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2月01日 10:38 來源:
今年上半年,太湖流域水環境監測中心對太湖流域和東南諸河省界水體進行了水資源質量監測,調查結果顯示太湖流域省界河流水質86.4%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國家投入上百億元的治理資金還沒有給太湖流域近4000萬居民帶來記憶中清潔的湖水,太湖水體污染嚴重影響了當地飲用水廠的供水質量和周邊城市水體的水環境功能,已成為威脅和影響當地居民飲用水安全和流域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重大隱患,是國家迫切需要解決的主要水環境問題之一(11月30日《中國財經報》)。
保障供水安全,凈化水環境,是實現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的重要基礎。近年來,各級建設部門按照黨中央和國務院的要求,在推動創建節水型社會,加快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保障供水安全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一定成效。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和城鎮化進程加快,水資源短缺與用水需求不斷增長的矛盾日益突出,有限的水資源又受到水污染的嚴重威脅,供水安全和水環境面臨嚴峻的挑戰。據有關部門調查顯示:當前城鎮供水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城市水域受污染率高達90%以上,不少城市供水水源都受到威脅。令人擔憂的是有一些污水處理設施的改造建設仍然滯後於城鎮化進程,加之原來的管網不配套,運行效率不高,有超過一半以上的城鎮污水是直接排放,還有20%左右的城鎮供水管網存在漏失,每年損失的自來水近100億立方米,高於南水北調中線的輸水量。另外供水水質局部惡化,自建供水設施和二次供水達標率較低。多數小城鎮供水水質缺乏保障。特別是繼2004年的“淮河治污”這一環境問題社會化之後,2005年更多的環境和生態問題得到了社會普遍關注,“圓明園防滲”,“深圳大截排”,“松花江污染”等事故的發生,使人們對水污染事件的關注度成倍地增加。
之所以存在上述不正常現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一是一些污水處理廠形同虛設。一些地方新建的城鎮污水處理廠主要是為招商引資服務的,成了新增工業污染源的庇護所,區域排污總量並沒有因城鎮污水處理廠的建設而得到削減。工程治污只能治標不能治本。據建設部統計,全國尚有61%的城市沒有污水處理廠。全國城市污水處理率達42%,但在已建成的城市污水處理設施中,還有相當一部分運行不正常。二是城市污水處理運營管理體制不順。據介紹:目前超過半數的城市污水處理廠仍然是事業型單位,市場機制的調節非常有限,企業對成本和收益的控制能力較差,加之政府的監督管理難以到位,污水處理費徵收機制仍不完善,多數城市污水處理費開徵面小、標準低、收繳率不高,所徵收的污水處理費難以保證污水處理設施的正常運營。三是對水源地進行綠線管制有待進一步加強。應該説,解決我國水的問題,首先要維持良好的生態條件,維持良好的植被。因此,一方面需要禁止向水源地排放任何污染物,另一方面要利用國家法律法規強制性對水源地進行綠線管制,對綠線管制範圍內所有的森林、植被進行強制性的保護,不許破壞。
記得溫總理在去年“兩會”政府報告中,特別強調要讓老百姓喝上放心水。期待各級政府在抓好環境保護的同時,始終把污水治理納入日常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別對本地一些效益較好的企業排污現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要督促有關加強執法力度,別讓一些污染企業的污水處理廠成為“聾子的耳朵——擺設”,別讓總理的希望落空。(作者:劉純銀)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責編:張會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