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走近獲獎作家 > 正文

王安憶:愛看推理小説的文學大獎得主

央視國際 2003年12月29日 10:14

  

沈文愉

  採訪王安憶的機會不多。作為第五屆茅盾文學獎的得主之一,王安憶在近日于茅盾的故鄉浙江省桐鄉市烏鎮鎮舉行的頒獎大會期間成為記者們追逐的目標,她終於能夠坐下來與記者面對面地進行交流。

  對於以長篇小説《長恨歌》獲得我國文壇上具有最高榮譽的大獎之一———茅盾文學獎,王安憶的心態很平和也很坦然。“我很高興得到這個大獎,但卻也覺得是一件自然的事情。從1979年發表第一篇小説以來,我已經寫作了21年的時間。這21年裏,我從來沒有鬆懈過對寫作的努力,我一直以誠實的勞動對待每一個字和每一個句子,寫作貫穿了我的生活。所以當回報來到的時候,雖是意料之外,卻也感到是情理之中。我想到中國的一句農諺: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當然,還有一句農諺是:風調雨順豐收年。”王安憶説。

  看到書名為《長恨歌》的小説,也許有人會以為是講述白居易筆下“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的故事,其實不然。小説從40年代寫起,敘述了一位平民出身的美麗、善良而又柔弱的女性不幸的一生和悲劇的命運,對於那些遠離了時代主潮,不能把握自己命運的婦女弱者寄予了深深的同情。王安憶以委婉有致、從容細膩的筆調深入上海市民文化的一方天地,對由歷史和傳統所形成的上海“弄堂文化”進行了思考與開掘,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人間情懷洋溢在字裏行間,漸漸地浸潤出了那令人難以釋懷的藝術感染力。

  王安憶創作《長恨歌》用了一年時間,這部小説是她比較滿意的作品。在該書中她將長久以來一直使用的用綿密、繁複的文字把對話作為一種敘述來處理的手法推向了極至。王安憶説:“我追求文字上的華麗,很想寫出繁華夢破滅的故事。”

  文學創作現在對於王安憶來説是至關重要的。“寫作對我是一種工作,我喜歡的工作,生活要為工作讓步。在我看來,寫作是從我內心出發的,是我心靈的需要。”她目前以有節制的職業作家的方式進行創作,每天上午任何事情都不能干預她的寫作。她用手寫稿,寫完後再輸入電腦,她認為在電腦上不能思考,沒有寫作快感。

  王安憶喜歡過比較個人化的生活,不太喜歡社會化的生活,生活狀態很平淡。每天在使用面積60多平方米的居所裏創作、看書、記日記,晚上與老父共進晚餐。她愛看推理小説,最喜歡看阿加莎克裏斯蒂的作品,臥室中有一書架的推理小説。別人笑她説:“與這麼多殺人犯一起生活多可怕。”她認為這些書不光是破案,主要是表現人性。

  當然,獲得文學大獎也是值得慶倖的事。王安憶説:“我很幸運地處在一個好時代,思想解放,個性得以健康發展。我在寫作上走過的每一個階段都受到文學界前輩與同仁真摯的關注與寬厚的評論,大家總是善待我,使我一直保持著向上的決心。在市場經濟帶來的消費社會,文學似乎變成了一個冷清的話題,其實不必沮喪,也許這正是它的真實性質,它總是避開外部的喧嘩,而在寂靜的內心深藏著。所以,我依然歡迎我們的時代。

(編輯:小文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