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6月16日 14:51 來源:
| |
1939年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先後任美國羅徹斯特大學、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院、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和台灣清華大學客座研究員。先後發表研究論著100余篇,其中《Science》4篇,《Nature》2篇,專著10部。曾長期從事足類化石的研究,近十年主要從事後生動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方面的研究。1999年在《Nature》上發表的海口蟲的發現,為脊椎動物起源於寒武紀提供了證據;與李家維合作發現5.8億年前甕安磷酸鹽化海綿及其胚胎,打開了通向地球生命一個關鍵時期的窗口。1987年被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曾獲中科院自然科學二等獎(1986),一等獎(1991)和特等獎(1997),1997年度香港求是基金會傑出科技成就集體獎,200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98年南京十大科技成果獎。現任國際寒武係-奧陶係界線工作組選舉委員等職。
人們一直在關注生命的起源與演化,地球上何時有生命,生命為什麼存在多樣化,這些問題常常困惑著人的大腦。偉大的科學家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指出,現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祖先發展而來,生物進化是從簡單到複雜、從水生到陸地、低級到高級的演變過程。達爾文不承認有突變的存在,他認為新種只能由老种經過微小的變異逐漸積累而形成。在古生物界一直有一大謎團,就是到底地球上的生命有沒有發生寒武紀生物大爆發。1984年在我國雲南澄江發現了古生物化石群,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陳均遠研究員帶領他的研究小組對澄江的化石群進行發掘和研究,證明了地球上確實存在寒武紀大爆發,澄江的古生物化石群是存在生物大爆發的重要證據,揭示了多彩多姿的寒武紀大爆發動物世界,這被稱為20世紀的驚人發現,從而對生命的演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認識。上發表澄江古生物化石群的發現以及陳均遠的研究成果,轟動了整個古生界,國際上最權威的Nature(自然)和Science(科學)兩大學術雜誌對此共發表了9篇專評。近些年來,陳均遠出版著作6部,分別在Nature和Science上發表了文章14篇,有37篇論文被SCI收錄,有關成果列入“Biological Science”(生命科學)“Cell, Embryos And Evolution”、(細胞、胚胎與演化)“Human Evolution: A Neuropsycholgical Perspective”(人類演化神經生理學展望)和“The Evolution Revolution”(演化革命)教科書、百科全書和國際知名科學讀物。 他的研究成果1996年被評為中國十大科技新聞,1999年被評為中國十大科技進展、中國基礎研究十大新聞、中國高校十大科技新聞,2001年被評為中國十大科技進展。
2004年2月20日,在北京舉行的國家自然科學獎頒獎儀式上,陳均遠研究員站在我國自然科學的最高領獎臺上,他摘取了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的桂冠。 國家自然科學獎以其科學性、公正性和權威性在我國科學界具有崇高的地位,反映我國基礎科學研究的最高水平。自1991年至今只有四個項目獲此殊榮,特別是1998年至2001年連續四年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一直空缺,因而備受矚目。
陳均遠是九三學社社員,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我們有幸在他離開南京去北京領獎之前採訪了他,聽他講述生命起源的奧秘。
生命在地球46億年的歷史上至少有35億年的歷程。在人們追溯生命歷史的時期發現,在地球誕生的初期,幾乎沒有什麼生命,然而到了寒武紀(約5.3億年前),地球上突然暄鬧起來,生物門類和數量像氫彈爆炸似地散佈開來,這爆炸式演化過程大約持續了200萬年,而證明大爆炸的證據就在澄江。
澄江,位於我國雲南省昆明市東北約50公里處,一個美麗的高原深水湖——撫仙湖畔的一座小縣城。1984年古生物學家侯先光教授在澄江發現了寒武紀大爆發的動物化石群,而且保存完好。從那時起,這裡就吸引了眾多的地質古生物學家的注意,前往考察研究的人絡繹不絕。吸引他們的是發現于距今約5.3億年前的寒武紀地層中的千姿百態的多門類生物化石。
而此時的陳均遠正在加拿大落嘰山脈參與寒武紀中期布爾吉斯頁巖化石群的挖掘工作,布爾吉斯頁巖被稱為古生物天堂,陳均遠當年在接受加拿大CBC採訪時,當被問到中國會不會有這樣的天堂時,陳均遠就大膽預言道:中國地質結構複雜,有可能會發現類似的古生物化石群。1984年,就在澄江發現保存特點相類似的寒武紀化石群,當接到侯先光共同參與發掘研究的邀請時,有幾十年從事古生物研究經驗和學識的陳均遠預感到在澄江會有大的發現和突破,他對自己説要去就要幹出大貢獻,憑著對事業的執著和熱愛,讓他毅然放下在加拿大的工作,立即投入到澄江帽天山的動物古化石群的發掘工作。
陳均遠和他的科研小組經過五年時間,對澄江的古生物化石群進行發掘和研究,發現現今世界上幾乎所有動物的門類都在寒武紀早期這一時期快速出現,這一時期出現的生命形狀同今天的生物已經很相近,這説明,在寒武紀早期,動物的多樣性就已經建立。澄江發現的這些古生物化石不僅保存了生物骨骼,還保存了表皮、眼睛、腸胃、神經等各種軟組織,生動再現了5.3億年前海洋生命的壯麗景觀和現生動物的原始特徵,並證明了寒武紀生物大爆炸的存在,這一重大發現打破了達爾文生物進化理論的局限性。
1989年,陳均遠在《生物學報》上發表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世界著名古生物學家塞拉赫教授評價説:你們的發現好像是從外星傳來的消息,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Nature(自然)雜誌等世界學術界一流期刊用封面刊登澄江古化石群,並介紹陳均遠的科研學術成果,《時代週刊》、Discovery(發現)和德國的“明鏡週刊”分別發表了題為“演化大霹靂”“東方的神秘”、“挑戰達爾文”和“脊索動物起源”對澄江動物群進行了報導。他在瑞典做科普講座時,瑞典日報用整版刊登他的彩照,介紹他的成就,1991年《紐約時報》評論澄江化石群的發現是20世紀最驚人的發現之一。
為了探索脊椎動物的起源,1995年起,陳均遠研究員採集了300多塊海口蟲化石標本,並和美國脊椎動物專家J.Mallatt教授開展了系統分支生物學的研究,先後與台灣清華大學細胞生物學家李家維、美國文昌魚專家N.Holland合作,陸續發現海口蟲有原脊椎、上下唇、嗅覺神經、視覺神經、鼻孔、肌肉纖維和腹部肌肉等重要的解剖學構造。證明海口蟲是一種由無脊椎動物向脊椎動物進化過程中的中間類型生物,不僅為達爾文的生物有中間型過渡提供了依據,也為人類解開脊椎動物起源之謎提供了科學的實證。
陳均遠在研究海口蟲中發現,海口蟲雖無脊椎仍屬於脊椎動物,和傳統區分脊椎動物的標準有衝突,陳均遠等提出了“神經脊椎動物”的新概念,把有無神經脊作為區分無脊椎與脊椎動物的關鍵特徵,改變了過去科學界以有脊椎骨作為脊椎動物的傳統分類方法,這一學術成果再次震驚國際學術界,受到國際學術界的高度讚譽,美國研究脊椎動物起源的著名學者B.G.Northcutt評論説:這是20年以來脊椎動物起源領域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地理》雜誌、Nature(自然)雜誌等都公開發表了陳均遠的成果,並給予高度評價。
1998年,陳均遠又在貴州的甕安發現了5.8億年前,迄今已知最早的多細胞海綿及其胚胎化石,又一次震驚世界。
從事古生物研究是一項艱苦的工作,要經受長期的風吹日曬,會遇到許多常人想象不到的困難,40年來,陳均遠就是憑著對事業的熱愛,執著、忘我地從事古化石的發掘和研究工作,在他那張飽經風霜的臉上,我們看到是充滿智慧的眼睛,他的每一個重要發現,都能讓學術界震驚。
在雲南澄江古生物化石發掘的初期,由於經費緊張,工作條件非常艱苦,為了省錢,每天上山採集標本只能坐馬車,為了採集更多的標本,陳均遠和他的同事每天在山上一幹就是十幾個小時,用鋤頭刨土,尋找化石標本,每找到一塊都興奮不已。有一次工作到天黑,馬車下山迷了路,在山上轉來轉去,很晚才回到縣城,陳均遠還因此遺失了自己喜愛的一件毛衣。到了後來,陳均遠連馬車都雇不起,他買了一輛舊摩托車,每天開著上山下山,山路崎嶇,車到之處塵土飛揚,他的同事都為他的安全擔心,而他並不在意,他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尋找和研究古化石上。
後來山上有了磷礦廠,陳均遠和他的同事就搭便車上山,班車每天早上七點上山,有時搭不上車就步行二、三個小時上山,採集好化石標本下山時,他和年輕人一樣用自己的肩膀把沉重的化石背下山來。當時他已經五十多歲,而且在學術上已經很有造詣,又是研究小組的領導人,他依然和大家吃飯、工作、生活在一起,苦活累活都一樣幹。
雲南海拔高,陽光照射強烈,紫外線強,每天長時間在山頂工作,強烈的陽光會灼傷皮膚,陳均遠的皮膚被曬黑,每年都要脫一層皮。
為了節約每天來回奔波的時間,陳均遠把工作室從縣城搬到了山腳下,他租了間民房,雲南農村的生活條件很差,房子只有一扇小窗戶,整個房間光線黑暗,蒼蠅滿屋飛,他就是在這樣的惡劣條件下開展科研工作。白天上山採標本,晚上回來搞科研,遠離城市的喧嘩,忍耐生活的寂寞,整天與化石打交道。為了他所熱愛的古生物事業,他一幹就是四十年。
為了工作需要,他傾其所有在澄江買了房子,建造了自己的工作室,把家安在雲南,全身心的開展研究工作。
陳均遠1939年出生於浙江,1960年畢業于西北大學,1960年進入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工作,從實習生到研究員幹了四十多年。1987年任西北大學兼職教授,1981—1982年任美國羅徹斯特大學客座教授,1982—1983年任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院客座教授,1989年—1990年任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特級客座研究員,1990年任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博士生導師。
陳均遠的人生具有跳躍性,他初中畢業後就考上了大學,大學裏學的是石油專業,進入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所後從事古生物研究。他做業務也具有跳躍性,是幹一行、愛一行、熱一行,只要他認準了去做的事總能取得成就,這得益於他開闊的眼界和創新的意識。
陳均遠愛看書,走到哪都書不離手,在野外工作,休息了就看書,坐火車、飛機都帶本書看,再顛簸的汽車上他都能看進書。每到一個新地方,別人都去上街逛逛,他一個人就留在旅館裏看書。到國外考察、講學,他必去的地方就是書店。
陳均遠在大學裏學的是俄文,文革期間,他一個人關在房裏,悄悄地學習英文,由於英語基礎好,成為我國改革開放後的第一批獲得國外項目基金的出國留學人員。
由於閱讀能力強,知識面廣,陳均遠學到了許多新的知識。他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在與別人交談中,他總能夠抓到別人説話的重點,融入自己的東西,説出的觀點要比別人的更加的深刻,給人的感覺往往是剛才還是自己的觀點,一交談就變成了他的觀點。在古生物領域也一樣,他的目光始終跟蹤著學術前沿,通過不懈的努力,很快就能站在學術的最前沿。
陳均遠喜歡新生事物,喜歡探索,有超前意識,電腦、繪畫等他樣樣都有興趣,雖然已經65歲了,對新出來的電腦軟體,都要學,都要試,遇到不懂的問題就請教自己的學生或電腦專家直到弄懂為止。為了編輯《澄江生物群》一書,他邊學習畫畫,邊與油畫藝術家一一推敲,每天工作到深夜。正是有了這種超前意識,使他的思維活躍,也使得他在事業上能夠不斷的突破,不斷的創新,不斷取得新的成就。
“科學無絕對真理,科學家的追求永無止境,對生命的理解是永恒的主題”,陳均遠研究員是這樣詮釋對科學的認識,追求無止境,探索也永無止境,懷著對科學的追求,領獎的當天下午陳均遠又充滿激情回到澄江,繼續探索生命之謎。
責編:木鐸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