悔樣,張平感動了,他收下那只斷了腳的馬。至今,它還躺在張平家的櫃子裏。
和他老老實實的寫作方法一樣,每寫一部作品前,張平都要進行大量的採訪和調查。不熟悉,不了解,感動不了自己的人和事,他根本無法落筆。《抉擇》之後,他的一部描寫公安戰線和惡勢力鬥爭的小説《十面埋伏》就是在大量的調查後寫出的。為了體驗那種驚心動魄的感覺,他曾跟著特警隊,連夜長途奔襲數百公里,到鄰省一個偏遠鄉鎮去解救人質。回來後,竟昏睡兩天兩夜,上吐下瀉,高燒不退,住院20余天。
也許有你問張平,難道沒有想過嘗試一種新的寫作方式?張平答:試過。早在八十年代,他看了福克納的《喧嘩與騷動》、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等作品後,便發表了一些中短篇,其中的一些作品還得到了人們的讚許。可漸漸地,張平還是放棄了這種嘗試性的寫作。因為他覺得自己不管怎麼折騰,寫出來的仍然還是一種表層的東西,而不是自己血液裏流淌出來的。
人生的大半生,一步一步走得不容易。這就是融入自己血液中的敘事文本和思維模式。這已不是一種選擇,而是出自內心的本能。那麼,倘若讓張平放棄這種本能,無異於割斷他的血脈親情。所以,他的寫作註定了是關注現實、直面現實,為千千萬萬的普通民眾代言。(tom.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