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畫頻道 > 徐州畫像石 > 正文

論徐州民間工藝對漢代造像藝術的繼承和發展——以漢畫像石、漢兵馬俑為透視點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07日 15:46)

  闞嘉瑞 (徐州師範大學 美術系,江蘇 徐州 221116)

  一、漢代文化的歷史淵源

  漢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輝煌的朝代。

  漢代文化更是華夏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漢家文化有着濃郁的先楚因子,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是楚人,漢朝的開國元勳們,除張良外,全都是土生土長的楚人。“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史記項羽本紀》)載范增引“故楚南公”語),當這些威猛無比的楚國子弟們用血肉之軀推翻暴秦統治時,也就是決定了:他們要將故國鄉里的一切文化傳播到長江天塹的另一邊,傳遍漢家帝國的大江南北。

  於是,楚聲、楚歌、楚辭、楚服、楚制、楚舞、楚俗以及楚地哲學與藝術,都隨着江東子弟的攻城野戰、奪取天下而在華夏大地上迅速傳播開來。

  二、“便萬民之利”

  “便萬民之利”(《史記孝文本記》引漢文帝語)是漢家王朝的治國大綱。在這個由平民締造的大一統的王朝裏,平民與百姓的人格與尊嚴、心願與渴望得到空前的尊重,“君子之為治也,塊然無事,寂然無聲”(《新語無為》)。順其自然,與民休息,這個時代是華夏庶民在人格與個性上空前的大放鬆、大解放。

  於是,千萬顆曾受暴秦摧殘而變的冰冷的心又熱起來了,人的價值得到珍重,火一般的創造熱情隨之迸發出來,漢代成為華夏文化史上萬方樂奏的時代。

  三、兩漢遺存與徐州民間工藝

  徐州是漢高祖劉邦的故鄉,是楚漢相爭的決勝戰場;徐州處於齊魯文化、中原文化、楚文化的交匯點,“齊文楚武”,徐州正是文物消長的樞紐。徐州是兩漢文化遺存最為集中豐厚的地區之一,漢墓、漢畫像石、漢兵馬俑並稱徐州“漢代三絕”,兩漢文化是徐州成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主要歷史內涵。所以史學界有學者認為“明清看北京、先秦看西安、兩漢則要看徐州”。

  徐州的民間藝術有着悠久的歷史,它是中國民間工藝美術的興盛地之一。新石器時代絢麗多姿的彩陶、精緻的骨雕、栩栩如生的漢代陶塑、深沉雄渾的漢畫像石都出自民間藝人之手。流傳至今的農民畫、剪紙、泥玩、布玩、綵燈、玩具、糖人、石刻等30多個品種的民間美術,異彩繽紛,各具特色,是一座瑰麗的民族藝術寶庫。邳州農民畫、邳州農村生活剪紙、邳州紙塑獅子頭、沛縣泥模玩具、徐州吉祥面具,這些民間藝術精品在國內民間藝術展覽中,紛紛榮獲大獎。

  (一) 徐州民間工藝對漢畫像石的繼承和發展

  [表現內容] 徐州漢畫像石畫像內容可分四類:第一類,表現生産活動的紡織、牛耕等畫像,如銅山洪樓所出的紡織圖,雙溝所出的耕耘圖等。第二類,反映墓主經歷和生活的車騎出行、樂舞百戲、庖廚、飲宴等。由此可見,漢畫像石中“重世俗”的特色表現的尤為突出,它不僅反映出當時社會生産力的發展狀況,也形象的反映了當時人們的某些意識和風俗習慣,給人以栩栩如生的感性印象。而在兩漢遺存較豐富的徐州,民間剪紙藝人王桂英就把這一特色繼承了下來。

  王桂英的剪紙與傳統的剪紙完全不同。這是一種來自於現實生活的真正創作,它因為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而有一種感人的生命力。這又是一種真正自由的個人創作,因而它又是真正藝術的。王桂英剪紙的那種躍然紙上、噴薄而出的原創性,那種來自於當下現實生活的令人激動的生命力,那種與生俱來的對傳統藝術的把握和對現代藝術形式直覺而天才的運用,使她在眾多的民間剪紙藝人中鶴立雞群、獨步當世。我們現在能看到的絕大多數傳統剪紙,已經從一種創作退縮為一種“工藝”,在這種已經很大程度上程式化的工藝裏,表現的內容多是喜慶、吉祥的生活觀念和節日內容,“吉慶有餘”、“雙喜臨門”、“中秋月圓”當然是美好的祝願,鴛鴦、龍鳳,牡丹、梅花當然是中國百姓一直喜歡的東西,但這些內容因為長期固定不變,遠離老百姓真實、鮮活的現實生活而漸漸地喪失了藝術的生命力,在表現形式上,傳統剪紙又不免受固定程式的束縛而顯得單調,難以推陳出新。

  京城裏來的大藝術家看到王大娘的幾百幅剪紙,驚呼看到了當代的“兩漢遺風”、發現了中國的“馬蒂斯”;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授予了她“中國民間藝術家”的稱號。

  第三類,表現東王公、西王母、仙禽神獸等神話故事。黃老之説在漢初是順乎民心的,漢人在其感召下企慕長生不老、羽化登仙,同時把這所有的一切寄託於神靈的庇祐。徐州人也有這一信仰,如藝術品“糖人貢”。它是用白糖熬化澆模凝固而成的食品藝術,流行於豐縣一帶。舊時主要作為敬神祭祖的供品,以慰死者及神靈。糖人貢的品種有仙佛、諸神、及雞、魚、龍、馬、獅子、壽桃、城樓、寶塔等。

  還有,“送老花”是用於老人喪禮的壽鞋、冥枕之上的剪紙花樣。它以傳説中人死後要過“奈河橋”為背景,即為人行善者入陰間可過“金橋、銀橋”;作惡者要過“奈河橋”,吃萬般苦。剪紙中有金童、玉女、狗貓、蟾鵝。

  第四類,表現“孔子見老子”、“周公輔成王”等歷史故事或歷史人物。徐州民間工藝中以此類內容為主的是“泥模”,它亦稱“孩模”,是專供兒童用泥模印塑小人或小動物的一種玩耍陶模。大的約七八厘米,小的約四五厘米,其圖文並茂的內容形式,也可以説是兒童最初認識事物的課本吧!徐州藝人張君實,他的泥模作品“《水滸傳》108將”在國家文化部主辦的“中國民間工藝一絕天下”大賽中獲得銀獎。

  [雕刻技法] 徐州畫像石前期多陰線刻,凹面刻,構圖簡單,線條粗獷;後期發展起淺浮雕、減地平面線刻等多種技法。“泥模”雕刻技法與漢畫像石前期極為相似,線條簡潔豪放,粗獷有力。線刻細膩真切,有陰柔之麗,渾雄蒼健,有陽剛之美。陰柔陽剛,體現了中國傳統美的基本要素。構圖勻整,充

  滿活力和生活情趣,反映了雕刻技法的應用已較為嫻熟。

  “泥模”本身就是一種民間藝術品,它又與風俗人情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絡。它的形式、用途都與當地民俗活動、民俗風情緊密聯絡併發展變化着。一般“泥模”,造形誇張、生動,風格粗獷、樸實、簡練,並富有雅拙的美感,而且有着鮮明的民間和地方特色。

  [藝術風格] 由於漢畫像石是繪畫與雕刻的結合,故兼有二者的特徵。因為石材打磨不容易,所以又造成畫像石畫面的充盈性,散點透視,以滿為美,主副相配,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另有,漢畫像石原石有雕刻藝術之美,拓片有剪紙藝術之美,在古代藝術中獨具特色。

  徐州的民間剪紙藝人從構成學、透視學等角度沿襲了漢畫像石的風格,並加以發展壯大。邳州剪紙,具有北方剪紙藝術渾厚、樸拙的特點。不須臨摹,大多根據生活感受信手剪出,出手流暢,作品栩栩如生。鏤空手法運用的恰到好處,“千刻不落,萬剪不斷”的結構表現的尤為突出。①漢畫像石講究線條,剪紙也是,因為剪紙的畫面就是由線條構成的。同樣,邳州剪紙依然完美的處理了點、線、面之間的呼應、對比等關係。②在構圖上,剪紙與畫像石也相似:不同於其他繪畫,較難表現三度空間、場景和形象的層層重疊,對於物象之間的比例和透視關係往往有所突破。邳州剪紙主要依據形象在內容上的聯絡,較多使用組合的手法,造型上誇張變形,使用圖案形式美的一些規律,作對稱、均齊、平衡、組合、連續等處理。它可以把太陽、月亮、星星,飛鳥、雲彩,與地面上的建築物、人群,動物同時安排在一個畫面上。常見的有“層層壘高”或並用“隔物換景”的形式。

  第三個特徵,漢畫像石以石刻為主。而徐州民間藝人又將刻製的技法應用於紙上,産生了“刻紙”。它是指刻門簽,一般用刀不用剪,多為彩色 ,常用蠟光紙拼色。製作時要先描畫再以刀代筆進行刻製,線條粗獷簡潔,形象形態逼真,又不拘泥細節,善於藝術概括和誇張描繪,大膽追求神似,不失其真。它是除夕時人們貼在門楣上的五套色刻紙藝術品,俗稱“挂門簽”。

  (二)徐州民間工藝對漢兵馬俑的繼承和發展

  [製作方法] 徐州漢兵馬俑,由於主人只是臣屬於中央王朝的一個諸侯王,不可能製作秦俑那樣規模巨大、形象逼真的陶俑。由此楚國工匠們借鑒了古代青銅器的製作工藝,採用了合模制法。

  徐州泥玩具繼承併發展了漢代的模制法,它需要通過手捏和模制來完成。模制又有單片模、雙片模之分。其製作工序是:和泥、搓坯、成型、染色、開相等。泥人多為模制而成,禽鳥類作品以手捏為主,小巧樸實,妙趣橫生,常見的有泥公雞、泥猴、泥兔等。而泥模的製作是先製成“范仁”(徐州民間叫“托子”),即泥塑人物或動物,然後翻製成泥模(第一次翻制的稱“老模”),再刻修加工。有了泥模,又可印製出范仁,然後在范仁上多次翻制出許多泥模,再入窯燒至磚質即可。如果范仁線條已模糊,再用老模制出。

  當然把某一事物的起源與發展歸結於一人或一地,本身就是不科學的,中國民間文化的諸般現象,大都是集勞動者在生産生活中的發現創造之大成。諸如徐州的泥玩具和泥模,是勤勞的百姓利用大自然賜予我們的最基本的物質財富,運用他們聰慧的雙手創造出的藝術品。祖先在漢代就已運用自如的 “模制”方法流傳到今天,勞動者已真正發展了此項遺存,將飽含地方文化的模製作品更完美地展現給了世人。

  [藝術風格] 漢兵馬俑作為徐州西漢陶俑的一種類別,它反映的是地方封國部隊的軍容,比秦俑小,重其意而不在乎其形。而徐州民間兒童玩具造型簡潔明快、生動傳神,不重寫實,整體渾然樸拙,且情態細緻入微。同時色彩對比強烈、民間氣息濃重,集觀賞實用為一體,每一件每一款無不表述着江蘇徐州民間特有的藝術韻味。它從兵馬俑中汲取的營養有:對人物和動物的塑造概括有力,敦厚結實,渾然天成,意趣盎然;而且也不注重寫實,卻生動依然。它是一種完全或比較完全立體的地方性雕塑藝術,也是形體美最直接的表達方式,具有生命的力量感。

  四、結語

  漢代是藝術史上百花齊放的時代,“漢武帝創置密閣,以聚圖書;漢明雅好丹青,別開畫室,又創立鴻教學以集奇藝,天下之藝雲集”(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漢代藝術是對“人”的放歌,漢畫像石、漢兵馬俑對普天之下尋常百姓生活的歌頌,不正是那個時代藝術反復吟唱的主題歌嗎?

  徐州不僅是華夏人類最早繁衍生息地之一,且是漢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擁有博大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以漢代文化為特色的古跡瑰寶:漢代楚王陵宮殿、漢畫像石、漢兵馬俑等,裝點在南雄北秀的山水之間,令人瞠目,令人讚嘆,啟人遐想,發人深省。徐州漢代文化璀璨輝煌,又不斷以新的考古發現震驚中外。

  誠然,徐州山川、文化之美,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大自然的恩賜,來自於世世代代勞動人民的創造。勤勞聰慧的徐州人民從漢墓、漢畫像石、漢兵馬俑中不斷汲取着營養並運用於工藝製作,形成了具有徐州本土特色的民間工藝樣式。從而,既光大了兩漢文化,又將徐州這樣一個獨特地區的民間藝術推向全國,乃至全世界。作為新一代徐州人,我們有責任繼往開來,為徐州的發展錦上添花!

  [參考文獻]

  [1] 王啟濤著,《天漢精神》,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P28,P100

  [2] 邵世靜,胡存英著,《徐州民俗》,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1998年,P159-160

  [3] 朱浩熙主編,《古今徐州》,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學院出版社,1987年,P106-109

  [4] 朱浩熙主編,《名城徐州》,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年,P348-349

  [5] 張道一著,《中國民間美術辭典》,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1年,P350-352

  [6] 朱浩熙主編,《可愛的徐州(中學版)》,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P132-133

責編:徐建委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