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背景資料

關於中法互辦文化年

央視國際 2004年10月04日 16:13

  一、背景

  中法互辦文化年—對外文化交流的盛事和創舉

  歷史性創意

  1999年和2000年江澤民主席和希拉克總統在互訪的時候共同確定舉辦中法文化年。

  2001年4月李嵐清副總理訪問法國期間與法國外交部長韋德里納簽署了關於中法互設文化中心和互辦文化年的《會談紀要》。

  雙方商定,2003年10月至2004年7月,中國在法國舉辦文化年;2004年秋季至2005年7月,法國在中國舉辦文化年。

  二、深遠的意義

  中法兩國是世界上重要的文化大國。兩國都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都十分重視保護和弘揚民族文化和維護文化主權。作為東西方文化的代表,中法兩國主張開展不同文明間的對話和進行不同文化間的交流與合作。中法互辦文化年有利於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有利於東西方文化相互學習,共同發展,有利於維護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三、中法文化關係

  文化關係是中法雙邊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推動兩國關係全面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與其它國家不同的是,文化關係在中法兩國國家關係中發揮著更為獨特的作用,直接受到兩國最高領導人的關注,已成為兩國友好關係的重要特徵。

  在兩國領導人共同關心和支持下,中法文化關係發展順利,目前處於最好的時期。兩國間經常性文化交流項目每年均保持在200起以上並有不斷增長的勢頭,交流與合作的範圍涵蓋文化領域的各個方面,並呈現不斷深化的新局面。1999年和2000年中國在法國成功舉辦的"巴黎中國文化周"和"中國文化季"等大型文化活動吸引了大量的法國公眾,産生了良好的效果。法國在華舉辦的羅丹雕塑展,法國國家交響樂團、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來華演出等項目受到中國觀眾的熱烈歡迎。隨著兩國文化關係的不斷深入發展,中法雙方文化藝術界人士對對方的歷史、文化、藝術的興趣愈加濃厚,兩國人民之間相互了解的願望也更為迫切。為進一步加強兩國業已存在的友好合作關係,並進一步增進兩國人民之間的傳統友誼,兩國國家元首共同決定中法互辦文化年。

  四、籌備

  “混委會”在行動

  為保證文化年籌備工作的順利開展,中法雙方于2001年6月成立了中法互辦文化年混合委員會。混委會先後舉行了五次會議,商討和決定文化年的重大事宜,並做了大量的推動和協調工作。

  中方組委會

  為確定中法互辦文化年的方針、原則並協調各部門和各省市參與文化年活動,經國務院批准,中方成立了由20個有關部門組成的組委會,並在文化部設立組委會辦公室。

  附:籌辦機構成員名單

  五、內容

  濃縮的主題

  中國文化年將以“古老的中國、多彩的中國、現代的中國”為主題,意在展示中國悠久、燦爛的古代文化,絢麗多彩的民族民間傳統和藝術以及不斷創新發展的當代文化精神,以大文化的視角詮釋中國,反映中華民族精神。

  鮮明的特點

  1、決策層次高

  中法互辦文化年是兩國最高領導人親自確定和支持的項目。

  2、時間跨度大

  2003年10月至2004年7月,中國在法國舉辦文化年;2004年秋季至2005年7月,法國在中國舉辦文化年。

  3、交流領域廣

  文化年涉及文學藝術、教育、科技、廣播電視、圖書出版、青年、體育、民族、宗教、建築、環保、旅遊等方面,共計300多個項目。

  4、覆蓋面積大

  中國文化年活動將通過友城等渠道覆蓋法國全境。兩國現有的46對友好省區和城市對文化年活動都表現出很大的熱情。北京、上海、廣州、重慶和武漢等城市將分別在巴黎、馬賽、里昂、圖魯茲和波爾多等城市舉辦文化周活動。

  5、項目質量精

  中國文化年項目立意新、水平高、質量精,如《四川三星堆文物展》、《中國當代藝術展》、《康熙時期藝術展》、《神聖的山峰文物展》、《走近中國——中國當代生活藝術展》、《21世紀中國高等教育展》、《中國民族服飾展演》、中央芭蕾舞團巡演、中央民族樂團同巴黎國家交響樂團合作演出等。

  6、合作程度深

  中法雙方成立混合委員會,在具體項目的運作上採用從策劃到實施的全方位合作方式。

  重點活動時間段:

  中國文化年活動分為三個重點時間段,即2003年10月的開幕階段、2004年1-2月間中法建交40週年紀念日和中國傳統節日春節以及2004年7月的閉幕階段。

  六、開幕式

  開幕式初步安排:

  中國文化年開幕式方案目前仍在設計和完善中,根據初步的設計方案,開幕式將以埃菲爾鐵塔為點,香榭麗舍大街和凱旋門為線,以點為主,點線互動,聯為一體。整個開幕式的理念將突出中法之間的對話與合作。中國文化年開幕式將以其新穎、獨特和大膽的創新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

(編輯:小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