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網友徵文 > 正文
試論網絡新聞傳播與社會民主進程

央視國際 (2003年06月17日 17:09)

  作者:張玉洪

  美國社會預測學家約翰奈斯比特曾斷言,信息時代的民主制將向共同參與民主制轉變。一如果説這個預測是正確的,網絡新聞傳播將在其中佔據重要的位置,確切地説,它部分地承擔了推進社會民主進程的偉大使命。

  一、 網絡新聞傳播充分滿足了人們的知情權

  活躍在INTERNET上的新聞信息具有:1、海量性;2、多媒介性;3、及時性和全時性;4、超空間性;5、自由;6、交互等眾多技術特徵。二從這個意義上説,網絡新聞是傳統媒介(報紙、雜誌、廣播、電視)新聞傳播方式的集大成者。正是其無可比擬的優勢在最大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對信息的需求,充分實現了知情權。

  列寧曾説過:“只有當群眾知道一切,能判斷一切,並自覺地從事一切的時候,國家才有力量”。三而讓群眾了解一切重大情況,最重要的途徑是新聞媒介。在封建制度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成了重要特徵。馬克思也曾批判普魯士王國奉行的所謂“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不通過人民”的秘密政治原則,他認為,既然“一切不通過人民”,那麼“一切為了人民就只不過是説説而已”。四而西方新聞界和法律界在進行戰爭反思時,認為法西斯主義得以猖獗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新聞聞辦和公眾被剝奪了知曉政治情況的權利,一小撮獨裁者為所欲為。伍

  由此可見,知情權的剝奪或限制,是與民主社會是格格不入的。基於統治階級所辦的傳統媒體均代表其利益,其信息的公開程度受嚴格控制,而互聯網這種跨地域的全球網絡使“捂蓋子”的可能性大大減小,直接衝擊各國非民主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産生“智民”效應。

  1、 網絡新聞提供了民眾對信息的選擇可能

  民眾不只是從官方媒體上看到正面報道,還可以通過網絡了解“新聞背後的新聞”,力圖了解“真實的歷史”。一句話,網絡使少數人壟斷信息和文化的聖人時代宣告結束了!六這正是網絡對傳統信息和文化傳播方式的衝擊。

  2、 網絡新聞提供了信息的多樣性

  民眾不僅可以看國內對某人、事的報道,還可了解異國人士的觀點和評論,並可了解他國記者對本國及他國新聞的報道方式、方法。

  3、 網絡新聞傳播方式對民眾的深遠影響

  在網絡新聞傳播中,不只是音頻、視頻、文字和圖片等的大組合,更有相關主題的大量鏈結,這對整個新聞信息産生“多棱鏡”效應,對民眾的思維方式産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有利於樹立科學的歷史觀、整體觀和發展觀。

  正是由於網絡新聞傳播的顯在及潛在的影響,當民眾作為接受者時,就會逐漸變得聰明起來,擁有多樣而全面的信息,進步的思維方式,從而成為社會民主進程的基礎與內核,併為實現傳播權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 網絡新聞傳播彰顯傳播權

  在中國傳統中,“坐而聽”成了很多文人志士的無奈選擇,而民眾則因專制統治、文化水平等因素成了“沉默的大多數”。而互聯網則給現代人提供了“起而言”的絕好渠道。

  萬維網(WWW)發明人伯納斯李(Berners Lee)説:“在網上,任何一個人都是一個沒有執照的電視臺”。他認為沒有集權的傳媒空間帶來的就是更加廣泛意義上的平等與自由。而尼葛洛龐帝在《數字化生存》一書中的結束語就用了“沙皇退位”這樣一個小標題,他説:“我看到一種分權的心態正瀰漫于整個社會,這是由於數字化世界的年輕化公民影響所致。那種集中控制的傳統生活觀念將成為明日黃花。”七

  這裡有必要引入“傳播權”的概念。傳播權(交流權)八(Right to communicate)由法國人讓達爾西在1969年發表的《電視轉播衛星與傳播權利》中提出來的。其主張為:

  1、傳播活動是人的本能行為之一,傳播權應是人的基本權利之一。

  2、傳播權不僅是每個人的自然權利,且應是公民的社會權利。

  3、傳播權不僅有利於個人個性的發展與完善且有助於促進社會發展,同時也促使人類的傳播手段更好地發揮其功能。

  4、傳播權可以包含迄今為止人類已享有的社會性權利概念內容,如知曉權、接近權及有言論、出版自由等 。

  傳播權是基本人權中最重要的權利,是最終完善基本人權的一種權利概念。

  網絡成了民眾傳播信息與意見的平臺。而所謂新聞與言論自由,向來是衡量政治自由度的標尺,主要指的是在政治問題或其他敏感問題上能夠發佈新聞和發表意見的自由。雖然有學者指出,“由於可以不負責任,這種自由發表的結果,造成一種人人感到的不自由,因為信息垃圾妨礙進行自由的判斷。”九但我們不可否認的是,“權利的普及並不意味著人人都願意使用這種權利,但沒有人會拒絕這樣的機會,因為機會本身就給人以自由的感覺。”十

  傳播權與社會民主進程的聯絡在於:

  1、 民眾有了一個虛擬的參政、議政的平臺。

  在沒有互聯網之前,民眾想到抨擊政府,提出建議,申訴問題時因無合理的渠道而顯得無助。而互聯網正提供了這樣一個開放的平臺,使民眾可以匿名或實名的方式“指點江山,揮斥方遒”。

  2、 互聯網擁有別樣的輿論場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對廣西南丹礦難的報道。正是有了人民網記者的冒險深入報道,形成了強大的輿論場,使其他媒體不得不跟進,因此才將真相大白于天下。因此,人民日報還特意發表了一篇名為《如果媒體缺席》的時評。

  應該引起我們注意的是,一些敏感或是非不明的信息在網上傳播時,一部分民眾就會以各種方式向他人傳播,這無形中給傳統媒體(特別是其中的官方媒體)造成極大的壓力,迫使其不得不採集、製作和傳播事實。在去年底廣東省發生“非典型性肺炎”流行事件,全省各地的媒體沒有相關報道,於是謠言四起,並通過手機短信發送(2月8日,4000萬條;9日,4100萬條;10日,4500萬條),從2月8日晚間到2月9日,一些網站上開始出現可怕的字眼:禽流感,炭疽……到網絡上找原因,成了不少廣州人的第二選擇。(11)

  由於權威説法的缺席,社會處於極度恐慌中,以至於廣州市政府和廣東省衛生廳不得不在2月11日分別召開新聞發佈會。在不到一週時間裏迅速瀰漫到廣東全省甚至波及湘、贛、浙、瓊、港、澳的病毒恐慌,終於在一夜間趨向平息。

  通過這兩個正反的例子,我們可看到:互聯網上的新聞傳播理應擔當起應有的責任,以促進社會民主進程。

  三、 網絡新聞傳播的社會啟蒙作用

  王韜的《論日報漸行于中土》是國人第一篇公開談論現代報紙的文章,開篇便流露出對《泰晤士報》政治作用的仰慕:“英國之泰晤士,人仰之幾如泰山北斗,國家有大事,皆視其所言以為準則,蓋主筆之所持衡,人心之所趨也。”(12)

  而有了互聯網這個新媒介後,其新聞傳播的政治作用更傾向於民主啟蒙層面。

  1、互聯網成了不同政見者發佈新聞信息的舞臺,“觀點的自由市場”得以呈現,這對“沉默的螺旋”理論提出了挑戰。

  2、新聞信息公開化程度大大提高,使“為了人民,並通過人民”真正落到實處。

  3、民眾的政治參與度提高,形式更多時候表現為即時反饋型和雙向或多向互動型。

  正如有學者提出的那樣,互聯網與傳統媒體不同之處在於,這它賦予個人前所未有的對媒體施加影響的權力。他們利用這一新媒體做什麼,怎麼做,和誰一起做,都是可以由他們自行決定的事情。(13)正是民眾個性與主張的自主性,使得精英的話語權日益削減,而社會的民主化程度大大提高。

  吳恒煒在《知新報緣起》中説:報者,天下之樞鈴,萬民之喉舌也。得之則通,通之則明,明之則勇,勇之則強,強則政策而國立,敬修而民智。(14)

  世事時移,互聯網以新聞信息傳播的新方式,成就了“民智”。

  四、 反對網絡強權與霸權任重道遠

  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網絡正在成為強國政治、經濟和文化輸出的重要平臺。西方發達國家對不發達國家的所謂“和平演變”戰略早就改頭換面,以更即時、在豐富的網絡樣式有聲有色地進行著。事實上,網絡強權與霸權不僅僅在國際上普遍存在,並且在各國國內也不鮮見。

  1、各國國內

  新聞信息的壟斷不時存在,而官方網站在發佈信息時佔據了顯著的優勢。。雖然對政府發佈的重要信息統一口徑無可厚非,但事實是大面積的“一個聲音”抑制了解讀的多樣性。

  2、國際上

  在國際上,網絡強權與霸權表現更為明顯。由於現在的萬維網站點大多為英文,使得母語為非英語的國家民眾了解信息的難度加大,而自己的見解易被他國網站堵截;即便這些國家建立英文版,但難以與強勢國家的網絡媒體抗衡(“點擊率”低導致影響力小)。

  由於可以想見的原因,歐美國家主流新聞信息的傾向性明顯,為維護“本國最高利益”而歪曲事實,或主觀地分析、評説新聞事實,乃至借網絡傳佈其價值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形成事實上的強權與霸權。

  一百年前,梁啟超在《敬告我同業諸君》中説:“某以為報館有兩大天職:一曰對於政府而為其監督者,二曰對於國民而為其嚮導是也”。而“今日吾國政治之或進化,或墮落,其功罪不可不專屬諸報館。”(15)而對於21世紀的今天來説,網絡新聞傳播不得不義無反顧地肩起“開啟民智,促進民主”的歷史使命,不只是充分滿足民眾的知情權和傳播權,更要為著讓“今天的新聞成為明天的歷史”而反對網絡強權和霸權,在人類民主進程中充當一個顯要的角色。

  注 釋:

  (1)約翰奈斯比特:《大趨勢──改變我們的生活的十個新方向》,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版,P161-178

  (2)杜駿飛:《網絡新聞學》,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P94

  (3)列寧全集,第26卷,P234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P302

  (5)杜駿飛:《網絡新聞學》,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P209

  (6)李河:《得樂園失樂園》,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P50

  (7)尼葛洛龐帝:《數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8)徐耀魁主編:《西方新聞理論評析》,新華出版社1998年第1版,P277

  (9)陳力丹:《試析因特網上的自由與民主》,現代傳播1999年第1期,P25

  (10)劉雲峰:《沒有受眾的傳播》,現代傳播1999年第2期,P78-79

  (11)《廣州抗擊不明病毒》,南方週末,2003-02-13 頭版

  (12)轉引自陳力丹:《論中國新聞學的啟蒙和創立》,現代傳播1996年第3期,P26

  (13)胡泳:《媒體變革:公眾的角度》,《讀書》2002.12,P36

  (14)同12

  (15)梁啟超:《少年中國説》,東方出版社1998年6月第1版,P17

責編:費溢群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