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首頁 >CCTV4 >CCTV4 > 正文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CCTV-4[航天人生]:專訪火箭系統總設計師劉竹生:40年心血製作金牌火箭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0月13日 10:47 來源:CCTV.com

  他是中國運載火箭捆綁分離技術的開拓者,他已經順利將五艘神舟飛船送上了太空,40年航天生涯,他從未後悔,他就是長征二號F火箭總設計師──劉竹生。

  2005年8月4日,距離神舟六號飛船發射還有2個月,劉竹生乘坐火車前往酒泉衛星發射基地,全家人都來為他送行。劉竹生的外孫在隨後的作文《送我姥爺出征》中寫道:“在姥爺出發的那一天早上,我們全家和姥爺來到火車站,在姥爺上火車的一剎那,我默默地祝福姥爺一路平安、發射成功、凱旋歸來……”

  劉竹生,1939年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1963年劉竹生從哈爾濱工業大學導彈工程系畢業後,懷著強烈的航天強國夢想,投身到中國導彈與火箭的研製中,這一幹,就是40年。

  1990年的夏天,長征二號捆綁式火箭成功地將“澳星”發射升空,中國開始在國際商業衛星發射市場上嶄露頭角。然而長二捆火箭在研製時既沒有成型産品、也沒有成功先例,距離發射時間僅有18個月。

  [劉竹生]:

  因為長二捆當時跟國外談合同的時候,其實長二捆還是紙面上的。

  當時我們有兩件事,第一人家要來看,火箭捆綁這套機構、裝置是我設計的,但是那個距離生産出來還遠,為了叫國外的公司增加合作的信心,於是我們搞了一個臨時焊裝的一套捆綁技術讓外國人看。

  劉竹生那時擔任火箭總體設計部總體室結構組副組長,負責研製如何將“長二捆”身上的4個助推器牢固捆綁,在發射過程中又能可靠地將助推器與火箭徹底分離,

  [劉竹生]:

  當時是我畫了很大的一張火箭的結構圖,我們有的同志拿著這張圖給人家看,人家一看了這張圖,覺得你們能畫出來,肯定你們火箭的設計已經差不多了。因為我畫那個時候,那是嚴格按照我們設計的那套思路畫的。

  合同簽了,但留給他們的只有短短18個月的時間,劉竹生和其他研究人員開始和時間賽跑…

  [劉竹生愛人]:

  那個時候正好是研製“長二捆”的時候,白天開會商量研究,晚上回來他就畫圖,可是我們那時候房子特別擠,比現在還小,他就沒有地方畫,他就在床上放一塊板子,在板子上畫,第二天就把圖帶回去,帶到辦公室去。

  正是由於航天人這種忘我的精神,全體研究人員日夜奮戰了整整18個月,1990年7月16日,我國自行研製的長征二號捆綁式火箭終於成功地飛向了太空。而劉竹生所負責研究的長二捆火箭捆綁分離技術以及整流罩分離的方案,為長二捆火箭研製的如期完成,立下了汗馬功勞。現在回憶起來,劉竹生覺得當時在沒有成品的情況下就和外國公司簽下合同還是心中有底的。

  [劉竹生]:

  因為我們這個方案當時議得很細,而且我覺得我們那時候之所以現在老説是18個月把火箭搞上去,實際我們是有技術儲備的。

  1997年,劉竹生挑起發射飛船的長征二號F火箭總設計師的重擔,長征二號F火箭號稱“中華神劍”,正是它將神舟號飛船送入太空。1999年11月20日,滿載著中華民族載人航天夢想的神舟一號飛船,飛向太空,成為我國航天事業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2000年12月31日,神舟二號飛船發射的前十天,因為一個操作失誤,工作平臺撞到了長征二號F火箭上。如果此時修復火箭就必須拉回北京的生産總裝廠,發射的時間必將會大大推遲。突如其來的變故,使得劉竹生心急如焚。

  [劉竹生]:

  突然出現這個,再加上當時的場面看地比較慘,因為正好飛行器工作臺撞了,工作臺都出軌了,所以你不知道這個力量到底有多大把它撞上了,所以我們從上到下來,心裏覺得涼了,完了,火箭沒救了。辛辛苦苦幹了快倆月了,馬上就要轉出去發射了,那種心情……

  劉竹生一口氣爬上11層平臺,直奔他們心愛的“寶貝”,從上自下逐層地查看火箭的受傷情況。令人慶倖的是,火箭關鍵部位的導管居然沒有損壞。在領導詢問劉竹生,能否按時發射時,劉竹生肯定地回答:“可以發射!”。經過10天夜以繼日的奮戰,火箭重展芳容,按時聳立在發射塔架旁。2001年1月10日,長征二號F火箭點火升空,成功地完成發射神舟二號飛船的使命,這時,平時話不多、一貫謙虛的劉竹生自豪地説:“你們看看,什麼叫金牌火箭?”

  作為總設計師,劉竹生在研製質量上花費了大量的心血,他總結了一個16字口訣:源頭控制、行業水平、九抓九查、責任到人。這16個字,劉竹生要求研製人員切實貫徹到設計、研製、試驗和發射的全過程中去,因為劉竹生知道,任何細小環節的失誤都可能導致無法估量的嚴重後果。

  [劉竹生]:

  是我們打第三發的就是神舟三號的時候,我們一測試發現有些遙測信號時斷時通,後來我們就排查,是不是有插頭沒插好?一看插頭拿下來再擱上照樣也好,是不是插頭裏頭焊接不好?插頭裏頭打開來看看,裏頭也是好的,那麼就感覺很奇怪。

  原來是連接電纜的插件沒有插到位,只要一動電纜就會發生信號時斷時通的情況。而更令人奇怪的是:7、8個沒有插到位的電纜插件竟是同一個工人操作的。

  [劉竹生]:

  當時我們一聽到這個事以後覺得簡直不可思議,傻子都能插到位,為什麼她插不到位,後來再仔細一了解,你猜怎麼回事?平常是不是幹活就這樣?後來發現,正好她幹的時候,她是三月份生産的這個,在這個之前她妹夫去世了,3月份的時候她自己的丈夫又去世了,帶著這樣的思想問題,她能插好嗎?

  正是對於火箭研製、設計、生産、試驗多個環節實行高標準、嚴要求,火箭發射的危險系數才能降到最低,神舟號飛船才能順利的五次飛上藍天,但劉竹生依然不滿足。

  [劉竹生]:

  儘管像我們五次發射都成功,但是我們始終認為頭上還有一塊東西懸在那兒,只要你不努力,不仔細,不認真馬上就降下來了。

  作為我自己對我們長二F火箭的管理,我們是打一發以後,大夥就要在質量管理方面總結出我們還有什麼需要深化認識的,還有什麼需要做的,覺得這個是沒必要做的,我們就把它剔掉,有用的堅決要貫徹下去。

  劉竹生把畢生精力都投入到航天事業中,他已經成功的將5艘神舟飛船送入太空,然而提到家人,他總有一種愧疚感。

  [劉竹生]:

  其他家裏顧不了,子女也顧不了,所以好多人説,你從八月六號進場,你怎麼不回去?我説我們這些人幹了這個,已經混成是老的不疼小的不愛了。

  [劉竹生妻子]:

  我們從來沒埋怨過他,因為我們自己能獨立。

  [劉竹生]:

  家裏什麼事不指著你,所以我們在家裏是比較有權威的,管大事,大事是我們決定,小事我們不管。什麼叫大事?大事是60年發生一次的大事。

  [劉竹生妻子]:

  我覺得他的性格很希望來拼搏,他有時候很願意這些壓力很大,但是他就願意從事這種工作,他喜歡。

  再過一個月就是劉竹生父親的100歲生日,劉竹生雖然和父親感情深厚,卻從未給父親過過生日。父親十分想念劉竹生,正盼著他發射成功,從酒泉凱旋……

責編:薛藍

相關視頻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