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小巷總理”譚竹青一生奮鬥建和諧社區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2月23日 18:04 來源:

  新華網吉林頻道2005年12月21日電(記者郭力群、實習生楊磊)12月3日,74歲的她靜靜地走了,但無數人在口口相傳中記住了她的名字--譚竹青,而且人們尊稱她為--“小巷總理”。

  譚竹青是一個普通的社區主任,而在她樸實、堅韌的身影后,是一個極具魅力的精神世界,令我們抬眼仰視、為之動容。

  她曾先後被評為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優秀社區工作者、全國模範人民調解員、吉林省優秀共産黨員標兵和優秀黨務工作者標兵。

  上篇:用奉獻詮釋共産黨員先進性

  作為長春市二道區東站十委社區黨委書記、主任,全中國最小的官,譚竹青一幹就是50年。在這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裏,她始終堅持為黨和政府分憂、為群眾解難,時時處處為居民著想,為居民辦實事、做好事。在最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業績。她的行為,充分展示了共産黨員的時代風采和精神風貌,體現了共産黨員的先進性。

  社區工作人員展示一張譚竹青的工資單。在那張列著她4個不同時段工資額的單子上,“小巷總理”的收入清清楚楚:1981年至1989年,每月工資20元~30元;1990年至1995年,每月工資120元~150元;1996年至2000年,每月工資300元;2004年至2005年,每月工資890元。

  上世紀80年代前,譚竹青曾有過4次招工招幹的機會,哪一個都比居委會主任的地位高、收入高,可是她都謝絕了,因為她感到居民離不開她的服務。1983年以來,街道黨委先後幾次準備給譚竹青晉級,但也都被她婉言謝絕。十幾年來,按照街道辦事處經濟承包合同等規定,譚竹青應得獎金15萬元,可她這錢一分也沒要,全都用來發展社區經濟和幫助困難戶、軍烈屬了。

  譚竹青説:“我現在生活不錯了,社區還有不少居民生活不如我,黨員還是得講奉獻。”

  1985年,當時居委會蓋幼兒園,地皮不夠用,譚竹青便主動提出把自家本來就很緊張的住房無償拆掉一半,作建幼兒園之用。拆墻那天正下大雨,兒媳臉上雨花裹著淚花,譚竹青硬著心腸指揮兒子砸墻搬磚。從此,她一直堅持到1996年年底,社區安居工程全部竣工,才隨最後一批回遷居民搬入新居。

  “譚姨對自己和工作人員特別‘摳門兒’。按我們社區的經濟實力,配臺車沒問題,但她嫌養車太貴,以前出門開會坐公交車;年紀大了,她就打出租車去。工作人員外出辦事,她要求全坐公交車。”東站十委社區黨委副書記趙惠君説。

  有一件事讓趙惠君和同事們一輩子也忘不了:“有一次,社區全班人馬好不容易有了去大連旅遊的機會,譚姨怕去飯店花錢呀,就給大家備了麵包、蛋糕。到了大連,我們擔心麵包、蛋糕要變質了,就給藏了起來。可她竟大發脾氣,硬是讓我們拿出來。她説,你們去飯館吃,我自己吃這些就行。在場所有人都哭了”。

  下篇:一生奮鬥建設和諧社區

  譚竹青帶領社區幹部群眾白手起家,艱苦創業,使所在社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先後被評為吉林省“精品社區”、吉林省黨建示範社區、長春市文明示範社區、長春市“十大魅力”社區,被群眾譽為“社區明珠”、“溫馨家園”。她終其一生,都在不斷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1978年以前,譚竹青所在的東站十委居民生活有“八難--兒童入托、吃飯、行路、就醫、維修房屋、理髮、孤寡老人生活和待業青年、兩勞釋解人員安置難。

  當年30歲的房秀琴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每天早上上班她都得帶著孩子,背一個、抱一個,擠公交車去單位。大冬天,大人小孩都裹上厚厚的棉衣,房秀琴累得手發酸腿發軟,可眼瞅著車一趟趟過去,卻硬是沒擠上去。房秀琴哭著回了家,找到譚竹青:“居委會能不能辦個託兒所?”

  為了讓孤寡老人生活好,每年春節,居委會幹部都要一人包幾戶,陪老人過年。譚竹青每年過春節每天要忙到下半夜才能回家。黃淑英、董國祥老兩口缺煤,譚竹青將自家一噸煤送上門。黃淑英病了,譚竹青招呼人將老人送進醫院,忙活了半宿,老人好轉了,譚竹青卻病倒了。

  譚竹青念叨,如果能辦個敬老院,照顧起孤老們就方便了。

  她召集來居委會委員,她説:“咱們自己辦個早餐點,居民們就不必起大早排隊買早點,待業青年也有了活幹,等掙了錢咱們辦託兒所、敬老院。”話音一落,就招來一片嘆息:“咱一沒房,辦公就是您家這鋪熱炕;二沒錢,看孤寡老人、買辦公用品您還自己掏腰包;三沒技術,怎麼辦早餐點?”

  可譚竹青的信念非常堅定,她開了多次會議統一思想,給大家鼓勁。在她的帶領下,居委會委員四處撿碎磚頭,脫土坯,挖沙子,看見拆房工地就上前搭話,請人家支持他們廢舊木料。料備齊了,譚竹青的丈夫宋國華當起了瓦匠、木匠、電工,還客串總指揮。居委會幹部、待業青年當大工小工,一間10多平方米的小吃部蓋成了。

  小吃部開張那天,所用的鍋碗瓢盆都是譚竹青從家裏拿來的。早上三四點去市裏批酥餅,半夜磨豆漿,每天只能睡四五個小時。一個酥餅才賺一分錢。小吃部成功了,十委又按老辦法蓋小房、建工廠,辦起麻花作坊、鞋廠、皮革廠、服裝廠。

  1985年,十委投資30萬元,建起一座小二樓,樓上辦公,樓下做幼兒園,接收了本委30多個孩子。1987年,又蓋起一棟小二樓,建起全市第一家居民委辦養老院。

  東站十委原是一片棚戶區,毗鄰伊通河,地勢低窪,地名就叫“二道洼子”。老房子是解放初期就建起的小平房。老住戶的兒女們長大了,結婚沒地方住,又在老房外接蓋小房,社區環境非常亂。衚同中的道路是泥土路,一到雨天,都不知如何下腳,群眾常抱怨:“泥漿污水無處流,比'龍須溝'還'龍須溝'。”於是譚竹青立下志願:“一定讓十委全體居民住上'三氣'樓房!”

  1995年,長春市的三片棚戶區列入試點。有了譚竹青的奔走呼籲,十委無爭議地被列入試點項目。

  1995年,十委土地上1.9萬平方米的7層住宅樓建成,230戶居民遷入有煤氣、暖氣、上下水的新居。1996年,又建成3棟住宅樓共2.8萬平方米,300多戶居民入住。到1997年,伊通河畔的"龍須溝"已成為歷史的老照片,泥濘路變成柏油路,路旁1000平方米的空地還植樹種草,一派現代文明小區景象。

  九十年代後期,隨著國企改革的深入,下崗職工增多,一些家庭甚至雙下崗,成為譚竹青的心病。譚竹青勸下崗職工和家屬們穩住心:“廠子沒了,還有委裏。共産黨啥時候都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絕不會看著群眾沒活兒幹,看著群眾生活困難不管!”

  她召集居委會幹部開會:“如今下崗職工有了難處,這就是咱委上天大的事。我們要為政府分憂,為民解難。”

  譚竹青主持成立了社區下崗職工再就業領導小組,設立了下崗職工再就業服務站。幾位社區副書記、副主任分片包戶逐個調查,掌握了解職工情況,並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

  社區企業是第一大陣地,共安排了700多名下崗職工。社區露天市場和後來改建的十委綜合市場、洗浴中心先後安排了300多人。下崗職工不懂經營之道,譚竹青就組織人在市場開設了幾個就業諮詢窗口,請老業主傳授營銷技巧。有人缺乏啟動資金,她又四處籌措,幫助解決。

  發展社區服務網點和鼓勵下崗職工自謀職業、生産自救也是十委社區人員安置的重要渠道。譚竹青組織有土木建築技術的下崗職工,成立了社區房屋維修隊;懂醫術、會護理的,被安置在十委社區醫療服務中心做護理員;年齡較大、不願經商的,就安排到益壽院當服務員。

  董學琴,一名普通的婦女,幾年前因為孩子小,在家做了職業主婦,一家人指著丈夫的工資生活。1998年的一天,丈夫帶回家一個晴天霹靂:“我下崗了!”小董蒙了,今後的生活可怎麼得了?一籌莫展之際,房門被譚竹青敲響了:“説説想幹點啥吧,譚姨給你在咱委裏的露天市場整個地方。”小董感動得熱淚盈眶。兩口子既興奮憧憬,又不無憂慮,反復與譚竹青商議,決定開個炸雞攤床。後來董家的炸雞床子越幹越大,譚竹青常到市場看看轉轉,她就像母親一樣,看到兒女們安居樂業才放心。

  近幾年,十委社區已安排1000多人次的下崗職工、居民親屬就業,實現了社區"有下崗無失業"。

  未成年人沉迷網吧是一個社會難題。十委社區周圍建有8間網吧,一段時間裏,寒暑假、雙休日,每間網吧裏都有中小學生。十委社區在梳理居民提交的《居民自治、服務需求調查表》時發現,有部分居民提出對孩子迷戀上網打遊戲的擔心。十委社區在民主議事會上提出這個問題,決定由志願者組成義務巡查隊,經常去網吧巡查,如發現網吧接待未成年人,就把孩子接出來並通知文化局等部門查處。由於管得嚴,十委社區的孩子沒有一個沉迷網絡。

  作為民選的社區主任,譚竹青始終把居民的利益看得高於一切;作為共産黨員,她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作為“社區領袖”,她始終不忘建設文明和諧家園的崇高責任。她為居民謀幸福,她為社區建和諧。她所踐行的正是共産黨員先進性的集中體現。也正緣於此,她才會贏得社區居民的普遍信任和愛戴,才會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尊重和敬佩。

  “謀幸福,建和諧”,這便是譚竹青和她奉獻一生的社區工作給我們帶來的諸多啟示的要義。

責編:周鐵成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