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至17日《記憶》(原《五日談》)推出五集系列節目《聲音的記憶》
央視國際 2004年09月02日 10:00
9月13日開始,中央電視臺第十套黃金時間的一檔文化類節目《五日談》正式改版為《記憶》。此檔新欄目主要紀錄、分析、解讀新時期文化變遷。節目以系列片的方式,以25年來的文化變遷為主線,以調查的視角關注文化現象的發展、變化及市場的形成,從而梳理新觀念的形成過程。
9月13日至17日,《記憶》將推出五集系列節目《聲音的記憶》。
1978——1999年這二十多年是中國內地發生巨大變化的時期,留在膠片中的歌聲與眾聲喧嘩的語言,是最真實不過的歷史。五集系列電視節目《聲音的記憶》,就是在社會歷史與文化的大背景下,用個體記憶與感受的視點來回顧那些銀幕上的聲音,來緬懷一個變動之中的時代。
影像是聲音的形象表達,聲音是影象的內涵表述。二十世紀最後二十年當中的一些電影對白、臺詞與音樂所帶給一代人的是難以泯滅的記憶,這些留在記憶中的聲音,記錄下了一個時代的歡喜與哀愁、希望與徬徨、激動與憂鬱、幸福與苦難,也記錄下來文化的變異與傳承。
五集系列片《聲音的記憶》大致從社會、愛情、諧謔、港臺、譯製五個方面切入那些塵封的膠片,其中既有交叉也有重疊。
從《天雲山傳奇》到《血,總是熱的》,再到《站直羅,別趴下》,可以看出中國社會的現代化進程;
從《廬山戀》到《大撒把》,再到《週末情人》、《愛情麻辣燙》,可以看出人們愛情觀的不斷解放;
從《瞧這一家子》《父與子》到《頑主》、《甲方乙方》,再到周星弛的式的諧謔對白,可以看出市民流行語的不斷變遷;
從鄧麗君的歌曲、《上海灘》到《英雄本色》再到王家衛的電影,可以看出人們對時尚的理解是如何在一步步變化。
從《列寧在1918》、《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到《佐羅》、《追捕》、再到《野鵝敢死隊》,可以看出外來文化是怎樣影響了一代人的言行舉止甚至價值觀念。
影像、聲音的回放、相關文字資料的展示、過去生活場景的再現,構成了節目的主幹,再通過對學院教授、電視臺主持人、配音演員、雜誌編輯、普通影迷等人的採訪,梳理出一個時代帶給人的文化記憶,而這種記憶正是與影視對白及插曲緊緊相連的。這些語言、這些聲音,反映了一個時代的主題與氛圍,折射出時代變化的歷史信息。
透過文化看歷史,又在歷史的坐標上還原生命的感受與記憶。這是改版後節目的主旨,它將不同於《五日談》曾採用過的影視評論和純粹紀錄,更側重於歷史和記憶,側重於大文化的梳理和心靈的紀錄。
該片于13日至17日晚20:10在十套播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