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著名當代藝術展簡介
央視國際 2003年09月15日 15:11
在一個國際交流和經濟合作與日俱增的時代,對一個向世界開放的大都市而言,雙年展和它特有的開放性和推動力可以作為最理想的象徵,拓展與促進世界各民族之間的文化藝術的最直接的交流,更有利於吸收外來文化,創造本土文化的當代表達方式。
一般來説,雙年展每兩年舉辦一次。自1895年發展至今,已成為許多國家普遍採用的一種展示世界藝術當前狀況及動向的展覽形式。每屆雙年展總會不同程度地體現出當前藝術創作上新的趨勢和動向。它由若干種類的藝術展覽組成,既有藝術大師的回顧展,也有最前衛的新藝術的展示。在展覽期間,舉辦展覽的所在城市各大場館都會配合雙年展主展場舉辦不同風格的外圍展,展覽週期不等,先前一般為兩三個月至半年左右,如今甚至延續至十八個月之久。
在眾多的國際藝術雙年展中,最引人囑目的是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聖保羅國際藝術雙年展及卡塞爾文獻展。美國的惠特尼雙年展雖已舉辦多屆,但僅限于美國本土及獲得美國綠卡或在美國生活的藝術家。
追溯雙年展的發展歷史,首先要提的是創始於1895年的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它開啟了世界藝苑中雙年展的大門,成為意大利對外的藝術窗口,是世界眾多雙年展中規模最大的。每一屆參展的國家、藝術家人數、作品種類都不完全一樣,各具特色。多樣化,始終是威尼斯雙年展的一個特點。尤其是1999年的雙年展,藝術總監哈洛德?塞曼提出“全面開放”的主張,主要是肯定當代藝術的力量。威尼斯雙年展主席保羅馬拉也提出要使這一傳統形式的國際性展覽“活力綿延不決”,使它成為“當代藝術界的一個基本參照點”。威尼斯雙年展由原來主要面對歐洲國家的藝術家逐漸轉為面對世界範圍的藝術家,值得一提的是1993年的第45屆雙年展正式接納了中國當代藝術家的參展和中國批評家的策劃和介入,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在此之後,第48屆雙年展中包括旅居海外的華人藝術家在內有19名中國藝術家參加,使中國的當代藝術在世界範圍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2003年威尼斯雙年展的主題是以架上寫實繪畫為主調,一反雙年展過去以裝置、多媒體以及各種觀念的交匯為主。
在國際藝術雙年展中資歷排行第二,僅次於威尼斯雙年展的是聖保羅雙年展,1951年由馬塔拉佐以威尼斯雙年展為藍本創辦而成。聖保羅雙年展自成立以來,一直是巴西最重要的藝術活動。擁有世界第三大城頭銜的聖保羅,雖坐落著眾多的博物館和文化藝術機構以及重要的畫廊,但聖保羅雙年展至今仍被視為聖保羅當代藝術國際化的重要象徵,享有重要國際聲望,不僅是巴西引進國際藝術潮流的櫥窗,更是巴西向國際藝術圈介紹巴西藝術的舞臺。雙年展的走向也直接而深刻地影響了巴西當代藝術創作的發展。2002年的第25屆聖保羅雙年展打破了成立半世紀以來的傳統,首度委任一位非巴西出身的德國策展人胡格來擔此重任。為求雙年展更具當代感,並擁有一個較明確的面貌,胡格取消《歷史核心》單元,以期使雙年展導向以推介國際當代藝術為主,此舉立刻引起正反兩方面的不同評價。更重要的是,在構思本屆雙年展架構時,他企圖打破其他重要展覽如威尼斯雙年展與卡塞爾文件展所呈現的歐洲中心為本位的偏見與霸權主義,因此大量引進非洲和亞洲地區的藝術創作。而且,相較于其他國際雙、三年展,胡格打破了由某策展人獨攬組織大權的現象,將總策展人的權力大量分散給其他策展人,不過,他仍掌握最後的裁定權。
中國當代藝術家繼威尼斯雙年展之後,于1994年參加了第22屆聖保羅雙年展。2002年由胡格主策劃的第25屆聖保羅雙年展,中國首次建立國家館,標誌著中國當代藝術與國際的對話日趨成熟。
德國的卡塞爾文獻展,長期以來,一直擔當著國際當代藝術中心的重要角色,迄今為止,已舉辦了11屆。文獻展的創辦與當時的歷史與社會的需求密不可分。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地理位置,國家利益的需要(走出困境重返國際大家庭)以及整個藝術界甚至某些技術發展的統一運作的結果,使文獻展及以後的展覽機構得以建立,使人們從精神上、視野上走出低谷,重新站在歷史的地平線上。而且在一個正確的時間範圍內,以一種可以説有點不尋常的方式將這個展覽永久地確定在一個特定的城市,這是創始人阿諾德全力建造的結果。為德國重塑新的國際形象起了重要推動作用,展覽的重要性遠遠超出了它本身的意義,遠遠超越了藝術的範疇,而在政治、社會甚至經濟等方面參與了重建德國,改變德國命運的整體發展戰略。首屆文獻展大大刺激了年輕一輩藝術家的創造力與發現的熱情,他們通過這次展覽知道了自己應怎樣去完成自我的創建與發展。藝術家們無意識中造就的一些蛛絲馬跡也成了分析的線索,從中批評家們得出種種猜測、揣摩與可能,而這些理論上的活躍與不穩定比一個一致的結論更為重要,因為它導致了更多的思維指向,將更多的完善、完成一種創造的機會再次交給了藝術家。對觀眾來説,人們覺得離藝術很近,還可在其中游觀玩味,那麼人們與大師之間的距離也就並不遙遠,藝術與社會也就並不遙遠。文獻展覽公司在展覽之後建立,並從此成為以後各屆文獻展和其他重要展覽的常規組織機構。首屆文獻展的結果導致了以後數年內的一種現代藝術學術化的傾向。第二屆文獻展及參展藝術家的共同合作,使文獻展的地位在國際藝術界變得更加重要,成為公認的“意大利威尼斯藝術雙年展”之外的又一個國際性重要藝術展。在歷屆文獻展中,第七屆文獻展的策展人魯迪?福克斯認為,繪畫藝術的魅力並沒有因此而消失,有一批藝術家在傳統的畫布與油彩之間尋找新的內容,而且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此屆展覽中又出現了以表現主義手法為主要手段的“新內容的繪畫”。魯迪把這屆展覽辦成一屆“對話”式展覽,而不管激進的前衛藝術評論的攻擊。1997年的第十屆文獻展的策展人大衛?凱瑟琳引入大量學術理論與文化討論,讓文獻展除了作為一項關於美學、藝術的視覺展示外,也是一個關於政治、經濟和文化思辯以及理論生産的場所。第十一屆文獻展藝術總監歐奎?恩威佐將展覽的時間拉長到18個月之久,他所組織的馬拉松式學術研討會涉及議題橫跨政治、文化、社會、經濟。他致力提出一個具全球化、不分年齡、資歷、不分地理文化、不分學科領域的藝術新視野,第一次如此大規模邀請來自歐美文化體系以外地區的藝術家參加,約有1/2藝術家源自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和東歐,恩威佐認為藝術不能脫離社會與現實。
已延續了71年的美國惠特尼雙年展致力於推廣美國當代藝術並引領藝術潮流。為力求表現出美利堅共和國的多種族社會形態,雙年展以廣義的美國藝術家來規範參展者,即只要是美國籍或非美國籍但在美國境內創作的藝術家都可受邀參展。與一般大型國際性雙年展不同,惠特尼雙年展帶有特定的國家色彩。2002年雙年展著重于媒體藝術及新媒體藝術走向,網絡藝術在此屆展覽中表現突出,中國參展藝術家的作品運用了中國傳統水墨及筆法表現當代關懷。儘管雙年展鮮有繪畫作品,但策展人使多種多樣的新媒體藝術包括網絡藝術、錄象藝術和聲效藝術得以展示。
雙年展的參展作品來源主要是個人展覽、聯展、回顧展、一展季結束時零散的某個藝術家的作品、收藏展、為某專題專門舉辦的展覽等。為了尋求適合雙年展主題的作品,策展人一般都提前一年甚至更早走訪各國藝術家,了解參展藝術家的參展作品創作背景及狀態,慎重挑選每位參展藝術家。當代藝術似乎不再有什麼具體流派可言,每位藝術家都是隨心所欲地選擇自己的藝術語匯。各國雙年展中都或隱或現地體現出幾種趨勢:觀念主義仍然滲透在一些作品中,但藝術家們又開始在材料的選擇上有了新的思考;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將藝術品與展出環境有機地聯絡在一起;前衛藝術中開始出現對傳統的反思和懷念;純技術因素讓位於藝術的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