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文化年研討會在京舉行
央視國際 (2005年04月25日 13:37)
中國文化報報道 中法文化年的反響熱烈而持久——中國文化年在法國的成功舉辦餘音未了,法國文化年接著在中國精彩演繹,而由文化部、人民日報社共同主辦的中法文化年研討會,近日在北京舉行。文化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孟曉駟出席研討會並致辭,原文化部部長王蒙,外交學院院長、原中國駐法國大使吳建民等出席。研討會由文化部黨組成員、部長助理、外聯局局長丁偉主持。
孟曉駟在致辭中説,中法互辦文化年是中法兩國元首基於當今世界格局和國家利益的戰略考慮,高瞻遠矚做出的重大決策,中法兩國領導人高度重視和關注文化年的活動。中法互辦文化年是實施中華文化走出去戰略、宣傳中國的國情和傳播中華文化的需要,也是中國文化自身發展的需要。我們欣然同意在中國舉辦法國文化年,不是簡單的外交上的對等,因為中國既需要世界來了解自己,也需要進一步地了解世界。我們需要敞開門來欣賞外面的風景,真心實意地向人家學習,借鑒世界上優秀的文化成果,這不僅能夠激發中國文化的創造力,而且對於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都是非常有益的。中法互辦文化年是不同文明交融的典範,將為維護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做出重要的貢獻。中法文化年的影響已經實實在在地擴展到許多國家,對於推動中國與歐洲、亞洲國家的文化交流而且對於整體的文化外交格局的形成,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歐洲一些國家受中法文化年的啟發,紛紛提出要和中國共同舉辦文化年的建議。目前已經確定的是,2006年將在中國舉辦“俄羅斯文化年”和“意大利文化年”,2007年將在中國舉辦“西班牙文化年”。
孟曉駟指出,中法文化年為我們留下了許多經驗和啟示,值得研究和思考。啟示之一,如何對待傳統與創新的問題。我們應當看到,中華五千年文明首先是祖先的驕傲,然後才是後人的驕傲。我們從事文化工作的人應當經常問自己三個問題:我們從祖先那裏繼承了什麼?我們今天創造了什麼?我們能給後人留下什麼?昨天我們是世界文明古國,今天我們還應當努力成為世界文化大國,這需要把資源與産業結合起來形成真正的優勢,才能向世界傳播中華文化。在對外文化宣傳中,我們不僅要介紹五千年文明,還需要著力介紹當代中國文化建設的成果,樹立當代中國的文化形象。啟示之二,巴黎埃菲爾鐵塔披上“中國紅”,香榭麗舍大街盛裝遊行,是中國文化的力量和作用使然,同時也證明了法蘭西作為世界文化大國所擁有的廣闊胸襟。中法文化年的成功舉辦,進一步增強了我們搞好對外文化交流的信心。啟示之三,對外文化交流要服從和服務於國家的外交大局。整個中法文化年與兩國高層外交是緊緊地聯絡在一起的,可以説文化為國家的外交大局增添了光彩,而國家的外交又為文化提升了境界,二者相得益彰、交相輝映。
王蒙在研討中感慨地説,近幾年我國對外文化交流非常活躍,這是在全球化視野及中國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進行的,也表明了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歡迎和接受。今後,我們在對外文化交流中,應當以最陽光和明朗的態度以及中國人的個性和魅力去待人接物。
吳建民認為,中法文化年的影響、規模之大,效果之好,在對外文化交流史上前所未有。中法互辦文化年,有許多問題值得我們思索。比如,在全球化背景下怎樣維護文化多樣性,中國人要重新認識中國文化的價值,等等。他説,中法文化年的意義現在還沒有完全表現出來,需要20年後再看。
外交部歐洲司副司長劉海星和人民日報社、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央美術學院的代表在座談會上也分別發言,暢談感受。中法文化年中方總協調人、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主任呂軍通報了中法文化年的基本情況。北京市新聞辦主任王惠、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薛沛建深有感觸地介紹了中國文化年“北京文化周”、“上海周”成功舉辦的經驗和啟示。
責編:楊育權 來源:中國文化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