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2月24日 18:05 來源:
2005年12月6日7時許,寒風瑟瑟,長春市二道區東站十委社區附近路口已被交警部門封閉,路上行人步履匆匆,大家都涌向一個地方──“小巷總理”譚竹青的家,去送別這位可親可敬的老人最後一程。
譚竹青1931年出生,生前擔任長春市二道區東站街道第十居民委員會社區主任兼黨委書記。48年來,她先後4次放棄招工招幹機會。拿出自己的積蓄和家裏的炊事用具辦起了第一個小飯店。如今十委已有生産、生活、服務網點共18個,固定資産700多萬元,安置社會待業人員500多人次。1989年,譚竹青被全國婦聯授予全國三八紅旗手,被中組部授予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1993年被司法部授予全國模範人民調解員,1995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勞動模範,被國家民政部授予全國優秀居委會主任,獲“孺子牛”獎。2005年11月29日,譚竹青因病住院,12月3日不幸辭世。小巷無名驚天下
1957年,26歲的譚竹青從長春市大屯(現富豐鎮)出嫁來到了二道區,不久,便擔任起東站街道辦事處東站十委居委會主任的職務。
開始,她帶著一些待業青年出勞務、搞清潔、做彈簧,什麼能掙錢幹什麼。不久,譚竹青覺得不行,思來想去,她決定居委會自己開飯店,她&&拿出了自家的全部積蓄,居委會的工作人員集資,建成了居委會第一家飯店──“如意小吃部”。每天淩晨二三點鐘譚竹青就領著人到東大橋批酥餅;“小吃部”的人則和面、磨豆子;清晨6時多,豆漿、果子、酥餅,可口的早餐製作完成;緊接著,便是一番供不應求的熱鬧景象……譚竹青和東站十委就是從這家飯店起步,隨後鞋廠、飯店、商店、成衣鋪,各種自辦企業相繼辦了起來……
1984年,譚竹青有了幾萬元,她想蓋兩座小樓,一來用於開敬老院和託兒所,二來用於辦公。但是,這幾萬元根本不夠!當時,已經50多歲的譚竹青便開動腦筋,帶著她的同事到處“遛達”,看到哪施工拆房子,她就上前搭話,接著便以最低的價格買下舊木料、房架子和舊門窗;至於沙子則到伊通河灘去挖;水泥和磚則向施工隊去要……沒多久就把全部基建材料給湊齊了!可是“人力”又從哪來呢?正當譚竹青一籌莫展之際,走來了一大幫曾經得到過譚竹青幫助的小青年……於是,譚竹青的老伴宋國華出任技術工人,居委會的工作人員則負責打雜甘當後勤。3個月後,總面積達480多平方米的兩座2層小樓終於蓋起來了……不久,12位孤寡老人住進了敬老院,30多名學齡前兒童走進了託兒所……
這些小樓在長春市佔了三個第一:第一個由居委會開辦的敬老院,第一個由居委會開辦的託兒所,第一個從小房辦公到寬敞整潔的2層樓辦公的居委會。
到2002年,東站十委已經有了自辦企業17家,固定資産約3000萬元,年創産值1200萬元以上,居委會也改成了社區。此外,從1985年到2002年東站十委還累計向國家納稅650萬多元。
譚竹青把“手中”的錢都花在了給群眾排憂解難上。東站十委過去是有名的“二道洼子”,轄區內的三條衚同和一條街都是土路,為此,譚竹青和同事們利用自辦工廠掙來的錢投資110萬多元,修築了3條柏油馬路,在人行道上鋪設了方磚,種植了5000多平方米的草坪,栽種了1萬多株樹木,修建了4處綠化景點、2個街心花園,平均每年總計栽種花卉4萬多株。1994年以來,東站十委投資150多萬元建立了集辦公、服務和活動於一體的綜合性社區服務中心,並且向居民無償開放。此外,還開辦了校外輔導站,聘請有經驗的老教師和校外輔導員為孩子們輔導功課,組織豐富多彩的假期活動,並且還建成了閱覽室、健身房、錄像廳、遊藝室等各種服務性設施。
2001年,社區又成立了便民求助中心,實行微機化辦公,24小時開放。2005年11月,東站十委最後一個回遷戶搬進了新樓房,實現了譚竹青10年前提出的“要讓全社區的人住上三氣房子”的願望。幾年內,東站十委從名不見經傳的小小居委會,變成了遠近皆知、赫赫有名的先進居委會,由此,吉林長春一個無名的小巷居委會在譚竹青和同事們的努力下,一舉聞名全國。
竹到淩雲老更青
譚竹青經常到居民家走訪,在社區居民心中威信頗高。有人説:“不管多大的糾紛,只要譚姨在場,就一定能解決好!”
一天上午,一居民的妹妹因家庭糾紛,被婆家打得鼻青臉腫,哭著跑回娘家。該居民一看妹妹被打成這樣,不由得火冒三丈,隨即帶上兩個弟弟,又找了幾個鄰居,騎著車便連夜奔往南嶺,去找妹妹的婆家出氣。譚竹青聞知便一溜小跑也朝著南嶺的方向奔去……但畢竟已經是年近60歲的人了,結果跑了一陣便上氣不接下氣,眼看著那些騎自行車的小夥子漸漸遠去的身影,譚竹青心急如焚,她不顧一切地冒險硬是攔住了一輛汽車,去追趕……
這時候,女方的婆家也聚集了十幾個人正在準備隨時“應戰”,就在雙方劍拔弩張、一觸即發之際,譚竹青趕到了,她大口喘著粗氣説道:“你們這樣,是……要負法律責任的!誰要……動手,就先打我……”譚竹青手捂著胸口,劇烈地咳嗽著……當氣勢洶洶的小夥子們,得知站在面前的老太婆,竟然是專程從5公里以外趕來勸架的居委會主任時,都覺得心裏很是過意不去,隨即便紛紛把棍棒扔掉,悄悄地走開了。就這樣,一場即將發生的流血事件,被譚竹青給平息了……幾十年來,譚竹青一直做著居委會主任,卻連正式編制都沒有,而她曾經有過4次招工招幹的機會,其中有的是到國有企業當工人,有的是到機關當幹部,但是都被她一一推辭了。當初,居委會蓋託兒所,因面積不夠,她便主動提出把自家本來就很緊張的住房無償地拆掉一半建託兒所。近年來,社區經濟發展很快,還為居民建起了安居小區,大部分群眾陸續搬進了新樓,可她仍住在不足10平方米、常年見不到陽光的小平房裏,直到1996年底,她才在大家的勸説下搬進了普普通通的二室住房。
十幾年來,按照街道辦事處經濟承包合同和計劃生育等單項承包合同規定,譚竹青理所應當得到的獎金是15萬元,可是,她卻一分錢也沒有要,而是將其全部拿出來都用在了發展十委經濟和救濟困難戶及軍烈屬的項目上。1996年,吉林省有關部門組織勞模出國考察,每人需要交3萬元,譚竹青再次主動放棄了這個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好機會,把節省下來的錢用到了社區綠化上。
得到過譚竹青關心幫助的人總想找機會表示表示,可是大家不敢回報她。有居民説,譚竹青幫助人時陽光燦爛,但是誰要是去感激她,她立即就陰下來,無論是誰都不給面子。對此,譚竹青説:“這個面子我不會給,如果給了,我就丟掉了原則,喪失了黨性!”有一個特困職工,譚竹青幫她的孩子申報特困,吉林省婦聯資助孩子學習費用1000元。當這名職工拿了200元錢到譚竹青家表示謝意時,譚竹青嚴肅地對她説:“這錢是黨和政府資助特困學生的,我花了,不是犯罪嗎?”
寒風呼號唱悲歌
12月3日,操勞了一生的譚竹青因心臟、腎功能衰竭,不幸辭世。12月6日,長春市上千名群眾自發地參加了這位“小巷總理”的遺體告別儀式。
在告別儀式上,一位老友的輓聯“小巷無名驚天下,竹到淩雲老更青”格外引人注目,其實,這正是譚竹青一生兢兢業業、熱心助人的真實寫照。
告別廳內,一張張淚眼婆娑的面龐,一聲聲呼天搶地的呼喚,一句句傾情的訴説……都無不記錄著譚竹青老人生前的點點滴滴,記錄著她對別人的關心、關愛和幫助……一些群眾見到老人的遺體,便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悲痛,失聲痛哭,久久不肯離去……一位老人淚流滿面地對記者説:“這位老姐姐,一生都只想著別人,都在想著怎麼讓社區內的居民過得更好……”
還有一位老人哭倒在地上,任憑人們勸説,就是不肯離開。當人們好不容易把她架離告別廳時,她又哭昏在門口。
東站十委社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其實,原本內定被邀前來參加譚竹青老人送別的人並不多,但自發趕來的人卻大大超出了事先的預料,結果原來已經準備好的白花數量根本不夠,緊接著附近幾處商店櫃臺內的白花也被很快賣光,最後,他們不得不派出專人乘出租車到更遠的地方去緊急購買……
據譚竹青治喪委員會統計,當日參加遺體告別儀式的省、市、區各級領導有幾十人,與譚竹青生前有過交往的上千名群眾也自發地前來參加……為此,長春市交警部門還專門出動了25輛警車,100余名警力,用以維持去往殯儀館道路及殯儀館附近的交通秩序。來源:2005年12月8日《太原日報》新華社專稿 張育健 馬天牧
責編:周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