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2003年07月16日 09:49)
作者 楊威
2003年3月29日11時左右,北京一知名新聞網站發佈消息:“美國有線新聞網CNN28日消息稱,微軟總裁比爾 蓋茨在出席洛杉磯的一個慈善活動時遭到暗殺並死亡。”這條“爆炸性”新聞迅速通過網絡和手機短信散佈開來,但半小時後就證明這條消息不過是一個愚人節笑話,於是輿論大嘩,有關網站不得不紛紛致歉並做出檢討。這個事件因其消息傳播之快、之廣而充分展現了網絡媒體的影響力,也因其可笑的謬誤而凸顯了網絡媒體面對即時報道的尷尬。
1998年1月17日深夜,一名獨立於任何新聞機構之外的自由撰稿人——麥特 德拉吉在互聯網上發佈了克林頓與白宮實習生萊溫斯基性醜聞的消息,全美輿論為之震驚,這消息因其不是首先發佈在傳統媒體上,而是發佈在被稱為第四媒體的互聯網上,因而被世界傳媒業稱為“麥特 德拉吉”現象,它充分展示了網絡所具有的強大的信息傳播能力。20世紀90年代末,中國網絡媒體開始高歌猛進的發展,在一系列重大新聞事件的報道中,網絡媒體以其快速、滾動、海量、互動的優勢在新聞傳播領域展現出特有的活力,影響與作用與日俱增,逐步樹立和穩固了自己新興媒體的地位。網絡越來越成為人們獲取信息尤其是新聞的一個重要渠道,CNNIC2003年1月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分析報告》指出,獲取信息是中國網民上網第一位的任務,有53.1%的網民將其作為上網最主要的目的,新聞則在被查詢的信息中佔到78%的比重。在美國,1998年普氏研究中心針對公眾與新聞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20%的美國成年人,即約3600萬人,每週至少一次通過互聯網了解新聞,而在1996年,這兩個數字還分別只是6%和110萬人。在伊拉克戰爭開打的第一天,MSNBC.COM網站的上網人數突然增加一倍,網站的總編輯萊特自豪的聲稱:“在新聞報道方面,這場戰事可能會被稱為網絡戰爭,正如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電臺戰爭、越戰是一場電視戰爭一樣。”網絡媒體作為新興的第四媒體,在新聞傳播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對原有的報紙、電視、廣播三大媒體形成了巨大的衝擊。美國學者約翰 帕夫裏克(John V.Pavlik)寫到,“由於網絡新聞具有互動性,並能按照讀者的需要點登或量身定做;由於網絡新聞是一種融合了文字、圖像、移動圖像以及聲音的全新結合;由於網絡新聞能夠幫助建立以共同利害關係為基礎的群體;同時,也由於網絡新聞能夠以其他任何媒體無法想象的近乎無限的空間提供具有不同深度、不同結構和不同背景的報道,因此,這種新型媒體勢必會改變傳統的新聞。”
在網絡媒體的諸多特點中間,即時性是網絡媒體在媒體競爭中脫穎而出的一大法寶。新聞是媒體的靈魂,新而不聞,聞而不新是媒體的天敵,當傳統媒體由於各種各樣的局限而不能及時、充分地滿足受眾的知情權的時候,網絡媒體脫穎而出,在911事件、美國軍事打擊阿富汗以及伊拉克戰爭等重大國際突發事件的報道中,人民網、新華網、新浪、搜狐等網站均以其即時性的報道及時、迅速、全面的將事件動態性的展示給讀者,充分凸顯了網絡媒體的優勢,也吸引了大量的受眾,使網絡媒體成為突發情況下人們獲取信息的一條重要渠道。與傳統媒體相比,網絡媒體不僅能在第一時間將有關信息提供給讀者,還體現在它盡可能的提供最豐富多彩的信息給讀者,從事件的發生、發展,到事件的背景資料、相關事件等;從文字、圖片,到音頻、視頻、漫畫、動畫等,使讀者在短時間內即可對事件有一個完整而清晰的了解,並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有著重的關注一些問題,這是任何一種傳統媒體都無法獨立完成的。同時,網絡媒體又給讀者提供了一個互動和交流信息的渠道,方便讀者意見的表達和集合,網絡媒體既可從這些信息中斟選出有價值的新聞線索,也可根據反饋的信息調整報道內容,組織更有針對性的報道。這些都是網絡媒體的即時性特點最集中的展現。
當然,網絡媒體的即時性特點在迅速改變新聞傳播方式、不斷擴大網絡媒體影響的同時,也對網絡媒體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虛假新聞、不實信息的不時出現也説明網絡媒體對這一特點的運用並非駕輕就熟。網絡在及時為讀者提供海量信息的同時,也是虛假信息氾濫的主要場所,即時報道要求網絡媒體在第一時間發佈獲得的突發事件的消息,這導致缺乏求證和思考的時間,而為了在新聞競爭中勝出,網絡媒體往往求快、求轟動而忽視了真,不自覺中成為謠言傳播的工具,也損害了自己作為一個媒體的公信力。調查顯示,在克林頓拉鏈門醜聞被揭發的第一週,大約有41%的“新聞”事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新聞,而只是一些意見、分析,記者主觀的意見和猜測被混同於“新聞”的程度是令人驚愕的。
目前的網絡假新聞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在特殊時期由政府、軍隊等機構和組織製造的假新聞。這種新聞在戰爭等緊急狀態下最易出現,希蘭 約翰遜曾説“一旦戰爭爆發,最先受到破壞的就是事實真相。”為了影響和控制輿論,戰爭雙方都會蓄意製造一些虛假信息,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在阿富汗戰爭期間曾表示“戰爭期間,真相如此寶貴,以至於必須用謊言來加以保護。”伊拉克戰爭中美國曾稱守衛巴士拉的伊軍投降,而伊拉克則聲稱在許多地方挫敗了美軍的進攻等,作為媒體來説,因為事件現場難以進入,發佈者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因而難以判斷這類新聞的真假,而事件的嚴重性使得網絡媒體難以忍受不報道的代價,只能報道雙方發佈的信息,無奈之下成為雙方信息戰的工具。另一類虛假新聞則是由一些個人、團體或企業為了製造轟動效應或者純粹是為了取樂而捏造出來的,這些假新聞可以通過審慎的查證和精確的判斷而得到避免,但網絡媒體的編輯為了追求可讀性、獵奇性,容易被這樣一些偽造的“重大新聞”衝昏頭腦而失去判斷能力。如克林頓性醜聞事件和比爾 蓋茨事件中,都是因為網絡媒體追求轟動效應而沒有進行嚴謹的求證,導致虛假新聞大行其道。對第一類假新聞,讀者還能抱著寬容的態度來對待,而第二類假新聞則往往引起讀者的反感和厭惡。
網絡媒體作為一種新興的傳播工具,即時性是其一大優勢,同時也是當前出問題最多的地方,網絡媒體應大力加強對即時性的研究和適應,以充分的利用這一優勢,避免在報道中出現被動,甚至尷尬的境況。即時報道對於大陸新聞媒體來説是一個新鮮的事務,雖然傳統媒體在一些重大事件,如國慶閱兵、春節聯歡晚會的直播等報道活動中初步積累了一些經驗,但總的來説,大陸新聞媒體在這方面的經驗還遠遠不足,尤其是對於突發事件、敏感事件等的報道缺乏應對的機制和策略,作為媒體隊伍新兵的網絡媒體則更為缺乏這方面的經驗。在傳統媒體很少開展即時報道的情況下,網絡媒體的即時報道顯的新穎別致,吸引了眾多讀者的注意力,但過多的關注和先天的不足導致網絡媒體在即時報道中出現的錯誤被放大,成為新的焦點。網絡新聞報道中虛假信息的出現一方面反映了網絡媒體在發展過程中的一種浮躁心理,另一方面也應看到這是網絡媒體發展過程中的一種必然現象,任何一種媒體的成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必然要經過一個發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就必然會有一些不成熟的東西浮現出來,對於網絡媒體開展即時報道的探索,應該持一種鼓勵而不是打擊的態度,以幫助網絡媒體儘早熟悉並充分運用即時報道。
網絡媒體在勇於創新的同時,也要主動承擔媒體的社會責任,杜絕虛假新聞,維護正確的輿論導向,維持媒體的公信力。江澤民同志曾説:“輿論導向正確,是黨和人民之福;輿論導向錯誤,是黨和人民之禍。”這句話充分顯示了中央對輿論導向的重視,媒體工作者也應從中體會出自己應承擔的社會責任感的重量。在資本主義國家,美國著名報人普利策在對虛假新聞憎惡之餘也表示:“只有最高的理想,最嚴謹追求真理的熱情,最正確的豐富知識,以及最忠誠的道德責任感,才能將新聞事業從商業利益的臣屬、自私自利的追求,以及社會利益的敵對上拯救出來。”因為即時報道具有很強的時效性,所以有的媒體在進行即時報道的時候就把判斷正誤的權利交給了受眾,如美國FOX新聞臺就有一句著名的口號“WE REPORT,YOU DECIDE”,這無疑有些投機取巧的味道。中國網絡媒體在進行即時報道的時候,要時刻銘記著自己的社會責任感。為了做好即時報道,網絡媒體應該大力加強自身建設,首先是制度的建設,有一套完善而高效的制度,既可以減少錯誤的發生,也可以及時的開展即時報道,不在時效性方面輸于對手;其次是新聞編輯隊伍的建設,工作最終還是要落實到編輯人員身上,不斷提高他們的洞察力和判斷力,才可以既能及時捕捉到有價值的信息,也能辨別四處流傳的謊言。
在互聯網時代,有一個“亞當斯預言”,預期在不久的將來,人們將自行選擇自己所要的報道與特寫,然後通過電子郵件得到這樣一張“虛擬的報紙”。面對這種挑戰,新聞工作者必須提供適合於讀者特殊興趣的材料,並確保信息的準確性和時效形。面對海量的信息,網絡媒體的編輯不應僅僅滿足於信息的及時轉發和簡單的編輯,他應該根據自己對信息的把握,通過對新聞的編輯去告訴讀者如何去進行判斷。網絡媒體的出現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讀者的閱讀習慣,讀者不僅是簡單的接受者,而且是主動的判斷者,他們經常通過對從多個不同渠道獲得的信息進行判斷比較來得出自己的意見。速度是新聞採集能力的標桿,真實則是新聞的生命,在媒體的競爭中,只有那些具有更高新聞素質,更高公信力的網絡媒體才能贏得人們的信任並生存下來。
責編:費溢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