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人生中的苦索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8月14日 18:48 來源:中國青年報

  當人們還在反思百年來海峽兩岸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由媒體新聞、計算機、網絡等所形成的淺根性的“大眾(消費)文化”以及“青少年文化”現象時,台灣學者史作檉先生在受其衝擊與感慨之餘,從未放棄對自我的提升。在其哲學觀中,他認為改善個人與社會二者的目標,在根本上是同一件事情;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陽明的“天下一家”觀念,在史先生的生命裏,他用實踐的工夫,重新做了一次。

  他在新著《時間中的苦索者》(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中即向我們展示了這個過程;他總以人的正面、光明而活躍的生命,設法形塑其身處的國家社會;以活躍而原創的生命,思考如何保障其所身處之世界;誠如他書中所言:“社會,你為什麼不能離開卑下與説謊,而趨向於高尚與真實?世界,你為什麼不能離開爭奪與不智,而趨向於和平與理想”?

  對史先生而言,“一切真正的靈魂,就是要接受一切不合於理想的現實的鍛鍊而向上走”,對他來説,人活著即是為自己立下更高的標準,尋求更高標準下所遭遇的更大的痛苦,包容現實生活中較小的痛苦,“以大苦涵融小苦是惟一真正解決問題之道”,史先生常説這是生命的原則。

  他,立足於文明的邊緣,號召人們離開怨恨,離開孤寂,並通過完美、愛與和平看待一切;祈求著人們離開無知,避免在“失去了一切根源的無原則的世界中莽撞而自毀”;他,望著天空,要“在這尋求理想的歲月裏,經歷一切鬥爭、矛盾、懊悔、衝突、錯誤與不智。”他是靈魂的苦索者,他有著不被外物所使役的風骨,以既天真而剛強的心情,在陽光下再努力地活下去。

  是的,“如何活下去”就是《時間中的苦索者》所要分析的主題,然而,他提醒讀者:“問題並不是人為什麼要活著的問題,而是人已經在活著,並使人要尋找出人怎樣活著才是最好的解決的問題。”史先生對學生的問題不是直接響應的,他總是先設法令人能反省到:“我們是否由於錯誤的問題,對自身的思考形成了枷鎖!”他的文字不但告訴我們什麼是“純樸”的生命,更透過方法論的設計,以詩一般的語言,告訴我們如何“穿透了繁瑣的外面,而回到真實的自己”。

  這便是史先生的追求。他以哲學思辨與美學心靈,以吟咏性貫穿文脈,以歌聲深掘人性的內在;既探索世界,又凝聚自身;提供了我們追求完美的需求,更提供了我們一雙熱愛生命的眼睛,用以追索人格的成熟,並建構人文理想的世界。以純凈而活躍的精神,一探和諧存在之生命。 (黃信二)

責編:王云云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