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央視特別關注

[本週]你好,法國

央視國際 2004年11月08日 15:45

  CCTV.com消息(本週):週末好!本週,法國文化年在中國拉開大幕,“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遠道而來的法國朋友,中國歡迎你!作為開幕演出的雅爾音樂會,把地點選在了北京的故宮,不過,這不是雅爾第一次來中國,他第一次來中國是1981年,也就是23年前。

  這就是雅爾第一次在北京開音樂會的場景,雖然在那個時候很多老百姓還不知道什麼是“電子音樂”,但能和當時最新潮的音樂演奏如此近距離地“親密接觸”,在場的所有人都瘋狂了。

  在接下來的20多年裏,雅爾不僅讓電子音樂風靡了全球,創造了多項世界紀錄,更對中國文化産生了濃厚的興趣;作為“中法文化年”的“文化大使”,雅爾為他再一次在中國的演出早早地就做起了準備;不光是聽起來不一般,雅爾還説到了正式演出的那個晚上,他更要讓自己的音樂看得見、摸得著。

  不愧是“世界級”的音樂大師,在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出場之後,雅爾一登上舞臺就給了咱們中國老百姓一個驚喜(現場:唱《我愛北京天安門》);不光唱得好,這個法國的“大小孩”説得也不賴。

  雅爾:你好嗎?今晚,中國人民,法國人民,心心相印。

  在故宮午門廣場的演出,雅爾除了帶上了世界頂級的設備和優秀的樂隊之外,還特意邀請了幾位中國的傳統樂器演奏家(現場:和二胡一起表演);來了一次真正的“中西合璧”之後,雅爾在演出的最後拿出了自己的絕活。

  雅爾:音樂增加熱情,增加熱量,讓我們熱起來。

  我在同事中簡單調查了一下,在你的想像中,最能代表法國的是什麼?結果挺有意思的,歲數大一點的會説艾菲爾鐵塔或者拿破侖,年輕的女同事會説巴黎時裝和夏奈爾香水,一個大學剛畢業的男同事乾脆説是齊達內。可能這説明,在我們的印象裏,法國就像是一個萬花筒,她變幻莫測、風情萬種。

  有人説,如果城市有性別的話,巴黎應該是一個漂亮女人,這可能跟法國人對女性的態度有關係,法國政府和老百姓對女人的美麗有著至高無上的推崇,每隔幾年都會選出一名美女作為法蘭西共和國的象徵,她的地位相當於法國人心目中的女神,所以,女人在法國地位高貴。而把跟女人有關的一切時尚當成一項事業加以發展,最早也是從一個法國女人開始的,她就是夏奈爾,1999年,美國《時代》週刊評出了100年來最有影響力的20位藝術家,夏奈爾排在了第二位,這也許是因為在她的手中,時裝變成了藝術。之所以説法國人浪漫,可能就是因為法國人能把平凡生活的各個方面提升成一門藝術,説起來啊,法國人對於吃的態度跟咱們中國人挺像,一點不湊合,而且吃在法國也是一門藝術。

  這位把廚房變得跟戰場一樣的法國大廚名叫皮埃爾嘎涅爾,在法國,自己開餐廳並且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廚師並不多。有人説,去巴黎想要享受最精緻的法國美食,直接去找嘎涅爾准保錯不了。在世界各國的餐飲指南上,皮埃爾嘎涅爾的名字總是出現在法國名廚的行列中,也有人乾脆稱他是“廚房裏的藝術家”。看他做菜真是一種享受,你會覺得有時候他像一個指揮家,有時候像個書法家,有時候又像一個魔術師,聽聽他自己在做菜時的感受吧。

  嘎涅爾:做菜的過程中,我一邊動手,一邊想著我能把菜做成什麼樣子,就像站在一匹野馬的旁邊,正在試圖馴服這匹野馬,在它的周圍打轉,給它喂食,深入到了它的內心,它蹭著你,你摸著它,那時勞動成果就快問世了。我有過這种經歷,我是真正用內心去體驗的,我看著水煮沸的樣子,我就能説出水鹹不鹹。

  在嘎涅爾的餐廳裏最經常更換的是菜譜,因為他總會冒出許多新的念頭,即使是經常光顧的回頭客們也總是滿懷好奇地期待這一次端上餐桌的又會是什麼新花樣。

  嘎涅爾:剛幹這一行的時候,一點兒也不知道將來做什麼,更不敢相信我會幹好,看著菜做好,蓋好蓋子,端出去給客人吃,這種感覺最讓我快樂,這種感覺很優雅。

  除了時裝、香水、法國大餐,法國的葡萄酒也特別有名,法國人對葡萄酒的喜愛真是到了一定的程度,有一個外人看來挺奇怪的法國風俗充分體現了這一點。

  看到這些個性張揚的服裝,您能把它們和馬拉松比賽聯絡起來嗎?可法國人就是這麼浪漫,在波羅克城舉辦的一年一度的維克多馬拉松比賽上,選手就是為了來大飽口福的。參賽者可以在比賽沿途品嘗到久負盛名的葡萄美酒。如此誘人的比賽,不僅法國人踴躍參加,就連其他國家的人也積極響應,大家就是奔著快樂、友誼、還有自己的肚子來參加比賽的。

  參加比賽的人大都是經常在一起跑步的朋友,平時大家就沒少交流,可這樣的比賽讓他們走得更近了,大家盡情地唱啊、跳啊,享受著比賽的快樂。為了讓選手們的熱情延續,路邊的售貨亭又給他們準備了22種葡萄美酒,他們可以邊喝邊跑,流行樂隊也在路邊為他們吶喊助威。

  法國人為了舉辦這樣浪漫的比賽可沒少破費,組織者要準備2000公升的葡萄酒,6萬塊海綿和10萬隻紙杯,用來裝酒的木箱都堆成了山。可只要選手們能分享到運動的快樂和美酒的醇香,組織者和志願者們就算沒白忙活兒。

  跑在這樣風景優美賽道上,選手們似乎已經忘記了比賽,而且還有人玩起了雜技,這樣的馬拉松更讓人覺得是一個朋友的聚會 ,在這裡也讓他們找到了家的感覺。

  説起酒,法國總統希拉克是這麼評價的,他説“中國白酒和法國葡萄酒一樣聞名於世,但在我看來白酒更偉大,因為它給中國優秀的詩人們帶來更多的靈感”。本週,希拉克也來到了中國,他説他很喜歡吃中國的川菜,還癡迷于中國的青銅器,對李白、杜甫的詩歌也了解不少,我想,在中國人了解法國的同時,也應該為自己的悠久歷史感到驕傲,因為咱們自己也有很多好東西值得推廣。也許您還記得今年春節在法國熱熱鬧鬧登場的“中國文化年”,它跟這回在中國舉辦的法國文化年都是中法文化交流的一部分。在那次活動上,一群熱情的北京大媽也成了傳播中國形象的使者。

  現在您看到的是北京新秧歌表演,表演者平均年齡都在52歲以上,最大年齡已經62歲了。

  招呼大夥訓練的這位就是這支業餘秧歌隊的隊長兼教練。當初,連她自己都不敢相信她們這幫快當奶奶的人竟然能有機會把秧歌扭到法國去。

  2004年是中法建交40週年,由北京市民組成的盛裝行進表演是“中國文化年”活動的一部分,孫阿姨帶領下的這支秧歌隊特別受人矚目,隊裏的成員全都是從北京各個社區、街道選出來的,跳舞是她們的業餘愛好,沒有一個出過國,哪想到這頭一回出國意義就這麼重,她們是代表中國出去的。

  人家説原來是在衚同裏、大街上扭秧歌,現在咱們扭到國外去了,已經上了層次了。對,我愛人説你要為祖國爭光,你不光代表北京人,你代表的是中國人。有生以來第一回跳出國門了。我出去我就是外國人,所以我覺得我挺自豪的,我得説兩句話,哪怕見人家問一聲好,打聲招呼呢,大家説,這是早上好。

  出發的日子終於到了,天還沒有亮,孫阿姨就起來了。

  孫敬文:到飛機場了已經不緊張了,比較放鬆了,而且特別高興。再見,再見。

  “我太驕傲了,太自豪了,這是中國人的自豪,我覺得今天的心情特別激動,法國市民特別熱情,特別友好,我感覺我過了一次總統的生活。”

  作為中國的一名普通退休工人,孫阿姨和她的老夥伴們把中國的新秧歌帶材到了法國,讓法國老百姓更加了解中國。

  “有一個外國老太太跟我握完手以後,啪就摟住我,當時我還有點不好意思,她親了我兩下,完了我就跟著隊伍走了,我就覺得這下吻就是代表了國際間,怎麼説呢,就是相互的那種心靈的交流吧。”

  孫阿姨她們把中國的形象傳播到了法國,這也算是一種最生動的文化交流方式,告訴世界,中國的變化有多大。我們渴望了解世界,我們更希望世界了解中國。

(編輯:小文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