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美文雅帖推薦

《兄弟連》:好萊塢神話的TV版

央視國際 2003年11月10日 14:20


  《兄弟連》以一種簡單的、符合當代人口味的觀念來敘述歷史。當這一文化産品通過電波行銷全球、風靡世界時,它也將同時成為對大國主流意識形態的一次成功推銷。

  HBO(有線電視)至今耗資最昂貴的電視劇《兄弟連》,由排在好萊塢“權力榜”頭20位之內的兩位電影工作者湯姆漢克斯與斯皮爾伯格共同製作。這部成本高達1.2億美元的電視劇集,將在中央電視臺首映。曾在《拯救大兵瑞恩》一片中合作過的湯姆漢克斯與斯皮爾伯格分別擔任此劇集的監製和導演。而他們也不止一次地表示:儘管《拯救大兵瑞恩》獲得了極大成功,而《兄弟連》卻是根據真人真事拍攝的,規模上更龐大,有更為“令人震撼”的表現。

  這出長達10集的電視劇集,根據作家史蒂芬安布洛斯的同名暢銷小説改編而成。該劇描寫第二次大戰期間,美軍101空降部隊506團E連的故事。1942年,他們在美國喬治亞州接受了嚴格的訓練,這支精英步槍連在第二次大戰盟軍諾曼底登陸的首日早晨(1944年6月6日)跳傘進入法國,不但參加了“突出地帶作戰”,還圍剿了希特勒位於貝希特斯加登的大本營。其中許多人物原型仍健在,並被安排在每集的片頭接受採訪以印證片中的內容。然而,這並不能改變其內容的實質,那就是,它不可避免地是對好萊塢神話的又一次精巧重述,仍然在為當今的“美國夢”輸血充電,在“反戰”和伸張正義的外衣包裝下,它仍然是一個美國主流意識形態的揚聲器。

  

按照社會平均口味製作文化快餐

  對大多數迷戀美國電影的觀眾來説,好萊塢是一個瀰漫著神秘光環的“夢幻工廠”,一個童話中精靈聚集的奇妙的地方。他們總能在好萊塢的電影中發現一個超越于平庸、凡俗生活之上的美麗新世界,獲得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得到,卻在心底渴望已久的奇妙體驗。雖然這些電影只能使他們獲得短暫的快感和滿足,但在數量眾多的影迷心中,卻是世俗人生不可或缺的點綴。不管你是好萊塢電影的崇拜者還是激烈的批判者,你都不能否認這樣一個事實:好萊塢電影具有一種神奇的功能,它像傳説中的上帝那樣,製造了一個夢幻般的世界。雖然從這個奇妙的世界中我們可以隱隱地看到現實生活的某些影子,但事實上,貫穿著那個世界的,是一些比複雜、紛繁的現實生活簡單得多的童話原則,或者是某種人為地製造出來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其背後真正的原則是商業利益。

  好萊塢電影就像肯德基快餐一樣,往往是按照社會的平均口味去設計的。在歷史題材的影片面前,以一種簡單的、符合當代人口味的觀念來敘述歷史,是好萊塢為全世界觀眾提供符合大眾口味的文化快餐的一貫法則。人們在繁忙的生活之餘走進影院或打開電視,需要的只是對歷史或者生活作出一種簡單明了、通俗易懂的解釋,而不願意看到一段晦澀、沉悶、需要費神去探究的歷史。電視連續劇《兄弟連》就是在這種生産法則輻射下的最新産品。

  

嵌入神話故事構架的歷史劇

  儘管以製造神話和夢幻著稱的斯皮爾伯格在拍攝這部影片時一改以往風格,採用了諸如老兵訪談等充滿紀實味道的手法,試圖再現真實的世界,但實際上,他並未逃脫好萊塢式嫻熟的敘事技巧和充滿張力的電影套路。

  從這個意義上講,就像斯皮爾伯格以往那些充滿浪漫的幻想和冒險元素的影片一樣,我們在這部影片中仍舊可以看到一個個關於英雄排除萬難獲得成功的故事,看到正義與邪惡的鮮明對立,以及一個個充滿冒險精神的、神話般的主人公。這與他先前的影片體現出高度的一致性。

  在“印第安那瓊斯”系列影片中,我們恰好也看到了:“受美國政府委派的”考古學家印第安那瓊斯為了爭奪基督教聖物,與納粹歹徒展開了一場正義與邪惡的戰鬥,歷經艱難險阻,最後以其驍勇善戰獲得了勝利。至於《拯救大兵瑞恩》,則更與本劇是孿生兄妹,不必多表。可以想像,當斯皮爾伯格構思時,他眼前浮現的德國兵會不會在某些時候變成大白鯊?而片中勇敢衝鋒的士兵又會不會是一個新版本的印第安那瓊斯?

  通過一系列傳奇又倣真的引人入勝的情節,影片將好萊塢最拿手的英雄神話與二戰諾曼底登陸的史實糅合在一起,通過無數細節的精心塗抹,將神話故事成功予以重新打扮:片中的美國大兵成了歐洲大陸的救世主,超級大國兼濟天下的壯舉再一次刻入傳媒銘文上,在使觀眾接受了這段真實歷史的同時,又“捆綁銷售”了典型的好萊塢神話。

  
正如肯德基裏吃不到鮑魚、燕窩一樣,這樣的好萊塢影片供應的只是似曾相識的神話,而隱藏在人物以及這一歷史事件背後的、涉及社會和人性等更為深刻的人文內涵,卻依然缺席。因此,儘管影片以全新的角度展現了真實的諾曼底進攻日的歷史,卻僅僅停留在歷史的表層之上,雖然能夠通過年輕戰士們的遭際和慘烈的戰鬥場面激發起人們對戰爭的憎恨和人道主義情懷,卻沒有給觀眾帶來更深入的啟發和思考。

  

平民的、英雄的、美國的

  在斯皮爾伯格這個最具好萊塢特色的天才導演執導的歷史片中,我們可以發現在許多成功的好萊塢主流電影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獨特的視點和對普通人的關注並沒有被挖掘出更深刻的人文內涵,而往往只展現了具有普遍意義的、最淺顯,也最能夠吸引、蠱惑大多數觀眾的人性話題。影片所注重的依然是緊張、曲折的故事情節和使人嘆為觀止的視聽效果。

  可以看到,在《兄弟連》那些被普通人化了的傳奇英雄的故事中,重現歷史繼續著商業影片的一貫策略方式:既不妨礙好萊塢的造神傳統,又能夠使觀眾産生一種親近感,使觀眾進入最完美的觀影狀態。觀眾可以感覺到這些英雄身上濃郁的平民化氣息,感覺到他們豐滿的性格和豐富的情感。當影片的泛人性主題被提升到高潮的時候,可以獲得觀眾最大的認同感,並達到最好的煽情效果。同時,這些普通人傳奇般的經歷以及赫然承載的某種道德理想的身份,又使觀眾獲得了觀看超越于現實人生之上的英雄神話後的滿足感,而且這比看到聖人般高高在上的虛幻英雄形象更令人滿足,因為這更具有説服力,更能使觀眾進入一種介於現實與夢幻之間的奇妙狀。

  《兄弟連》每集選取一名戰士作為故事的敘述者,分別以他們的視點回憶E連的前史後

  傳,冒險故事和英雄神話此起彼伏。在這些視點關照下,美軍驍勇善戰、出生入死的拯救經歷簡直就是一次“印第安那瓊斯”式的輝煌冒險。儘管第九集提出了“我們為什麼而戰”這一極具探討價值的問題,但隨著情節的鋪排與展開,我們發現斯皮爾伯格並未借此深刻地探討戰爭的荒謬性,而在最大限度上把自己對戰爭的反思納入了一種相當正統的主流意識形態的軌道。跟《辛德勒的名單》、《拯救大兵瑞恩》一樣,影片輕而易舉地用一種泛人性的或者泛人道主義的色彩使原本值得深入探討的“戰爭”、“人性”的主題成了最具大眾性的煽情賣點,喪失了原本可能呈現出來的豐富涵義。

  

造美國夢的流水線

  恰如每集選取了不同的敘述者一樣,全劇每一集也都分別由不同的導演來掌舵。對於好萊塢來説,這是由來已久的慣例。因為它業已形成的類型影片生産機制早已經將製作模式量化為固定操作流程。

  所以在這樣的劇集裏,字幕表上的斯皮爾伯格和湯姆漢克斯都有了更形而上的涵義。他們代表的是一種服務於特定意識形態的工作方式。就像該劇監製湯尼圖所説:“斯皮爾伯格在拍攝《拯救大兵瑞恩》時,曾為大家立下一個拍攝模式,我們大家都同意在《兄弟連》中沿用相同的電影語言,包括手持攝影機、主觀鏡頭、影像搖動、以士兵的角度來拍攝戰爭場景,等等,每個導演都從這個基礎模式出發,加入一些新東西,再加入一些獨屬於《兄弟連》的風格。”

  縱觀奧斯卡獲獎影片,我們還發現,在越戰後,美國出現了一批反戰的或呼喚家庭倫理溫情的影片,如《獵鹿人》、《金色池塘》、《克萊默夫婦》、《生於7月4日》等。90年代以來,一種具有黷武傾向的影片悄然抬頭,其中既有現實題材也有科幻片、災難片,包括《獨立日》、《天地大衝撞》、《生死豪情》、《空軍一號》,等等,其中無一不體現出美國以拯救者自居的敘事策略。

  

  作者:李 波 【bdkz】(文化論壇網名)

  >>>>>>進入文化論壇,發表您的觀點

(編輯:小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