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民間“二人轉”要“轉”“小巷總理”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2月23日 18:08 來源:

  新華網吉林頻道消息:

  民間二人轉團體要把“小巷總理”譚竹青搬上二人轉舞臺!這一消息經過媒體報道後,在長春市民中引起了強烈反響。有極力贊成的、也有堅決有反對的,有充滿期待的,也有滿腹懷疑的……二人轉這種民間藝術形式是否適合表現正面典型?民間二人轉團體是想宣傳模範還是想炒作自己?

  民間“二人轉”為何要演譚竹青

  譚竹青生前是長春市二道區東站十委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全國勞動模範,她把畢生精力都獻給了她所摯愛的社區居委會事業,用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贏得了廣大居民群眾的尊敬和愛戴,被人們尊稱為“小巷總理”。這位受人尊敬的老人于2005年12月病逝。2006年1月17日,吉林省委省政府發出了向譚竹青學習的號召。目前,吉林省正在掀起學習譚竹青的熱潮。在長的幾家民間二人轉團體聞風而動,競相要把譚竹青搬上二人轉舞臺。

  日前長春和平大戲院總經理徐凱泉已經帶領導演、演員等一乾人馬,前往譚竹青生前工作的東站十委“找感覺”。徐凱泉説,民間二人轉也要弘揚主旋律。和平大戲院總經理助理周軍曉説,任何一種藝術形式都有服務社會的責任和義務,二人轉也不例外。二人轉的唱本語言通俗易懂,表演手段多樣,又由於直面觀眾,因而更加鮮活,這是電影、電視劇等所不具備的優勢。二人轉的正戲多是《回杯記》、《包公賠情》、《馬前潑水》等傳統劇目,如果我們將時代主旋律添加進來,是對二人轉的一種豐富。

  此前一直積極爭取拍演譚竹青的民間二人轉“勁旅”吉林省東北風二人轉藝術團也正籌備深入譚竹青生前工作的社區,積累材料,創作一部以譚老為原型的二人轉。該團總經理李雲傑信心滿滿地説,別人拍別的,我們拍我們的。我們既要將二人轉帶入社區,帶入基層,做一支宣傳譚媽媽事跡的輕騎兵,也要將它放在我們劇場內上映,使她的精神照耀更多的後來人。

  李雲傑也不諱言,演出此類典型,既又社會效益同時也能帶來經濟效益。

  市民質疑:內容與形式難以統一

  二人轉亦稱“蹦蹦”,是在東北地區喜聞樂見,具有濃郁地方色彩的民間藝術,至今已有二三百年的發展歷史。長期以來深受東北群眾尤其是廣大農民的喜愛。它的唱本語言通俗易懂,幽默風趣,充滿生活氣息。近年來,隨著趙本山等人的走紅,二人轉從東北走向了全國。

  二人轉演出在吉林尤為火爆,全省從事二人轉藝術表演的專業團體就有十幾個,個體鬆散的二人轉民間演出隊伍幾十個,二人轉演出市場主要被後者佔據。二人轉雖然紅火,但低俗化傾向也較突出,這集中體現在民間藝人的表演中,“臟口”“粉詞兒”多,黃段子多,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民間二人轉劇場一直是文化部門主要“掃黃”對象。甚至給一些群眾這樣的印象,“好人哪有看二人轉的?”而且,現在民間二人轉團體“唱”的比重越來越少,整場聽不到幾段二人轉,説口、表演、舞蹈和絕活佔了主要地位,二人轉成了演員的“泛才藝展示”,甚至是雜耍。

  市民張天佑是二人轉劇場的常客,聽説二人轉要演譚竹青,他的第一反應是“不好看”。張先生認為,民間二人轉整場演出都是幽默搞笑的,越搞笑越輕鬆才越有看頭。突然間插入一段‘先進事跡報告會’,不倫不類。張天佑説,“我看二人轉是來開心的,不是來開會的。”

  六旬老人馬春林對由二人轉演繹譚老很是不滿,“如果是韓子平那一茬子人演還差不多。現在那些二人轉,凈是些‘黃段子’‘粉詞兒’,在那種打諢諢的場所演譚大姐,這不是對社區領袖的褻瀆嗎?他們哪是想宣傳譚大姐,是想借譚大姐抬自個兒。”

  記者來到幾家二人轉劇場走訪調查中發現,持此觀點的市民並不在少數。二人轉在一些百姓眼中,依然是下裏巴人的藝術,其幽默詼諧的表現手段承載這樣崇高的社會使命,不大合適。

  專家視點:關鍵是寫好、演好

  “老百姓對二人轉的認識還是有偏頗,二人轉並不都是低俗的東西”,吉林省東北風二人轉藝術團團長李雲傑説。東北風二人轉藝術團是吉林省文化部門重點扶持的“綠色品牌”團體之一。對於“綠色二人轉”,有人提出質疑,去掉“葷段子”,還叫二人轉嗎?對此,藝術團團長李雲傑解釋説,我們倡導的綠色,是指健康的、積極向上的,既有陽春白雪,又有下裏巴人,是雅俗共賞的。“葷段子”不是二人轉的生命力所在,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看點和熱點。東北風藝術團曾經用二人轉形式成功演繹過抗洪英雄李向群,多次在劇場和部隊演出,李雲傑説,觀眾還是很“買賬”的。

  以“感動中國”2003年度人物梁雨潤的事跡改編的《百姓書記》,曾經在榆樹杯吉林省第二屆二人轉?戲劇小品藝術節上,獲得好評如潮。這部戲的導演賈慧敏介紹當時的場景是,演員流著淚在演,觀眾流著淚在看。“謳歌時代楷模的正劇二人轉還是深受觀眾們青睞的,不能把二人轉局限在一個狹小的框框裏,束縛它的表現內容。”賈慧敏説。

  吉林省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吉林省二人轉藝術家協會副會長王木簫認為,只要把握好腳本,慎重地選擇演員,用心去做,多花功夫,二人轉演繹小巷總理,未嘗不可。綠色二人轉,是二人轉發展的方向,謳歌時代典型,弘揚浩然正氣,是一個好的苗頭,應該鼓勵和支持。

  觀眾初先生説,如果二人轉能把譚竹青演好,他不僅自己要看,還要帶著孩子來看。

  來源:民間“二人轉”要“轉”“小巷總理”

  民間二人轉團體要把“小巷總理”譚竹青搬上二人轉舞臺!這一消息經過媒體報道後,在長春市民中引起了強烈反響。有極力贊成的、也有堅決有反對的,有充滿期待的,也有滿腹懷疑的……二人轉這種民間藝術形式是否適合表現正面典型?民間二人轉團體是想宣傳模範還是想炒作自己?

  民間“二人轉”為何要演譚竹青

  譚竹青生前是長春市二道區東站十委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全國勞動模範,她把畢生精力都獻給了她所摯愛的社區居委會事業,用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贏得了廣大居民群眾的尊敬和愛戴,被人們尊稱為“小巷總理”。這位受人尊敬的老人于2005年12月病逝。2006年1月17日,吉林省委省政府發出了向譚竹青學習的號召。目前,吉林省正在掀起學習譚竹青的熱潮。在長的幾家民間二人轉團體聞風而動,競相要把譚竹青搬上二人轉舞臺。

  日前長春和平大戲院總經理徐凱泉已經帶領導演、演員等一乾人馬,前往譚竹青生前工作的東站十委“找感覺”。徐凱泉説,民間二人轉也要弘揚主旋律。和平大戲院總經理助理周軍曉説,任何一種藝術形式都有服務社會的責任和義務,二人轉也不例外。二人轉的唱本語言通俗易懂,表演手段多樣,又由於直面觀眾,因而更加鮮活,這是電影、電視劇等所不具備的優勢。二人轉的正戲多是《回杯記》、《包公賠情》、《馬前潑水》等傳統劇目,如果我們將時代主旋律添加進來,是對二人轉的一種豐富。

  此前一直積極爭取拍演譚竹青的民間二人轉“勁旅”吉林省東北風二人轉藝術團也正籌備深入譚竹青生前工作的社區,積累材料,創作一部以譚老為原型的二人轉。該團總經理李雲傑信心滿滿地説,別人拍別的,我們拍我們的。我們既要將二人轉帶入社區,帶入基層,做一支宣傳譚媽媽事跡的輕騎兵,也要將它放在我們劇場內上映,使她的精神照耀更多的後來人。

  李雲傑也不諱言,演出此類典型,既又社會效益同時也能帶來經濟效益。

  市民質疑:內容與形式難以統一

  二人轉亦稱“蹦蹦”,是在東北地區喜聞樂見,具有濃郁地方色彩的民間藝術,至今已有二三百年的發展歷史。長期以來深受東北群眾尤其是廣大農民的喜愛。它的唱本語言通俗易懂,幽默風趣,充滿生活氣息。近年來,隨著趙本山等人的走紅,二人轉從東北走向了全國。

  二人轉演出在吉林尤為火爆,全省從事二人轉藝術表演的專業團體就有十幾個,個體鬆散的二人轉民間演出隊伍幾十個,二人轉演出市場主要被後者佔據。二人轉雖然紅火,但低俗化傾向也較突出,這集中體現在民間藝人的表演中,“臟口”“粉詞兒”多,黃段子多,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民間二人轉劇場一直是文化部門主要“掃黃”對象。甚至給一些群眾這樣的印象,“好人哪有看二人轉的?”而且,現在民間二人轉團體“唱”的比重越來越少,整場聽不到幾段二人轉,説口、表演、舞蹈和絕活佔了主要地位,二人轉成了演員的“泛才藝展示”,甚至是雜耍。

  市民張天佑是二人轉劇場的常客,聽説二人轉要演譚竹青,他的第一反應是“不好看”。張先生認為,民間二人轉整場演出都是幽默搞笑的,越搞笑越輕鬆才越有看頭。突然間插入一段‘先進事跡報告會’,不倫不類。張天佑説,“我看二人轉是來開心的,不是來開會的。”

  六旬老人馬春林對由二人轉演繹譚老很是不滿,“如果是韓子平那一茬子人演還差不多。現在那些二人轉,凈是些‘黃段子’‘粉詞兒’,在那種打諢諢的場所演譚大姐,這不是對社區領袖的褻瀆嗎?他們哪是想宣傳譚大姐,是想借譚大姐抬自個兒。”

  記者來到幾家二人轉劇場走訪調查中發現,持此觀點的市民並不在少數。二人轉在一些百姓眼中,依然是下裏巴人的藝術,其幽默詼諧的表現手段承載這樣崇高的社會使命,不大合適。

  專家視點:關鍵是寫好、演好

  “老百姓對二人轉的認識還是有偏頗,二人轉並不都是低俗的東西”,吉林省東北風二人轉藝術團團長李雲傑説。東北風二人轉藝術團是吉林省文化部門重點扶持的“綠色品牌”團體之一。對於“綠色二人轉”,有人提出質疑,去掉“葷段子”,還叫二人轉嗎?對此,藝術團團長李雲傑解釋説,我們倡導的綠色,是指健康的、積極向上的,既有陽春白雪,又有下裏巴人,是雅俗共賞的。“葷段子”不是二人轉的生命力所在,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看點和熱點。東北風藝術團曾經用二人轉形式成功演繹過抗洪英雄李向群,多次在劇場和部隊演出,李雲傑説,觀眾還是很“買賬”的。

  以“感動中國”2003年度人物梁雨潤的事跡改編的《百姓書記》,曾經在榆樹杯吉林省第二屆二人轉?戲劇小品藝術節上,獲得好評如潮。這部戲的導演賈慧敏介紹當時的場景是,演員流著淚在演,觀眾流著淚在看。“謳歌時代楷模的正劇二人轉還是深受觀眾們青睞的,不能把二人轉局限在一個狹小的框框裏,束縛它的表現內容。”賈慧敏説。

  吉林省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吉林省二人轉藝術家協會副會長王木簫認為,只要把握好腳本,慎重地選擇演員,用心去做,多花功夫,二人轉演繹小巷總理,未嘗不可。綠色二人轉,是二人轉發展的方向,謳歌時代典型,弘揚浩然正氣,是一個好的苗頭,應該鼓勵和支持。

  觀眾初先生説,如果二人轉能把譚竹青演好,他不僅自己要看,還要帶著孩子來看。

責編:周鐵成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